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青
摘要 ? ?根據閩北高海拔山區的地理特點,因地制宜選取種植期為65 d左右的優良花椰菜作為當地夏秋季主栽品種,并總結出一套適合本地高海拔山區的花椰菜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播種育苗、及時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當地特色花椰菜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花椰菜;栽培技術;高海拔山區;閩北
中圖分類號 ? ?S635.3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23-0076-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花椰菜為十字花科蕓薹屬一年生植物,又稱花菜、菜花或椰菜花,因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而受到人們的歡迎。福建省為我國花椰菜主栽省份,栽培面積逐年增加[1]。因福建省具有多高山少平原的地理地貌,尤其是山區多,海拔高度100~1 000 m,決定了各個地區的花椰菜主栽品種和栽培方法要因地而異。
南平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位于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政和縣位于南平市東北部,地貌屬東南沿海中低山丘陵區,地勢東高西低,山地廣布,平原、谷盆狹小。海拔300 m以下的谷盆、平原僅9 600 hm2,占7.7%。境域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因境內山地多、地形復雜、高低懸殊,所以具有多層次立體氣候,其基本特點是雨熱同期、四季分明、立體氣候明顯。
政和縣為農業縣,也是福建省級貧困縣,絕大部分種植區為高海拔山區,交通不便,農業設施投入低,多為露地栽培。而花椰菜是露地種植的作物中經濟價值相對較高的蔬菜,其適宜生長溫度為20~23 ℃,喜溫,怕熱也不耐寒,利用高山反季節栽培,對當地農戶增產增收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政和縣農技推廣部門在夏、秋季高海拔山區鄉鎮推廣種植生育期65 d類型花椰菜優良品種,通過多年摸索,建立了一套適合政和縣高山區的花椰菜栽培技術體系。花椰菜最高產量可達22.5 t/hm2左右,產值在7.5萬元/hm2以上,僅僅在鎮前鎮推廣種植面積就超過333.33 hm2,形成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種植優勢,為政和縣脫貧攻堅和農戶增產增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現將閩北高海拔山區花椰菜特色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 ?優良品種選擇
政和縣高山區所在的鎮前鎮、澄源鄉、楊源鄉海拔高度800~1 000 m,夏季溫度較平原區低6~8 ℃,適合蔬菜高山反季節栽培。經過長期實踐和對比,結合當地高山區氣候以及土壤條件,選取種植期為65 d左右的優良花椰菜作為當地夏秋季主栽品種,主要為臺灣花椰菜品種慶農65天、CC-65天以及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選育的松花65天等品種。這些品種為早熟品種[2],定植至采收約65 d,長勢旺、花球松大、抗病性強,適宜政和縣高山區種植,單球重1.2~1.5 kg,產量達37.5 t/hm2以上。
2 ? ?播種育苗
根據鎮前鎮高海拔山區的氣候特征,秋季花椰菜的播種時間在6月10—15日[3]。苗床選擇土壤疏松、土質肥沃、不易積水、排灌方便的地塊,播種前將苗床雜物如雜草、石塊、薄膜等清理干凈,采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阿維菌素1 000倍液(或福帥得800倍液)對苗床進行消毒。選用小拱棚或大棚育苗,播種后用草炭土覆蓋,及時澆水。有條件的可以使用基質穴盤育苗。
培育壯苗是花椰菜豐產的前提條件之一。花椰菜出苗后,應及時撤去遮陽網,在2片真葉時進行假植,同時根據溫度和光照做好水肥管理工作。澆水應選在8:00前或者18:00后,注意土壤濕度,防止徒長。可適當噴施葉面肥壯苗,采用70%噁霉靈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預防猝倒病,噴施快潔800倍液預防霜霉病,采用阿維菌素、啶蟲脒、甲維鹽氯氰菊酯防治蚜蟲、跳甲、菜青蟲。及時拔除田間的病苗、弱苗和雜草。
