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越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框架剪力墻結構,其次分析了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旨在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提供參考意見,以此來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和剛性,改善建筑工程的受力結構,進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和穩定性能。
【關鍵詞】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
近年來,建筑工程數量在不斷增多,內部結構在逐漸復雜,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難度,為了確保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施工方可以選擇在建筑工程中應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同時結合工程特點來合理優化和調整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避免建筑工程出現結構失穩問題。
1、框架剪力墻結構分析
1.1框架剪力墻結構受力分析
在建筑工程中應用框架剪力墻結構技術之后,建筑結構的承受能力會增強,這是因為框架剪力墻結構能夠隨著建筑結構框架的微弱變形而變形,隨著建筑結構框架的彎曲而彎曲,這使得框架剪力墻在建筑結構中發生位移的概率較低。基于此,框架剪力墻結構與傳統建筑結構的應用優勢也更好的凸顯了出來,尤其是在框架剪力墻與建筑框架形成整體之后,水平剪應力內收水平會更加凸顯[1]。
1.2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性能分析
在以往的建筑結構中,由于框架和墻體應用材料不同,導致兩者之間沒有良好的銜接,因此抗震性能相對較低。但是應用了框架剪力墻結構之后,框架和墻體之間能夠得到良好的銜接,這樣當建筑結構在面對剪應力作用時,建筑結構整體均處于受力的狀態下,而不是只是墻體接受震動,進而提高了建筑結構吸收震動能量的能力。
1.3框架剪力墻結構剛度特性分析
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基底一般會占據總彎度的1/4,這說明框架剪力墻結構與傳統建筑結構受力相似。這表示,建筑工程對于建筑框架和基底剪力墻的抗震級別有不同的要求,設計方和施工方需要有所劃分,通常情況下,基底剪力墻彎度占比為2/3,這說明建筑框架彎曲占比需要為1/3,具體來講,需要結合框架剪力墻結構進行抗震設計和施工。
2、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2.1鋼筋施工技術
鋼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見材料,在框架剪力墻結構技術應用中也不例外,如果鋼筋應用量較多,會增加鋼筋施工難度,為了確保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同時減少鋼筋材料浪費和損耗,施工人員需要不斷完善鋼筋施工技術[2]。鋼筋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能夠實現對施工進度的良好控制,提高鋼筋有效應用率,具體如下。
第一,注意鋼筋節點的連接。考慮到鋼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范圍較廣,鋼筋節點連接較多,在節點連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將鋼筋提前固定好,進而確保鋼筋節點的連接質量。
第二,確定箍筋施工位置。為了避免墻體中的鋼筋出現大規模位移問題,需要在墻體中增加適量的箍筋,同時提高剪力墻結構的穩定性。
第三,嚴格控制應用鋼筋質量。施工人員需要結合建筑結構特點對鋼筋質量進行篩選,及時摒棄質量不合格的鋼筋,具體需要在施工材料進場之前對其進行質量檢查。在進行大規模建筑工程施工時,施工人員可以提前制定鋼筋施工框架,針對大直徑鋼筋可以先進行冷擠壓套管處理,并對鋼筋進行合理焊接。負責施工材料采購的工作人員需要在選購過程中做到對鋼筋質量的有效控制,一旦發現不合格鋼筋需要和供貨商聯系更換鋼筋材料。針對已經購置的鋼筋,要做好儲存工作,避免鋼筋出現銹蝕變質問題。
2.2模板施工技術
為了確保建筑結構的穩定程度,施工人員需要應用先進科學的模板施工技術員,并做好建筑結構分區工作,繪制好框架剪力墻結構圖再進行施工,具體如下。
第一,需要控制好模板厚度。在常規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厚度不超過18mm,這是因為超過這一厚度后,剪力墻結構的穩定性會受到影響,同時需要注意模板外側厚度要小于內側[3]。
第二,做好模板固定工作。施工人員在固定內側模板時,需要將短鋼筋放置在模板內部,這樣可以確保內側模板的穩定性。如果建筑結構較為復雜,模板施工難度也會增加,這需要施工人員結合實際建筑結構特點,進一步確定模板安裝位置,同時做好清理工作,進而提高模板施工質量。同時,應用模板施工技術后,施工人員也能更好的了解建筑結構特點,進而提高建筑結構的完整性。
2.3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施工是模板施工和鋼筋施工工程完成之后進行的施工工程,為了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施工人員需要應用先進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同時結合實際建設工程結構和需求,不斷的優化調整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同時,減少對混凝土原材料的浪費,具體如下。
第一,做好混凝土拌和工作。為了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施工人員需要明確混凝土混合比例,并應用科學的拌和方式,及時解決混凝土拌和的常見問題,并按照拌和流程進行。
第二,控制混凝土的澆筑速度。施工人員需要結合建筑剪力墻結構,對混凝土澆筑速度進行合理控制,并且需要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澆筑工作。
第三,采用分層澆筑的方式。 在混凝土澆筑中應用分層澆筑方式,能夠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結構內部出現氣泡,進一步確保了混凝土澆筑質量。
第四,做好混凝土振搗工作。大規模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澆筑工程量較大,這對混凝土振搗工作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選擇合理的振搗方式,能夠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結構內部出現水化熱現象。具體來講,施工人員可以選擇應用附著式振搗設備,并合理保持設備與混凝土之間的距離,振搗結束后需要有專業人員檢查混凝土澆筑質量,針對不合格的部分進行二次澆筑和振搗。
結語:
總之,目前框架剪力墻結構已經在我國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能夠推動建筑行業的進步與發展,這是因為與傳統的建筑施工技術相比較,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優勢較為突出,而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也逐漸稱為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葉衛波.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8,02:99+102.
[2]王輝.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08:155-156.
[3]楊榮超,王哲.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門窗,2016,1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