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霞
【摘要】隨著道路橋梁的不斷發展,在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同時,其本身的質量也成為當前備受人們關注的話題之一。在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的施工問題,主要還是道路橋梁沉降段出現不均勻沉降和橋頭跳車現象。因此,施工單位需要合理利用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從而提高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的荷載能力,以保障道路橋梁正常使用。 本文對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1、道路橋梁路基路面出現沉降的不良影響
道路橋梁路基路面出現沉降會破壞公路整體的平整性。一旦公路橋梁出現質量問題,就會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當車子高速行駛時,容易磨損車胎,并且妨礙車子運行速度,降低行車時的舒適度。除此之外,如果橋梁本身會有沉降現象,那么當行駛車輛過多或者有橋頭跳車現象就會加劇橋梁結構的損傷,嚴重的話會破壞橋頭結合縫和與橋墩相接的地面??傊?,道路橋梁沉降的危害十分重大,要提高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水平。
2、道路橋梁路基路面出現沉降的原因
2.1橋頭沉降段結構設計不合理
道路工程建設中常用的路基處理方法是粗粒料填筑法、鋼筋混凝土搭板法和增加鋼筋法。這些處理方式的目的是降低道路橋梁段的剛度差異和沉降不均勻,通過結構調整提升路基的整體強度和韌度,避免行車過程中的跳車發生。通過實際公路的調查研究發現,在工程建設中搭板結構是最常用的施工設計,但是其防治跳車的效果并不理想。
2.2橋臺背路堤壓實度不足
在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道路橋梁的臺背填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其工程技術較為復雜,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施工技術水平、施工材料、施工設備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嚴重影響臺背填土的質量,從而造成道路橋梁路基面出現沉降現象。另外,道路橋梁每天通過的車流量較大,道路橋梁所承受的壓力相應較大,使得地基的塑性出現變化,對路面的平整度造成影響。
2.3道路橋梁沉降段中的回填作業中會有一定的影響
由于不同地區、不同施工現場環境,在地質情況以及各工程在臺背土方壓實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差異,因此填料也會出現差異。普通黏性土材料在某些大橋道路橋梁施工中,易受到自重以及長期荷載作用,使道路橋梁沉降段產生不均勻現象。即基于道路橋梁沉降段回填作業中填料選擇不合理,會導致道路橋梁沉降段產生不均勻沉降現象的出現。
2.4搭板設置存在問題
如果搭板在安置過程中不注重技術管理,也會形成橋頭跳車現象。如果搭板結構設置不甚合理,當大量車流通過道路橋梁時就會使路基承受應力劇增,非常容易引起道路沉降。
3、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設計
為避免施工設計不科學而造成的先天性不足,必須將勘察設計作為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優化施工技術措施。
3.1設計合理的路橋沉降段結構型式
在施工設計中注重公路橋梁沉降段的搭板長度和強度設計,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系統的道路橋梁沉降段的搭板設計標準,施工單位往往根據實際工程需要和施工者的經驗進行施工設計。在施工中要根據橋頭路堤和橋臺的沉降量以及通車需要來設計搭板長度,在路基設計中采用土工格柵技術,發揮土層的抗剪切強度,減小路基填土的位移和土層側向移動,從而增強整體路基的穩定性和沉降幅度。因此,設計合理的路橋沉降段結構型式對于提高橋路沉降段結構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填筑臺背
道路橋梁沉降段多數會發生地基沉降,根據地基沉降發生時間的不同可分為固結沉降、次固結沉降和瞬時沉降,其中,前兩者是造成橋頭跳車現象的重要因素。相關調查研究顯示,材料性質及填充效果是影響路堤沉降的主要因素,輕型材料能夠在一定范圍內減小地基沉降的程度,并大大降低壓縮變形的可能性。所以,在填筑臺背施工時,要盡量選擇符合要求的填筑材料,保證使用的材料剛性介于路基材料和橋臺材料之間,同時要盡可能選擇透水性好、壓實難度小的填充材料。此外,還要注意選取合適的填筑位置,一般選擇在橋臺后面6~12cm處。
3.3選取在道路橋梁沉降段回填作業中填充的填料
由于填料選擇不合理,導致道路橋梁沉降段出現不均勻沉降,因此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選取合適的道路橋梁沉降段回填作業中填料:(1)受沉降段地質要求以及工程其他路段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填料的選取上應當選用加固材料。(2)企業在遵循上述原則的基礎上,確定幾種填料,并借助土工試驗,最終確定填料的選取,此外,企業的土工試驗結果,應該以滲水性能、干容重等作為判斷依據,進而選擇合適的道路橋梁沉降段回填作業填料。
3.4搭板設置
道路橋梁施工中,搭板設置需要引起施工隊伍的高度重視。①要避免搭板沿著垂直方向滑落,搭板垂直滑落會造成道路或橋頭凹陷,針對此問題應該設置橫向拉桿。②在搭板縱向使用鋼筋進行錨栓固定,確保搭板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都可以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搭板縱向固定就會令其始終保持垂直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搭板是比較容易出現損壞的,因此如果想要提升搭板設置的安全性,需要將錨栓固定的位置和拉桿的位置重合。另外,搭板設置在選擇支座方面也有要求,支座放置前要在搭板位置之下鋪墊一層;選擇橡膠支座的話,應該注意支座距離橋臺在80cm以下,這樣可以保證橋臺的穩定性。為了加強路面及橋臺的穩定性能,還應該注意搭板倒角轉動問題,需要調整牛腿和橋臺上端位置模式,讓二者形成倒角模式,以此增強道路路面的穩定效果。
結語:
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在進行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沉降不均勻現象,影響行車安全,目前,沉降不均勻現象普遍存在,這種因素導致道路橋梁的施工壽命極大降低。為了有效避免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產生不均勻沉降,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道路橋梁施工經驗,首先分析了不均勻沉降產生的原因,道路橋梁不均勻沉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基于橋頭引道的沉降段缺乏合理的結構設計、基于道路橋梁沉降段回填作業中填料的影響、搭板的設置和橋臺背路堤壓實度不足等等。在此基礎上,對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結構設計以及施工技術進行探討。希望通過本文對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探討,可以為預防道路橋梁沉降段跳車現象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畢文芬.路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淺談[J].建材與裝飾,2013(8):297~298.
[2]卓東波.淺談路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