3 ? ?及時定植
幼苗達到4片真葉時定植,時間在每年7月10—15日之間。要選擇地勢高、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種植,避免重茬。提前10~15 d將地塊深耕曝曬,施用腐熟雞糞15 t/hm2+復合肥1 500 kg/hm2作底肥。使用農機或耕牛做畦,將土塊打散,畦面寬度1.0~1.6 m,溝深0.3 m,利于排水。覆蓋銀灰色地膜,減少雜草生長。
定植株、行距均為50~60 cm,種植密度1.65萬株/hm2左右。定植前要在當天上午澆1次透水,定植時間一般安排在15:00以后,防止萎蔫。取苗時要注意力度,避免傷根,帶土移栽,減少緩苗時間。定植深度以埋住幼苗根部為準,太淺容易被水沖倒,太深不利于植株生長。定植后應及時澆水,并且要澆透,澆水的同時用氯氰菊酯1 000倍液澆施,防治地下蟲害,如果第2天陽光強烈,要及時使用小拱棚遮蓋遮陽網。
4 ? ?田間管理
4.1 ? ?水分管理
要根據土壤墑情,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度。尤其是7—8月,溫度較高,蒸騰作用強烈,在傍晚澆水,可用水管對準根部直接澆,盡量減少大水漫灌。在夏季臺風季節,要保持排水暢通,防止大雨導致田間積水。
4.2 ? ?肥料管理
生育期65 d類型花椰菜作為早熟品種,生長周期短,需肥量大。為保證前期營養生長,要做到小肥勤施。定植后15 d,施用復合肥450 kg/hm2。蓮座期花椰菜營養生長加快,需肥量增加,施用復合肥300 kg/hm2、硼砂15 kg/hm2。結球期,花球開始迅速膨大,在追肥的同時,可以噴灑0.2%鉬肥和0.1%硼砂,減少花球中空,保證花椰菜品質。結球后期要注意控制養分,不再追肥。
4.3 ? ?及時遮蓋花球
夏、秋季高海拔山區光照充足,紫外線強,花球結球后容易變黃,甚至還會長出小葉,影響花椰菜商品性。在花球長到6 cm時,可以將花球周邊的老葉折斷,蓋住花球,避免光照,保持球面的潔白整齊。
5 ? ?病蟲害防治
5.1 ? ?病害
花椰菜常見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軟腐病等。霜霉病是真菌性病害,多危害葉片,在發病前期可用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病毒病主要在夏、秋季發生,在苗期發生較重,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軟腐病是細菌性病害,多在花球基部或莖基部發病,病部變褐、濕腐,造成花椰菜減產絕收,可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4 000倍液或50%代森銨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4]。
5.2 ? ?蟲害
高山區花椰菜主要蟲害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黃曲跳甲等。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防治,也可使用黃板誘殺。菜青蟲和小菜蛾可用2%阿維菌素乳液1 000~1 500倍液防治。黃曲跳甲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防治。
6 ? ?及時采收
生育期65 d類型花椰菜全生育期為95 d左右,自花球出現后15~18 d即可采收,其采收標準為花球充分膨大,邊緣開始松散[5]。過遲采收將導致花球松散,影響商品性。采收時應帶有5~6片葉。政和縣高山區花椰菜采收時間為9月15—20日,此時花椰菜的售價高,農民經濟效益好[6]。
7 ? ?參考文獻
[1] 黃總麗,朱鳳林.我國花椰菜品種資源的分析與類型[J].中國蔬菜,1999(3):35-38.
[2] 劉運霞,王曉武.我國花椰菜種質資源及育種研究現狀[J].北方園藝,2010(19):218-220.
[3] 吳達滿.無公害高山花椰菜高產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學報,2006(3):113-114.
[4] 李關發,薛珠政.高山區花椰菜全生長期主要病害的診治[J].蔬菜,2014(8):78-80.
[5] 王寶玉.黃淮海地區越冬松花花椰菜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9(4):290-291.
[6] 張嫩珠.優質稻—花椰菜水旱輪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8(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