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興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對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是建筑工程的一個重要環節。科學合理地使用這一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工程效率,而且可以保證工程質量。本文將介紹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重點介紹該技術在建筑基礎施工中的具體應用及控制措施。
【關鍵詞】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基礎混凝土澆筑;裂縫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建造過程中,非常廣泛使用的一種材質就是混凝土,尤其是更加商品化的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技術越來越成熟的過程中也不免產生許多問題,比如建筑表面浮現裂痕等,這些話題日益成為人們談論的內容。一個建筑工程質量的優劣與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的材質有著相當大的關系。建筑施工的技術是非常綜合的而且發展十分迅猛的一門技術,對其單獨的整體的東西都要進行一個系統的研究,針對一些方面還要進行更為詳細的探究。實際操作不同于計劃,它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其中善變的復雜的因素都會導致混凝土質量的不穩定。因此要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質量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離開精湛的施工工藝,這一目標是很難能達成的。這就看出混凝土施工工藝對整個建筑過程中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
1、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論述
1.1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特點
混凝土是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骨料通過膠結材料粘結成一個整體。它通常指水泥作為膠結材料,砂石作為骨料。以一定比例摻入水(可能含有添加劑和外加劑)的水泥混凝土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劑種類很多。常用的有早強劑、減水劑、緩凝劑和防凍劑等。在混凝土中摻入適量的外加劑,不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工藝,而且可以滿足混凝土在使用中的某些特殊要求。也可以加快工程進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外加劑的選擇應根據混凝土的使用要求、施工環境和氣候條件,結合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經試驗確定外加劑的品種和用量。由于混凝土體積相對較大,并且大量的水化熱不能有效地分布在混凝土內部,導致內部溫度上升,產生溫度裂縫,因此產生水化熱現象。澆筑過程中出現冷縫和蜂窩麻面的問題可能是混凝土攪拌時間不足、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分層不實、振搗不實、水泥漿流失、鋼筋相對密實、所用粗骨料尺寸過大或坍落度過小等。因此,為了充分發揮混凝土的性能,有必要在施工過程中了解混凝土的特性并確定配合比。在混凝土澆筑技術中,最重要的是材料的合理配比、混凝土澆筑和后期養護過程。
1.2混凝土澆筑前期工作的重要性
混凝土澆筑前期工作是建設項目施工的關鍵環節。澆筑混凝土前,應保證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并對水泥的種類和質量進行檢測。施工前注意復核過程,確保混凝土強度、初凝時間等參數滿足施工要求。審核無誤后,要求抽樣檢驗,檢驗結果合格后方可開始澆筑。
2、混凝土的澆鑄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
2.1混凝土的準備工作
第一,嚴格控制原材料。建筑的整體質量受到混凝土澆筑技術影響,而混凝土澆筑技術又受到原材料質量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原材料采購的過程之中需要確保原材料的質量,對于原材料的生產日期、包裝等等各方面都需要進行嚴格檢查,這樣才能夠使得原材料在強度硬度的方面符合建筑的國家標準,同時建筑工地還可以對水泥進行抽樣檢查。第二,加強混凝土的攪拌工作。在對混凝土進行攪拌的過程之中需要充分運用好相應的技術,根據程序來對水泥、土骨料以及水和其他添加劑進行投放,充分把握攪拌時間。由于混凝土的種類并不相同,這就使得混凝土的標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病人會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要求對攪拌工作按照流程來進行控制。在進行混凝土攪拌的過程之中必須做到各類材料的搭配合理,同時還需要做到均勻攪拌。
