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程飛
在企業間競爭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并購的方式,來達到擴大規模、提高競爭力的目標。需注意的是,企業并購雖然可帶來豐厚利益,但會面臨著一系列的風險,影響到企業的運營與發展。對此,本文重點對企業并購中常見的財務風險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防控建議。
一、企業并購中常見的財務風險類型
企業并購作為一把雙刃劍,在促進企業規模擴張、競爭實力提高的過程中,非常有可能面臨著各種財務風險,具體包含以下幾種:
(一)定價風險
針對于定價風險來說,屬于企業并購前的財務風險,包含著價值評估風險、財務報表風險等。在價值評估風險方面,由于不同價值評估方法所得到的估值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假如沒有選擇正確的評估方法,那么則會出現評估風險。同時,當企業財務報表不真實時,那么會導致企業并購方作出錯誤的決策,同樣會產生較大的風險。
(二)融資風險
在企業并購期間,融資方式是由外部融資、內部融資兩種類型構成的。外部融資方式下企業需要承擔債務,在經營錯誤情況下很容易由于無法償還債務而破產。而內部融資方式會占有企業大量的資金,導致企業會面臨著較大的財務壓力。總的來說,假如企業在并購中選擇了錯誤的融資方式,很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進而出現融資風險。
(三)支付風險
支付風險在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中處于重要的地位,是由股票風險、現金風險以及混合風險構成的。當企業并購中選擇股票交易方式時,需要發行新股,而新股發行的時機不恰當時,會引發財務風險;選擇現金交易方式時,當企業的現金來源相對較少時,很容易由于資金鏈中斷而導致財務風險的出現。與此同時,雖然混合支付的方式對現金支付、股票支付的優勢進行了整合,但是會導致管理難度的增加。
(四)整合風險
在并購工作完成后,雙方企業需要整合財務管理,對此當被收購企業存在違反規定的行為時,則必然會引發財務風險。另外,由于會計政策、崗位安排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并購整合期間會出現沖突,進而引發整合風險。
二、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防控的相關建議
經過前文的研究與分析后,了解到企業并購開展期間會出現定價風險、融資風險、支付風險以及整合風險,那么想要促進并購工作順利的開展,則需要根據以上幾種風險構建出相應的防控對策。
(一)定價風險的防控建議
想要防控企業并購中的定價風險,首先需要對價值評估機制進行優化與完善,并購方企業應全面的對目標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調查,對其財務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同時為了得到更加準確的結果,需要選擇科學的、合理的評估方式,以保障價值評估的準確性、真實性、有效性。其次,需提高財務報表的質量,意識到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要性,避免財務數據失真。
(二)融資風險的防控建議
在防控企業并購中融資風險的進程中,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科學擬定資金需求量,資金充足是企業并購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因此需精準計算資金需求量,假如資金需求量在計算過程中出現偏差,那么會導致資金鏈中斷的情況,所產生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其二,選擇合理的、科學的融資方式。在企業并購中選擇正確的融資方式,不但可以保障資金的充足,同時在降低融資風險方面也具有很明顯的作用。需注意的是,假如單一的融資方式無法滿足資金的實際需求,那么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組合融資方式。
(三)支付風險的防控建議
在防范與控制支付風險的過程中,首先應該選擇恰當的支付方式,當目標企業包含稅收優惠等相關項目時,則應該選擇符合國家法規的避稅支付方式,可以將其并購成本。另外,應該盡可能采用多種組合支付方式,以實現降低支付風險的目標。其次,應該準確的把握交易時機,并明確支付數量與時間,這對于支付風險的防控具有積極意義。
(四)整合風險的防控建議
在防控財務整合風險的進程中,第一步需要將效益低、無效益的資產進行分離,在此基礎上實現資金結構的完善與優化,并加強管理與控制資金流的力度。其次,還需要統一財務工作體系、制度,并對會計制度進行重新編制,以降低財務整合風險。
三、結語
企業并購行為對于企業規模擴張、競爭力提高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并購前期、中期、后期都面臨著一定的財務風險,因此想要更好的發揮出并購的作用,則需要根據風險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防控對策與建議,促進企業并購行為的有序進行。(作者單位:西安思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