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濤 陳世軍 哈力旦木·吾甫爾
摘要 ? ?羊鼻蠅蛆病作為羊的常見多發寄生蟲病,在生產實際中較普遍。本文詳細介紹了一例綿羊鼻蠅蛆病的診療經過,探討其發病的原因、診斷要點及治療措施,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 ? ?羊;鼻蠅蛆病;診治
中圖分類號 ? ?S858.26 ?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23-0217-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羊鼻蠅蛆病是狂蠅科狂蠅屬羊狂蠅的幼蟲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竇內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大多呈慢性鼻炎癥狀,臨床上表現為流膿性鼻液、呼吸困難、打噴嚏、不停搖頭、甩鼻涕等癥狀,往往造成患畜精神不安、體質消瘦甚至死亡。本病主要危害綿羊,山羊危害較輕。成蟲多出現于7—9月,幼蟲在鼻腔內寄生9~10個月[1]?,F對一例綿羊鼻蠅蛆病的診治情況進行探討。
1 ? ?發病情況
吉木薩爾縣某養殖戶飼養綿羊約300只。2019年6月初,放牧回來個別羊只開始發病,主要表現為甩頭、咳嗽,繼而有的羊表現為轉圈、啃咬圈舍柵欄、橫沖直撞等行為。發病8只,死亡1只。當地獸醫應用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療效差。據了解,該養殖戶綿羊以前未曾發生過類似疾病,周圍養殖戶綿羊也未曾發病。
2 ? ?臨床癥狀
病羊食欲減退,消瘦、精神表現為不安,搖頭打噴嚏,擦鼻子。在檢查過程中,可見病羊用頭頂人,有攻擊行為。心率為100次/min,呼吸頻率為38次/min,體溫37.6 ℃。
3 ? ?剖檢變化
剖檢病死羊,皮下消瘦,脂肪少,內臟各器官無明顯眼觀異常變化。打開頭部時,在鼻腔、鼻竇或額竇可發現長20~30 mm的蟲體。
4 ?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及剖檢病變(見到蟲體)結果,本病最終確診為羊鼻蠅蛆病。
5 ? ?治療
對于該病的處理方法有很多種,可根據生產實際進行選擇。一是皮下注射阿維菌素0.2 mg/kg或伊維菌素0.2 mg/kg。二是皮下注射氯氰柳胺2.5 mg/kg,或口服5 mg/kg。三是將0.012%氯氰菊酯或0.15%辛硫磷用注射器噴入羊雙側鼻孔,每側用量15 mL,兩側間隔時間15 min;或者用0.3%螨凈噴入鼻孔,每側用量6~8 mL,效果良好。四是皮下注射碘硝酚10 mg/kg??蛇x擇1種或2~3種方法配合使用,一般5~7 d給藥1次,連用2~3次。
6 ? ?預防
可以在每年7—9月成蠅較為活動的季節,在羊圈舍內及其周圍噴灑3%敵敵畏、樂果等有機磷農藥,用于驅殺成蟲。如果圈舍衛生較差,成蠅侵襲嚴重,可在羊鼻孔周圍涂抹2%敵百蟲軟膏或1%敵敵畏軟膏,一般3~5 d用藥1次。此方法可阻止成蠅侵襲。
7 ? ?體會
羊鼻蠅蛆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患羊流鼻液,初為漿液性鼻液,后為黏液性或膿性鼻液,有時還會混有血液,在鼻孔周圍形成硬的結痂,使病羊呼吸困難。感染初期呈急性表現經過,再逐漸慢慢好轉,晚期癥狀更為嚴重。個別病例幼蟲進入顱腔引起神經癥狀,病羊表現為運動失調、轉圈、頭頸歪斜一邊或麻痹。最后病羊因食欲廢絕,衰竭而死[2]。本病表現出來的狂躁、攻擊性行為等神經癥狀,在臨床上還應與以下幾種病相鑒別。一是羊腦多頭蚴病:又叫腦包蟲病,是由腦多頭蚴引起的,前期患羊表現強烈興奮,作回旋、前沖或后退運動,后期為慢性期,出現轉圈運動;剖檢可在腦脊髓不同部位發現大小、數量不等的囊狀多頭蚴[3];在腦包蟲病流行地區,出現轉圈等神經癥狀的病例,首先考慮腦包蟲病。二是李氏桿菌病:又名轉圈病,由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氏桿菌引起,病羊表現呆滯,無目的亂撞;咀嚼、吞咽困難;斜視,視力喪失;頭偏向一側,轉圈運動[4]。三是偽狂犬?。河蓚慰袢《疽鸬模尸F奇癢癥狀,啃咬癢部并發出慘叫或撕脫癢部被毛;該病多為急性病程,一般在發病1~2 d內死亡[5]。四是狂犬?。河煽袢《疽穑话愣嘤幸?,表現為恐水、畏光、攻擊性行為強烈[6]。
對于羊鼻蠅蛆病來說,有時診斷很容易,可發現從鼻腔中隨鼻液排出幼蟲,一般獸醫即可進行診斷。但很多時候,本病的診斷極其困難。當病羊僅表現咳嗽、輕微漿液鼻液、偶會甩頭等較輕癥狀時,獸醫往往會考慮感冒、肺炎等疾病。因此,對于獸醫來說,在臨床檢查過程中要盡可能多地收集信息,特別是群發病,要收集多只患病羊的臨床信息(包括主訴、臨床癥狀、臨床檢查信息及剖檢變化),最后結合實驗室檢查。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漏診和誤診。
近些年來,隨著養殖戶飼養管理技術的提升,其防病的意識也顯著改善,特別是在對寄生蟲病重視程度上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能夠做到每年定期給家畜進行驅蟲。但大多數情況下,寄生蟲病的流行也是對外界環境狀況的一種反映,因而搞好環境衛生意義重大。一方面,應盡可能地減少宿主(羊)與感染源(成蠅)接觸的機會 ;另一方面,應采用化學殺蟲的方式設法殺滅外界環境中的病原體。因此,對于羊鼻蠅蛆病較為流行的養殖戶(場)來說,每年在蚊蠅繁殖旺盛的季節應提前對羊群進行預防,除了常規的藥浴外,可配合應用阿維菌素(0.2 mg/kg)或注射伊維菌素(0.2 mg/kg),往往效果良好。
對于本病的治療來說,很多養殖戶為了圖省事,往往選擇口服給藥進行預防,但對于發病羊來說,最好選擇鼻腔噴灑給藥(辛硫磷或螨凈),同時全身給藥(注射伊維菌素或口服氯氰柳胺),以提高治療效果。王洪濤[7]曾報道,用敵敵畏乳劑熏蒸的方法來防治羊鼻蠅蛆病。在密閉條件較好的圈舍,適宜采用此方法。
8 ? ?參考文獻
[1] 行慶華,王小民,黃炯,等.鄉村獸醫臨床技術培訓教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
[2] 史紹俊.羊鼻蠅蛆病的治療[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09(39):4.
[3] 荊禮明.羊腦包蟲病診斷及防治技術[J].河南農業,2017(32):53.
[4] 何相臣.羊李氏桿菌病的治療[J].現代畜牧科技,2016(3):78.
[5] 范秀杰.羊狂犬病和偽狂犬病區別與防控[J].中國畜禽種業,2018(4):130.
[6] 李樹訊,程子兵.羊狂犬病的診治[J].貴州畜牧獸醫 2014,38(2):48.
[7] 王洪濤.關于綿羊鼻蠅蛆的危害及其防治[J].石河子科技,2008(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