2.2運輸過程
當混凝土的攪拌工作完成以后的下一步就是盡快將辦好的混凝土送到澆筑施工的現場來進行相關的操作。但在運輸的過程中有許多方面都需要格外留意:首先就是要完全掌握運輸過程中使用的設備,并做好完整的應對失誤的措施,保障在運輸途中混凝土的質量不出現問題;其次就是要盡可能的縮短運輸時間以避免出現過多的塌損現象;最后就要保證運輸泵的質量,連接處要足夠牢固避免漏出漿體,同時也要注意保持運輸泵的清潔,不要出現泥沙的殘渣,使混凝土不能正常運送。保持運輸泵的流暢性是運輸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步。
2.3制作過程
關于混凝土的配制方面我們首先按要注意的就是不可脫離施工要求以及設計的規定。不同的比例搭配出來的混凝土就具有不同的性質,因此為了滿足混凝土澆筑時候的一切需要,要先明確比例的規定與要求,然后嚴格按照比例掌握好配制所需要的材料:沙石、水、水泥和外在添加劑等等一般外在添加劑如果小于5%的話就不會影響混凝土的整體結構,并要注意它們的加入順序,不可以隨意亂放。其次混凝土的攪拌有最好的時間段需要我們留意,需要有充足的時間來攪拌它。這時還需要我們對當時天氣狀況進行一定的了解,如果攪拌的時候趕上陰天下雨等惡劣天氣,這個時候空氣的含水量增大,就會一定成都上的影響攪拌器的含水量。我們就需要不斷的監控含水量并且隨時進行調整來保障不會影響混凝土的整體結構。確定攪拌是能均勻的,各個材料之間的相互完全融合的,減少因為攪拌不勻的問題而帶來的麻煩。對我們已經配制完成的混凝土要注意檢驗其質量問題,包括構成因素以及分配的比例和是否配制均勻等等。檢驗的誤差不應超過2%,適時修改過大的地方,不斷完善。
2.4材料的準備與檢查
前期準備工作在建筑的建設中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我們予以關注。同時有幾點內容也是我們在混凝土的澆筑中需要注意的。首先就是分層問題,在水泥混凝土分層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分層的厚度進行嚴格的把控,確保原有的一層水泥混凝土能被新的一層完全的覆蓋。水泥混凝土在最初凝固的時間段要幾乎同等于每一個分層的澆筑的時間,一旦中間間隔的時間過長,建筑工程在施工時就很容易出現裂痕。水泥混凝土離析的現象時有發生,為了避免這個狀況的發生,高標準控制其自由降落時候的高度,而且這個高度一般應該要<2m。混凝土離析的問題一旦發生了就應該立即進行重新攪拌和澆筑。其次,澆筑的時間應該在水泥混凝土凝固之前不應在凝固之后或凝固的途中。然后在還沒有進行澆筑的時候,要對混凝土進行全面的攪拌,并且一定要避免在澆筑的過程中注水。一旦質量不達標,就要重頭開始再次攪拌。最后在混凝土的過程中只能承受內力,外力一旦強加的話就會阻礙其自由流淌。要在平穩的方向上進行分層,在傾斜的面上就要分段來進行,持續不間斷的推移一直到建筑的最上端。
2.5基礎混凝土澆筑
(1)混凝土的澆筑分層有三種:①全面分層:混凝土從短邊向長邊澆筑,在分層澆筑過程中,第一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筑第二層混凝土。②分段分層:分段分層方案適用于厚度小但結構面積或長度大的情況。③斜面分層:混凝土振搗應從澆筑層下端逐漸上移動。斜面分層方案主要用于長度較大的結構。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流動性好,施工中應嚴格振搗,避免出現不密實和漏振現象。(2)大體積混凝土應在振動極限前進行第二次振搗,以消除粗骨料和水平鋼筋下部混凝土泌水產生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抓力,防止混凝土下沉產生裂縫,減少內部微裂縫,增加混凝土密實度,提高混凝土抗壓強度,從而提高抗裂性,振搗壓實如圖2所示。(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采用分層澆筑時,應注意水平施工縫的處理:①應清除澆筑面上的浮漿、弱混凝土層和松散石子,使粗骨料均勻暴露;②上層混凝土澆筑前,混凝土表面的污垢應使用加壓水沖洗至完全濕潤,但不得有水;③對于非泵送低流動性混凝土,澆筑上部混凝土時應采取接漿措施。
2.6對于施工裂縫的處理情況
在施工期間,混凝土表面的裂縫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針對這一現象,有必要制定相應的對策來解決現有的裂縫問題。首先,對于微小裂縫,必須保持澆筑表面的清潔,并使用環氧漿液來補充縫隙。對于開裂程度明顯的裂縫,就需要鑿開縫隙,使其呈現出八字形的狀態,然后用水泥對凹槽進行修護,用環氧樹脂對裂縫進行修整。對本工程,在基礎筏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為了防止裂縫的出現,通過加強振搗、二次抹面、設置冷凝管等方式來避免裂縫的出現。
2.7后澆帶澆筑
