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嬌
隨著國家煤炭行業發展從低迷走向復蘇,采礦技術的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也是大勢所驅。智慧煤礦的建設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管理的變革,智慧礦山建設的背景對YBMY的員工隊伍素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員工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不斷提高,更要求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以職業化的心態、能力引導,不斷改進業務行為,高效完成工作目標。
本文運用職業發展理論,針對YBMY員工素質與職業發展現狀,從職業發展設計、職業發展通道、職業發展管理、完善配套制度等方面構建員工職業發展的良好環境,促進員工的職業發展。最終達到增強企業凝聚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
一、YBMY員工職業發展管理現狀
YBMY是于2012年6月成立的一家特大型國有控股煤炭生產企業。企業自成立以來,各項工作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但該公司現有的崗位體系過于模糊;人才發展通道未確立;員工工作目標缺乏指導、員工能力無法評價。
因此,如何建立一套適用于YBMY目前發展要求的職業化管理體系,建立具有成長激勵性的職業發展通道;確定不同崗位分類人員的素質要求、知識技能資格標準及行為規范標準,并以此標準來選擇、規范與培訓員工,發現關鍵核心人才;進一步構建有效的薪酬激勵體系,激發人才動力,是YBMY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職業發展設計
(一)職業發展內涵
職業發展是組織用來幫助員工獲取目前及將來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識的一種規劃。員工根據自身的素質特征,結合企業對員工職業化要求的定位,通過企業系統的知識、能力和技術的發展性培訓、教育等活動,獲得崗位能力素質的提升即是職業發展。同時,企業根據員工的職業發展提高員工的職級、落實相關的待遇激勵員工職業發展。
(二)職業發展設計原則
1.系統聯動原則
崗位分類、崗位分級要充分考慮SM集團人力資源管理要求,同時兼顧YBMY的管理實際。職業發展體系建設同時要考慮與薪酬管理、績效管理、人力資源規劃、培訓管理等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相關性,體現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性。
2.公平合理原則
在員工晉升與發展的過程中,要注重公平性、公正性,要為員工提供統一、公平的發展環境,標準要向全公司進行公開和講解,等級評定要嚴格按標準執行。
3.多向發展原則
職業發展體系建設通過對YBMY內部所有崗位進行梳理、分類、合并、分層,建立多通道的晉升階梯,為員工職業生涯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員工可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選擇成為專項人才或復合型人才,再進行通道之間的轉換、晉級。
三、職業發展通道
(一)崗位分類分級框架
崗位管理是員工在企業各得其所,確保職業發展按計劃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根據YBMY各崗位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的差異,劃分為管理序列、專業技術序列(包括職能管理序列、技術序列)、技能序列(包括技能操作序列和工勤服務序列)。其中,管理序列是指有直接下屬或間接下屬,主要通過培養、發展和激勵他人來達成目標的崗位集合;專業技術序列是指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生產運行管理、設備管理、安全環保、科技信息、職能管理等工作,并對其從事的專業技術業務成果負責的崗位的集合;技能序列是指從事設備操作控制、檢驗維修等與生產操作直接相關工作崗位的集合,也包括為采煤掘進提供服務支持的地面工作崗位集合。
根據職業學習與發展的特點、職業生涯的階段性,以及員工職業發展的需求和現狀,對各崗位序列(除管理序列外)員工根據技能、經驗等級的精深程度分為8-9個級別的職業路徑設置。
(二)建立員工職業發展通道
根據YBMY生產經營與管理的實際情況,在工作分析和崗位設置的的基礎上,對員工建立三大類通道五個序列。
三大類通道為:管理通道、專業技術通道、技能操作通道。五個序列為:管理序列(L)、職能管理序列(M)、技術序列(T)、技能操作序列(O)、工勤服務序列(S)。
1.職業發展通道縱向發展
YBMY對五個職業通道序列的縱向劃分如下:管理序列按照SM集團及YBMY干部管理相關要求評定,不作序列層級劃分,職能管理序列共有9級,從低到高依次為業務員、助理主辦、二級主辦、一級主辦、二級主管、一級主管、高級主管、主任師、業務領頭人;技術序列共有9級,從低到高依次為技術員、二級助理工程師、一級助理工程師、二級工程師、一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主任工程師、首席工程師、專業技術領頭人;技能操作序列共有8級,從低到高依次為初級工、中級工二級、中級工一級、高級工二級、高級工一級、副主任技師、主任技師、首席技師平;工勤服務序列共有8級,從低到高依次為輔助操作一級、輔助操作二級、輔助操作三級、輔助操作四級、輔助操作五級、輔助操作六級、輔助操作七級、輔助操作八級。員工在序列內從低級別向高級別發展,實現職業能力的提升。
2.職業發展通道橫向發展
為了使員工能夠在最適宜的崗位上工作,允許員工在一定條件下,在不同通道之間進行轉換,轉換包含同序列職級轉換、跨序列職級轉換。
同序列職級轉換:若員工的新崗位與原崗位在同一序列內,則員工的職級保持原等級不變。
跨序列職級轉換:若員工的新崗位與原崗位不在同一序列,員工新的職級在原序列職業發展等級基礎上降一級認定。在新崗位上工作滿6個月(過渡期)由人力資源部門重新定級,按新序列標準進行評定。跨序列轉換后的晉級申請與序列內晉級申請要求相同。
四、職業發展管理
YBMY職業發展體系實行動態管理,每年組織一次評聘工作,由人力資源部確定評定晉級名額或比例。每年一次的評聘工作只針對申請者,通過評聘職級可晉升一級。特殊情況(如轉正、崗位調整)由人力資源部協調安排時間。
五、配套制度
(一)薪酬管理
薪酬不僅是員工從事勞動的物質報酬,更是對員工激勵的主要手段。建立與員工職業發展相匹配的薪酬體系,隨著員工能力提升、職業能力等級提升能獲得相應的薪酬待遇,激勵員工在專業能力方面提升。
(二)績效考核
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環節,是員工職業升遷和薪酬支付的重要依據。考核以業績為主,考核結果與薪酬掛鉤,與崗位升降相結合。通過績效考核,促使每個員工在計劃期內實現自己的目標和任務,從而達到既實現員工自我價值,又保證企業總體目標任務完成的目的,進一步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理論水平,使員工揚長避短,不斷進步,發揮出自己更大的潛能,為企業創造出最佳效益。
(三)培訓管理
培訓是企業的法律責任,是企業發展與員工職業發展的必要條件,是企業與員工共同的投入,也是企業對員工的激勵手段之一。根據員工職業能力等級和績效考核結果,結合員工的職業發展規劃,對每類員工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并通過在崗培訓、脫崗培訓、工作交流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員工的職業能力,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
綜上所述,推行員工職業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所需的配套制度涉及到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要素,它所產生的價值一時難以準確計量,但是必然會增加企業的凝聚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與員工的協調發展,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企業家應當把它當戰略任務來對待。(作者單位:陜西陜煤榆北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