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丁寶
摘要 ? ?本文闡述了梅州柚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如政策扶持、技術雄厚、農技推廣體系健全等,提出了發展建議,論述了保障措施,以期為梅州柚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梅州柚;產業發展;有利條件;建議;保障措施
中圖分類號 ? ?S56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23-0092-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梅州是“中國金柚之鄉”、廣東省“水果生產先進縣”,梅州柚被認定為名牌產品,并被授予“中華名果”“嶺南十大佳果”稱號。梅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市,是全國最大的沙田柚商品生產基地,山地資源豐富,群眾有耕山種果致富的豐富經驗,特別是通過幾年來特色農產品金柚的大力宣傳推介,品牌越擦越亮,梅州柚產業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梅州柚成為區域性發展前景廣闊的優勢品種。梅州柚已成為當地農業主導產業、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但由于梅州柚生產分散經營,種植管理水平差別較大,質量不穩定,產品市場開發與宣傳推介力度不夠,議價能力低,梅州柚銷售形勢波動較大,嚴重制約了梅州柚產業潛在競爭力的發揮。建議通過培育脫毒種苗、推廣標準化管理、發展梅州柚深加工、打造梅州柚知名品牌、扶持流通隊伍、完善流通網絡等一系列梅州柚產業化發展措施,促進梅州柚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
1 ? ?有利條件
1.1 ? ?領導重視,政策扶持
堅決落實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中央強農惠農政策和各項措施,根據山多地少的實際情況,積極鼓勵農戶耕山種果,高度重視以梅州柚為主的水果產業發展,加大對農業和水果生產支持力度,促進了梅州柚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
1.2 ? ?歷史悠久,技術雄厚
栽種柚類歷史近100年,農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早結豐產、高產優質栽培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果農的文化素質較高,能接受新技術,不斷總結經驗。縣、鎮、村有一大批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高級農藝師、農藝師和技術員等技術骨干,定期或不定期到各果園提供技術指導,對廣大果農進行技術培訓等,金柚產業化發展技術有保證。
1.3 ? ?農技推廣體系健全,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創新農技推廣方式,推行農技人員包村聯戶制,逐步形成農技人員抓示范戶、示范戶帶動輻射農戶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新機制。此外,加快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充分利用網絡、電視、電話等現代信息傳播手段,大力推廣梅州柚標準化生產技術,解決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結合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等項目的實施,抓好果農的科技培訓工作,大大提升了廣大果農的技術水平。
1.4 ? ?流通隊伍和市場信息網絡健全,產品流通有序
大力扶持發展從事水果營銷加工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水果流通協會等市場經營主體。搭建梅州柚購銷信息平臺,免費為營銷企業提供網上宣傳,及時發布供求信息。同時,積極運用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手段,擴大梅州柚營銷市場,促進農產品快速有序流通。
2 ? ?發展建議
2.1 ? ?建設梅州柚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和柚類種子基因庫
近年來,隨著柚類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梅州柚產業的發展面臨柑橘黃龍病等病毒病害的威脅。為嚴格控制病毒病害擴散為害,繁殖無病毒果樹苗木,通過加強梅州柚良種繁育體系和柚類種子基因庫的建設,實施標準化育苗,嚴把育苗質量關,嚴防劣質苗木流入生產領域,可以確保梅州柚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2 ? ?加大培訓力度,加快金柚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
通過“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帶動,農民積極參與”的形式,結合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等項目的實施,加大果農的科技培訓力度,大力推廣梅州柚標準化栽培技術,按照水果標準園的統一標準進行管理,規范采摘時間及包裝貯藏標準,強化梅州柚產品質量監管,大力開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全面提升梅州柚質量。
2.3 ? ?加大品牌建設力度,增強產品競爭力
針對農業品牌雜、小、差的狀況,發揮地域文化和富硒資源優勢,制定實施“企業品牌—區域品牌—長壽品牌”三位一體的特色化、差異化品牌戰略,構建以企業品牌為基礎、以區域品牌為支柱、以長壽品牌為目標的品牌化發展格局,促進梅州柚生產良性循環發展,增強梅州柚市場競爭力。
2.4 ? ?發展梅州柚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依托大型龍頭企業,加強省市科技合作,加大科技攻關,進一步發展果品深加工,減輕鮮果銷售壓力,提高產業綜合效益,推動梅州柚特色產業從第一產業向深加工業延伸發展。
2.5 ? ?梅州柚產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結合
利用山地資源豐富、有耕山致富經驗和特色農產品品牌優勢,把科學耕山致富和建設生態文明有機結合。一是因勢利導,引導鼓勵其他行業轉型投資種果,從事耕山致富,實現以工或以商補農,通過大資金投入、高標準規劃、高質量管理,加大投入科學耕山致富的投資力度,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二是鼓勵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參與到科學耕山致富的行動中,繼續擴大生產規模,把企業向上游、下游延伸,向產業化發展,并使龍頭企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帶動引導農戶增強科技意識和吸納農業科技的積極性,提高質量管理,加大投入科學耕山致富資金,促進綠色經濟崛起。三是做好科學耕山致富的服務工作。加強規劃引導,因地制宜,切忌過度開發;在引種時應注意種苗質量。
2.6 ? ?梅州柚產業化發展與觀光旅游產業結合
充分發揮利用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和客家文化資源優勢,大力開發梅州柚產業的旅游功能,將旅游資源與豐富的柚類資源、梅州柚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配合名勝景區,通過完善設施,使果園變公園、基地變景區、產品變商品,把園區打造成集生產示范、購物、科普教育、休閑觀光、娛樂體驗為一體的綜合示范園區,打造綠色休閑旅游,拓寬梅州柚產業發展空間。
3 ? ?保障措施
3.1 ? ?組織保障
按照梅州柚產業化發展的目標和要求,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落實好梅州柚產業化發展工作,實施目標管理,建立工作績效考核制度,把梅州柚產業化發展的工作實績列入考核,加強對各項工作的監督[1]。
3.2 ? ?政策保障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農業和農民出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建立財政支持、稅收扶持、收費優惠、用地優惠、其他政策優惠等方面的扶持激勵政策,扶持特色農業的發展,建立以各級財政為主導、農民為主體、社會各界參與相結合的多元化、多層次的投入機制,加快推進梅州柚產業化發展[2]。
3.3 ? ?技術保障
利用完善的農技推廣網絡,從育苗、種植、管理、采收、保鮮、包裝、運輸等環節進行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梅州柚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標準體系。通過送科技下鄉、舉辦培訓班、印發技術資料等多形式、多渠道為梅州柚產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3]。
3.4 ? ?龍頭帶動
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化發展,統籌協調,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金字塔結構順序,鼓勵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參與到促進梅州柚產業化發展的行動中,把農業做強、做大,使龍頭企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4]。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帶動引導農戶增強科技意識和吸納農業科技的積極性,提高質量管理,加大對梅州柚產業發展資金投入,促進綠色經濟崛起。
4 ? ?參考文獻
[1] 李月,張志標,鐘進良,等.梅州柚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3):75-76.
[2] 黃鵑,趙曉東,劉璐琳,等.井岡蜜柚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現代園藝,2019(1):43.
[3] 陳成英,趙四清,裴祖旺,等.常山縣胡柚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建議[J].浙江柑橘,2018,35(4):2-7.
[4] 趙曉東,戴祥生,黃小英,等.加快吉安市井岡蜜柚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果業信息,2017,34(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