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蓉
摘 要:現階段寫作被認為是高中生較難掌握的基本技能,且詞匯銜接手段與英文寫作質量緊密相關。因此,筆者旨在通過研究高中生議論文寫作中的詞匯銜接手段及其偏誤類型,進一步優化現階段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立使用詞匯銜接手段的意識,提高高中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關鍵詞:英語寫作;詞匯銜接手段;偏誤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23-128-2
1991年,著名語言學家Hoey出版了專著《Pattern of Lexis in Text》,引起了世界各地語言學者的廣泛關注。他認為,篇章并非是互不相關的句子的簡單重復,而是一些意義相聯系的句子為達到一定交際目的,通過各種銜接手段而實現的有機結合。根據Hoey對詞匯銜接的分類標準,詞匯銜接分為如下類別:簡單詞匯重復類(simple lexical repetition, 即詞條未發生任何改變或僅發生曲折變化,例如:room-rooms; bring-brings);復雜詞匯重復類(complex lexical repetition,即兩個含有相同詞素但語法功能差異極大的詞素相互替換,例如:unfortunate-unfortunately; illustration-illustrate; book n&v);簡單相互釋義類(simple mutual paraphrase,即相同或相似涵義的詞條在同一語境中相互替換,例如look after-take care of, like-be fond of-be keen on);簡單部分釋義類(simple partial paraphrase,即含有相同或相似涵義的詞條進行單一方向的替換);反義復雜釋義類(antonymous complex paraphrase);替代類(substitution);共指關系類(co-reference);省略類(ellipsis)
在英語寫作中,高中學生時常會錯誤地使用各種詞匯銜接手段。為了糾正學生銜接手段的錯誤,筆者對學生使用銜接手段的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分析。
一、依托高三,厘定研究思路
筆者以2019年蘇錫常鎮高三一模考試英語作文為例,隨機挑選了本校30篇樣本作文。為了確保研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每篇樣本字數限定為150字。隨后,筆者根據Hoey詞匯銜接分類系統標注了樣本作文中出現的詞匯銜接手段及偏誤類型,整理了銜接手段和偏誤類型的數量,計算出其頻率分布。
據統計,每篇樣本作文平均使用了17詞的詞匯銜接手段。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銜接手段依次是簡單詞匯重復(68.8%)、替代(11.2%)、復雜詞匯重復(6.9%)和簡單相互釋義(5.7%),而簡單部分釋義(0.98%)、共指關系(0.98%)、省略(1.2%)、其他復雜釋義(1.6%)、反義復雜釋義(2.8%)等方法則是使用頻率較低的銜接手段。由此可見,高中生偏愛使用簡單詞匯重復,學生在使用這種銜接手段時耗費的精力是最小的,而反義復雜重復和其他三種使用頻率最低的銜接手段對高中生的詞匯水平要求很高。
據分析,在上述9種詞匯銜接手段中,出現偏誤最多的詞匯銜接手段的是簡單詞匯重復(50%)、復雜詞匯重復(23.3%)、替代(13.3%)和簡單相互釋義(6.7%),而簡單部分釋義(0.0%)、其他復雜釋義(0.0%)、省略(0.0%)、反義復雜釋義(3.3%)、共指關系(3.3%)、則是出現詞匯銜接偏誤頻率較低的類型。由于研究的局限性,簡單部分釋義、其他復雜釋義和省略的偏誤類型沒有被發現,但并不意味著高中生已經掌握了這些詞匯銜接手段,相反他們更傾向于規避使用一些他們不擅長的詞匯銜接手段。根據所收集的數據,主要的偏誤類型是過度和錯誤使用簡單詞匯重復、誤用復雜詞匯重復、簡單相互釋義和替代等詞匯銜接手段。其中,簡單詞匯重復是最簡單直接的詞匯銜接手段,某種程度上它有助于文章的銜接連貫;然而二語學習者往往過多地甚至錯誤地使用這種銜接手段則會導致文章冗長贅述、不能準確表達原本想法。例如:From my perspective, an understanding attitude towards these people is necessary. The attitude can help them treat it more reasonably. Therefore, I think we are supposed to hold a positive attitude so that we can conquer it smoothly. 在這個例子中,attitude被重復使用了三次,而第二個attitude可以被人稱代詞“it”替代來確保文章更加銜接連貫。
在詞匯銜接手段中,簡單詞匯重復的偏誤頻率是最高的,主要的問題是誤用單詞的語法詞形(名詞的復數形式、名詞的所有格、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動詞時態和分詞形式、形容詞的比較級、最高級形式)。例如:Nowadays,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is not rare. Actually, social anxieties are treated as... 此處 “anxiety” 被錯誤地認為是可數名詞。
