王延璞 黃紅
【摘要】隨著經濟和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現如今,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和大型綜合商業體等不斷出現,這些高層建筑體量較傳統多層建筑更大,施工工期、成本和質量控制工作難度更大。為保證大體量建筑在合理工期范圍內盡快竣工,從而為當地經濟發展和人居環境改善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需要利用裝配式混凝土構件提高建設速度,保證施工質量。本文主要對建筑施工技術進行研究,針對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展開討論,從裝配式混凝土構件的施工特點和施工技術要點出發,分析其在施工中的關鍵性技術。
【關鍵詞】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構件;施工技術
在房屋建筑的具體施工過程中,隨著綠色施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混凝土結構的預制產品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廣應用--即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這種結構主要指的是一種部分或者全部使用預制的混凝土構件來進行裝配連接,形成的一種建筑主體機構形式。在綠色建筑施工理念下,裝配式建筑結構的施工形式是建筑行業進一步向工業化邁進的具體表現,對于住宅的產業化打造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無論是從施工效率、環保、資源節約,還是社會效應來講,優勢十分都十分明顯,得到了廣泛推廣和市場認可。裝配式可以充分確保設計更加標準化,使施工有效實現機械化等等,是我國建筑行業邁向工業化進程的重要推動。基于此,下文重點針對裝配式的混凝土建筑結構的主要特點以及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的相關關鍵技術進行分析和探討。
1、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的技術特征
通過和傳統施工的混凝土結構進行有針對性的對比,這種結構施工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工廠化預制生產與施工現成組裝兩個部分。它將大量雜亂的現場施工作業搬移到工廠進行標準化預制生產,這樣能夠使施工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有效保護環境,節省資源。其中,工廠標準化預制生產和現場施工作業相比,它在某些特殊的細節之處有很嚴格的要求,比如為了確保施工的可操作性進一步增強,以及運輸的方便,在構件中要結合實際情況設置比較多的預埋件。同時為了確保房屋建筑使用功能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在構件邊緣或表面會進行開槽、留孔或采用企口相關方面的形式,這樣能夠在更大程度上體現出裝配式結構固有的優勢,使施工作業任務量進一步減少,同時也可以盡可能確保把裝飾裝修、門窗安裝、水電的管線敷設、以及墻體保溫施工融合到構件的預制生產環節進行工廠標準化處理,這樣就可以進行更集成、更規范的產品制造體系。
2、結構件的工廠化預制生產
2.1針對模具方案進行有效明確
制定模具方案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結合具體工藝的合理性、普遍性,要綜合考慮到模具的重復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的問題。預制構件的模具大致可以分為通用型和專用型兩種。通常情況下要結合構建的構造形式來、種類、數量、以及施工進度等相關情況,進一步明確模具方案的具體內容。
2.2預埋、預留
裝配式構件涉及比較多的預埋件,它的種類也包括很多內容,例如,吊件、連接件、窗框、管線等。在預制構件的過程中,要確保精準有效的定位埋件和預留位置等。預埋吊件和連接件通常情況下要在構件的收光面進行布置,在預制構建的過程中,要使之固定在側模上的懸挑架,以此使之實現充分的定位。與此同時,在針對混凝土進行震搗的過程中,不能碰觸預埋件,從根本上有效規避其破損或進漿問題。
2.3夾心保溫板的預制
有針對性的結合鋼筋混凝土兩層之間有沒有獨立承受使用荷載,可以把它分成兩部分,分別是組合型墻板和非組合型墻板。組合型墻板有著比較強的剛度,但要著重關注相關方面的處理技術,如果處理的不恰當,有可能使內外兩層的混凝土溫差巨大,而產生彎曲裂縫問題。非組合型墻板溫度比較小,然而內外兩層混凝土能夠獨立的變形,不會產生相對應的溫度應力破壞。
2.4帶飾面構件預制
對結構件進行預制生產時,可以把裝飾效果層也融入到構件成型的工廠化生產中同步進行。在生產構件的過程中,可以先反向把外裝飾材料鋪設到模板上,之后懸調鋼筋籠澆筑混凝土。在鋪設的過程中可以首先選用膠紙把面磚進行充分的連接,構成相應大小的磚片,再有針對性的結合模板上已經畫好的基準線將磚片反向鋪入模具,同時選用雙面膠使其粘貼牢固。然后用海綿條把磚和磚之間的縫隙進行填充,通過這種方法,以預留磚縫,同時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規避水泥漿發生滲漏而污染道構件的外飾面。
3、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特點
3.1質量控制有效
裝配式混凝土構件是生產商或在施工現場,按照技術要求標準,嚴格進行制備的混凝土構件。其質量控制可視性很強,對易發生的問題能夠及時處理,并且技術措施控制較為方便,尤其是澆筑與養護階段的質量控制更加直觀。混凝土構件在近于標準構件制備環境下完成制備,混凝土材料質量控制合理,溫度控制工作更加精確,配比量、外加劑等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其質量最大限度接近于設計要求。相同構件制備標準統一,且誤差減小,誤差權重較小,能夠及時發現次品并剔除。
3.2結構設計合理
裝配式結構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為設計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其構件制備質量的有效控制,能夠使構件的實際工作性能更加接近于理想化模型,并且能夠根據實際需求,合理調整構件力學性能,構件制作時效性和質量可控性較強。與此同時,設計方案可以簡化為幾種具有不同標準的構件模型,本著“少規格,多組合”的理念,使構件相互搭配拼接,構成能夠優化改善人居環境的建筑結構形式,豐富建筑結構多樣性,突出設計方案的人性化。在設計時也能夠充分引入施工方面需要考量的因素,保證其構件布置形式的施工可操性,減輕設計方案與實際施工技術間脫節現象。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能夠明顯看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有著十分顯著的應用優勢,相關方面的技術正在不斷更新和完善,針對各項施工關鍵技術要有效探究,并具體落實,以此進一步推進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房屋建筑有更高質量的應用性能。
參考文獻:
[1]劉瓊,李向民,許清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研究與應用現狀[J].施工技術,2014,22(5):69.
[2]韓超,吳金花.集成外裝飾住宅產業化預制構件的生產技術[J].混凝土,2012,8(11):95-96.
[3]安力英.探析新時期工業建筑中預埋件施工工藝[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