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前,必須對施工縫進行處理:清理接縫處的垃圾,鑿去表面松散的砂石,使混凝土表面變粗糙,用水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24h。清除接縫處積水,鋪設15mm厚水泥砂漿,砂漿配合比應與先澆混凝土中的砂漿配合比一致。不同類型的后澆帶澆筑混凝土的時間不同:①伸縮后澆帶一般為施工后60d,混凝土的澆筑時間取決于第一次澆筑混凝土的收縮完成情況。②沉降后澆帶應在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進行。在一些實際工程中,如果設計單位對后澆帶的留置時間有要求,則澆筑后澆帶混凝土應符合設計要求;后澆帶混凝土必須為無收縮混凝土,可采用具有膨脹效果的外加劑和普通水泥配制。后澆筑混凝土強度應比原混凝土強度提高一個等級,其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
2.8混凝土澆筑方案
第一,全面分層澆筑方案。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之中,要想充分使用全面分層的澆筑技術,我們可以在第1層澆筑工作之后開展第2次澆筑工作,以此來更好的完成全部的澆筑工作。在進行澆筑的過程之中,澆筑工作常常需要與實際的面積進行結合,這樣才能夠確保最終的交付方案合理。例如在澆筑時,如果澆筑面積過大就不能夠使用全面分層澆筑方案。在澆筑的過程之中,我們常常可以從短邊開始然后逐漸向長邊方向延伸,同時也可以從中間開始向4周延伸。第二,斜面分層澆筑。在進行建筑物澆筑的過程之中,如果長度較長、厚度較厚,那么我們可以采用斜面分層的澆筑方法進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之中,澆筑需要從頂端傾瀉下去,由此可以形成一個自然的斜坡,比例應當控制在1:3左右,各項工作從斜坡的底部開始,然后逐步進行,在澆筑過程之中需要認真的進行觀察。第三,分段分層澆筑。全面分層澆筑技術需要使用到各種各樣的材料,同時相應的輸送標準也較高,這就使得工作的難度較大,針對這種狀況我們也可以采用分層分段澆筑的方法。在澆筑的過程之中,我們可以從底層開始,然后慢慢的向上推進,控制好速度。如果建筑物是一個非常長的建筑物,沒有厚度,那么我們可以使用分段分層的這種方案。
2.9混凝土養護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環節一定要對混凝土進行相關的不可忽視的保護舉措。比如,混凝土根據可塑性分為高塑性和低塑性。對于低塑性的混凝土必須在剛結束施工之后就進行保護措施,常見的是噴霧式,而高塑性的混凝土在12h之內進行灑水式的養護即可,目的是為了保持混凝土的狀態不干燥。這些養護措施也會隨著季節的變化進行一些改變,如在夏季,為了減少溫差防止裂縫出現就要鋪蓋帶水的草簾子,在冬天的話就要為了避免寒冷對混凝土帶來的侵害而進行一系列的保暖措施。
結語: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良好向前的發展,在建筑工程方面能力的進步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建筑工作實施的過程中,混凝土澆筑技術的作用對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混凝土的澆筑技術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并且它是非常具體和全面的,是一項系統的技術。所以,施工人員一定要好好的運用這項技術,在施工時一定要嚴格把控混凝土的質量以及澆鑄技術的質量。跟隨時代的發展,使我國的建筑工程的整體水準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王大志.淺析混凝土澆鑄技術在建設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6.
[2]陳寶國.淺談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鑄技術[J].中國建材科技,2014.
[3]許溫鋒.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2013.
[4]張銀芳,閆帥平.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居舍,2019(10):85+14.
[5]馬國棟.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9(09):210.
[6]張明泉.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9(09):93.
[7]李聰.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研析.企業科技與發展,2012-02-20.
[8]鄧正友.關于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基礎澆筑方案.城市建筑,201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