復雜的詞匯重復不同于簡單詞匯重復,它涉及到詞條多樣的衍生變體(例如:fortune—fortunate—fortunately),學生容易混淆起來。 例如:Being a considerable companion instead of pushing them too hard will do little harm to them. 此處“considerable”被誤認為是“體貼的”、“考慮周到”的意思,這里應改正為“considerate”。
簡單相互釋義,也稱為同義詞,用于避免過度使用簡單的詞匯重復,同時,使文章更加連貫和生動,然而學生經常會誤用同義詞,造成文章內容表達偏差。例如:They manage to avoid never ended discomfort. ...And the endless discomfort makes them more annoyed. 此處“never ended”和“endless” 是同義詞,然而“ended“只能做謂語動詞,因此“never-ended”可以和“endless”構成簡單相互釋義關系。
替代的誤用經常出現,代詞指稱模棱兩可是偏誤的主要類型。例如:From my point of view,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in a sensible way and treat that as a personal thing instead of a social problem. 此處“that” 代替與前面同類不同一的事物,而這里僅需要替代前面的事物本身,因此這里應改正為“it”。
二、深挖結果,厘清問題源頭
通過分析得知,學生在使用詞匯銜接時出現偏誤的根本原因在于母語的負遷移影響,即中英文之間的差異(包括寫作結構、詞匯結構/同義詞等),此外學生缺乏高級詞匯、教學中對詞匯銜接理論關注較少也是導致學生不恰當地使用詞匯銜接手段。
首先,母語的負遷移是影響學生誤用詞匯銜接手段的重要因素。毛榮貴和Houston(1997)認為中國英語學習者更傾向于重復使用文學詞匯來確保文章的連貫。與此同時,中國學者左巖(1995)分析了中英文寫作中銜接手段的差異,并提出英語母語學習者更傾向于寫作中使用指稱和替代的銜接手段;而中國人更偏愛簡單詞匯重復和省略。此外,英文寫作具有線性結構的特點,而中文寫作具有螺旋結構的特點。在線性構造的寫作中只有一個主題,其余的表達方式通常用于闡述和支持該主題,而在螺旋結構寫作中有一個主題以及多個話題,因此為了使文章更加連貫中國人優先使用詞匯重復。因此中英文之間存在的種種差異是造成學生過度和錯誤使用詞匯銜接手段的根本原因。
正如馬廣慧和文秋芳(1999)提出的,英語詞匯對寫作能力和素質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一些語言學家(O' Dell,1986)提出詞匯可以分為積極詞匯和消極詞匯。 積極詞匯需要被正確理解和使用,而消極詞匯并使用經常在口語和文字中,而被動詞匯只需要能夠在閱讀理解和聽力中被正確認讀。就積極詞匯而言,大多數學生只專注于學習他們的拼寫、發音和中文意義,并沒有熟練掌握這些詞匯的隱喻、習語、搭配和其他用法。 因此,即使學生學習了很多高級積極詞匯,但他們無法在寫作中使用這些詞語,這可能會導致過度使用簡單詞匯重復和誤用高級詞匯。
此外,高中英語教學缺少對學生語篇分析方面的關注。大部分高中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僅僅關注學生的語法錯誤及內容表達,高中生幾乎很少有機會系統地學習詞匯銜接方面的知識。
三、認真思考,提出合理建議
通過分析詞匯銜接手段的特點并對其分析高中生議論文寫作中的詞匯銜接手段使用錯誤的特點和原因,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在英文寫作中使用詞匯銜接手段的意識。只有學生意識到其重要性,他們才會對詞匯銜接手段加以關注。教師可以通過對比高低分作文驗證詞匯銜接手段在英文寫作中的關鍵地位。
其次,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詞匯銜接理論的系統培訓讓學生有意識地使用復雜詞匯重復、簡單相互釋義等其他類型的銜接手段。筆者認為高中生優先使用簡單詞匯重復以提高文章的連貫性,而某些類型的詞匯銜接手段被忽視。通過這項研究,學生能夠更清晰地意識到過度使用簡單詞匯重復導致文章冗長,使學生有意識地規避這種銜接手段。
最后,學生缺乏高級詞匯可能會過度使用簡單詞匯重復。教師需要嘗試改變詞匯教學方法,強調詞語的語義語境而不是一味關注詞匯的表層含義,幫助學生深度理解高級詞匯。同時,教師要加強學生同義詞和反義詞的學習,以促進學生學會使用復雜詞匯重復、反義復雜重復等詞匯銜接手段。
總之,只有教師和師生共同努力,高中生的英文寫作水平才能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Hoey, M.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馬廣慧,文秋芳.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09).
[3]毛榮貴, Houston D S.中國大學生英語作文評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7.
[4]左巖.漢英部分語篇銜接手段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03).
(作者單位:無錫市堰橋高級中學,江蘇 無錫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