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星星 王凱 李紅陽
摘要 ? ?桃樹是江蘇沿海地區種植的主要水果品種之一。本文通過對桃樹的生物學特性及常見病蟲害的調查,依據病蟲的危害特點以及蟲體的形態特征,編制出江蘇沿海地區桃樹病蟲害檢索表,提出了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以期為江蘇沿海地區桃樹病蟲害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桃樹病蟲害;檢索表;綜合防治技術;江蘇沿海地區
中圖分類號 ? ?S436.621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23-0108-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江蘇沿海地區東臨黃海,西襟湖蕩,受海洋調節作用顯著,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氣候過渡地帶[1],適宜桃樹種植。據統計,江蘇沿海地區種植的桃樹品種主要有黃肉桃品種群、蟠桃品種群以及油桃品種群。本文以江蘇沿海地區種植的桃樹品種為例,通過田間調查以及查閱文獻,從病蟲害的危害特點以及蟲體形態2個方面編制桃樹病蟲害檢索表,并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探討了適合沿海地區桃樹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
1 ? ?桃樹生物學特性
桃樹(Amygdalus persica L.)原產于中國,分布范圍十分廣泛,目前主要產區為江蘇、浙江、山東、河北等省。桃樹高3~8 m,樹皮常為暗紅褐色,小枝細長常為綠色,小枝上具有大量小皮孔;桃葉面無毛,葉邊具細鋸齒或粗鋸齒。桃花為單生,花梗極短或幾乎無梗,花萼為筒鐘形,花萼上被短柔毛,綠色有紅色斑點。果實形狀和大小因品種和栽培方式而異,常見卵形、寬橢圓形或扁圓形,色澤由淡綠白色至橙黃色,部分品種桃果外有短柔毛,油桃等品種桃果無毛,腹縫明顯;果肉為白色、淺綠白色、黃色、橙黃色或紅色等,味甜且多汁。
2 ? ?桃樹常見病蟲害檢索表
桃樹在江蘇沿海地區主要病害有桃黑星病、桃縮葉病、桃樹流膠病、桃樹細菌性穿孔病;主要蟲害有桃小食心蟲、桃蛀螟、梨小食心蟲、小綠葉蟬、桃蚜、桃縱卷瘤蚜、桃粉蚜、桑白蚧、桃紅頸天牛等[2]。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以及為害特點編制檢索表如下:
2.1 ? ?病害
1.侵染桃樹葉片
2.初出現不規則或多角形灰綠色病斑,隨后轉暗或呈紫紅色,病部干枯脫落形成穿孔………………………………………………………桃黑星病(Fusicladium carpophilum)
2.嫩梢初卷曲,顏色發紅,隨后卷曲程度加重,葉片增厚變脆,呈紅褐色。春末夏初葉表面生灰白色粉狀物,最終葉片焦枯脫落…桃樹縮葉病(Taphrina deformans(Berk)Tul.)
2.初為水漬狀小點,擴大后為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周圍有黃綠色暈圈,病部逐漸干枯脫落形成穿孔………………………………………………………………桃樹細菌性穿孔病(Xanthomonus campestris pv. pruni(Smith)Dyte)
1.侵染桃樹枝條
2.侵害新梢,病部呈長圓形,淺褐色,隨后顏色加深并擴大,病部隆起,并伴有流膠癥狀………………………………………………………桃黑星病(Fusicladium carpophilum)
2.枝梢受害呈灰綠色或黃色,枝條節間縮短且略為粗腫,葉片叢生…桃樹縮葉病(Taphrina deformans(Berk)Tul.)
1.侵染桃樹果實
2.果實受害后多半脫落,病果畸形,果面皸裂…………………………桃樹縮葉病 (Taphrina deformans(Berk)Tul.)
2.果核內分泌黃色膠質,溢出果面,病部硬化,嚴重時皸裂………………………………………………桃樹流膠病
2.果面上生出褐色小圓斑,病部凹陷,隨后顏色變深呈暗紫色,周圍水漬狀,天氣潮濕,病斑上出現黃白色黏狀分泌物……………………………………………………桃樹細菌性穿孔病(Xanthomonus campestris pv. pruni(Smith)Dyte)
1.侵染桃樹花朵
2.花瓣肥大變長…………………………………………………………桃樹縮葉病(Taphrina deformans(Berk)Tul.)
1.侵染桃樹主干
2.病部腫脹,流出半透明黃色樹膠,雨后現象更為嚴重。樹膠與空氣接觸變為紅褐色,干燥后變為堅硬膠塊…………………………………………………………桃樹流膠病
2.2 ? ?蟲害
1.侵害葉片
2.成蟲和若蟲群集,被害葉向背面卷曲
3.不規則卷曲皺縮………………………………………………………同翅目蚜科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
3.葉緣向背面縱卷成管狀,被卷處組織肥厚不均,初淡綠,后呈桃紅色………………………………………同翅目蚜科桃縱卷瘤蚜(Tuberocephalus momonis(Matsumura))
2.幼葉受害,被害處形成紅褐色、針尖大小壞死點,隨著葉片伸展,以壞死點為中心,拉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孔洞,形成穿孔破碎狀……………………………………………………半翅目盲蝽科綠盲蝽(Lygocoris lucorum(Meyer-Dur.))
1.侵害桃梢
2.被害后萎蔫枯干,影響桃樹生長………………………鱗翅目小卷葉蛾科梨小食心蟲(Crapholitha molesta Busck)
1.侵害枝干
2.幼蟲在皮層和木質部蛀隧道,樹干中空,皮層脫離,蛀害的桃樹下排出大量的蟲糞,成蟲頸紅色………………………………鞘翅目天牛科桃紅頸天牛(Aromia bungii Fald.)
1.侵害果實
2.幼蟲從桃果柄基部和兩果相貼處蛀入,蛀孔外有大量蟲糞………………………………………………………………鱗翅目草螟科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ee))
2.果面蛀入小孔,蛀孔周圍凹陷
3.隨后愈合形成小圓點,呈青綠色,果肉被蛀空并有大量蟲糞,形成糖餡…………………………………………………鱗翅目果蛀蛾科桃小食心蟲(Carposina sasakii Mats.)
3.孔外排出較細蟲糞,果面有較大脫果孔,蟲果易腐爛掉落…………………………………………………………鱗翅目小卷葉蛾科梨小食心蟲(Crapholitha molesta Busck)
2.靠近花萼刺吸果實汁液,嚴重時刺吸果實中部以及尖端,隨著果實增大,果面壞死斑也變大…………………………半翅目盲蝽科綠盲蝽(Lygocoris lucorum(Meyer-Dur.))
3 ? ?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
近年來,江蘇沿海地區桃樹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桃樹病蟲害的防治應該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生態綜合防治方針[3]。桃為食用性水果,無公害桃樹生產過程中對于農藥的限制較多,因而要合理有效地控制病蟲害必須采用綜合防治技術,將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農藥)結合起來,預防為主,防重于治。
3.1 ?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優質種苗并嚴格剔除病苗,新建桃園加強檢疫,防止病苗進入;入冬前及時清除桃園里病葉、病枝、病果等,集中焚燒,消滅枯殘體上的害蟲和病原體;冬季對樹干涂白預防凍害和日灼傷,并對天牛等鉆蛀性害蟲進行驅避;控氮、增磷、補鉀,增強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施用的有機肥必須經過發酵腐熟;及時中耕除草,降低病蟲害的中間寄主及感染率;健身栽培,合理種植,適時摘除病葉[4]。
3.2 ? ?物理防治
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害蟲,主要針對鞘翅目(金龜子等)以及鱗翅目(桃蛀螟、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等)害蟲成蟲,同時輔以人工措施,如人工刮卵、鐵絲刺殺天牛等捕殺各種害蟲。
3.3 ? ?生物防治
利用害蟲的天敵(草蛉、瓢蟲、蜘蛛、寄生蜂等)或在田間放養家禽,以降低害蟲數量;選用生物農藥;利用性誘劑誘殺害蟲成蟲。
3.4 ? ?化學防治
選擇合適的化學藥劑在不同月份針對不同的病蟲害進行防治。12月至翌年3月上旬(休眠期)全園用5 °Bé石硫合劑防治越冬病蟲害;3月下旬(開花前)主要防治蚜蟲以及桃褐腐病、瘡痂病;4月中旬(開花后)主要防治蚜蟲、瘡痂病、炭疽病和細菌性穿孔病等;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主要防治桃縮葉病、褐腐病、瘡痂病和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介殼蟲和桃潛葉蛾等;6月主要防治瘡痂病、桃縮葉病和刺蛾等;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主要針對蟲害進行防治,包括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潛葉蛾、葉蟬和紅蜘蛛等;8月至10月上旬主要針對潛葉蛾、介殼蟲、葉蟬和蚜蟲等進行防治。由此可見,不同月份的防治重點不同。
有效控制桃樹病蟲害、提高桃樹品質,需要掌握病蟲害的防治適宜期,病害在發病初期或未發病時施藥,蟲害在低齡幼蟲期施藥,選用高效、低毒、安全的農藥,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用的農藥品種和高毒、高殘留農藥。嚴格執行農藥的使用濃度、使用方法和安全間隔期規定。注意藥劑的輪換交替使用,防止連續使用同一種藥劑而影響桃樹產品質量安全和產生抗藥性。
4 ? ?參考文獻
[1] 許艷,濮勵杰,朱明.基于作物生長期的江蘇省沿海地區氣候生產潛力估算[J].地理科學,2015,35(5):658-664.
[2] 施守華.食用桃樹病蟲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6):102-103.
[3] 鄭向麗,韓海東,林昇平.“閩選中科1號”桃樹主要性狀、產量與品質試驗[J].福建農業學報,2016(6):668-670.
[4] 徐和興,王長水.桃樹的生物學特性及配套栽培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08(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