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庭羽
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存在著行政權力泛化,行政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需要高校堅持依法治校,切實發揮學校章程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平衡高校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規范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邊界,通過權責明確化、決策程序化、目標項目化、控制精細化等方式,做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獲得長足發展,國家出臺了各種促進高等教育有序發展的法律法規,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逐漸上升。2018年12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第二次修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給我國高等教育的良性發展提供了法律準繩。然而,當前高校的行政管理能力與水平卻存在諸多問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以更好地促進高等教育的繁榮發展,成為眾多高校的共同訴求。
一、當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
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讓高校的辦學規模與辦學功能不斷擴大。=高校的規模發展帶來高校行政管理機構的增多,然而“工作人員非常忙碌但行政管理效果并不如人意”卻成為當前中國高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影響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原因,既有人的因素,也有制度的原因。有學者認為:“官本位的思想下,高校行政管理的官僚化產生了高校行政管理的諸多問題”。有學者認為:“高校內部的行政管理呈現條塊化,沿襲蘇聯的機構設置不夠科學,職能交叉導致行政部門之間的推諉扯皮現象,嚴重影響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總的來說,當前高校的行政管理的主要問題是行政權力的泛化,導致高校的行政管理的不規范。
(一)行政權力泛化。不同于的普通行政事業單位,高校的學術屬性決定了高校的日常工作主要分成了兩個部分:一是學術工作,一般由高校的學者和教授共同組成的“學術委員會”,體現高校的學術權力;二是行政工作,由高校各個職能部門組成的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高校日常行政事務管理工作,體現高校的行政權力。從理論上來說,高校不應屬于行政機關,以治學為本的高校,校長、院長等應當是學術職務而非行政職位,既高校的學術權力理應高于行政權力,才能保證高校的學術發展與學術創新。然而,當前我國高等學校的招生額度、經費劃撥、遷移合并等等事務均需相應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管理,高校的專業建設與評估、學科發展與專業設置等要報相關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辦學水平與教育質量要接受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督和評估。在此背景下建立起來的大學管理體系與政府管理部門類似,高校對干部的考核、任命與提拔與政府機關無異。這樣的模式在相對長的時期內對高校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給高校學科領域的發展、資源的配置以及高校的整合等打上了行政權力的烙印,從而使得高校的行政權力泛化,擠壓了學術權力空間。正如學者方芳所言“。如果高校的學術權力得不到尊重,學術研究就不會自由,就無法鼓勵和形成研究者的理論勇氣和膽識,學術創新也就無從談起”。
(二)行政管理不夠規范化。高校行政權力的泛化帶來的是高校行政管理的不規范化。當前,不少高校雖然意識到了規范化的行政管理對高校教學、科研活動的重要性,但部分高校“規范化管理”的要求缺乏可操作性,沒有明確的行政工作標準與管理手段,使得“規劃化的行政管理”淪為一句口號。部分高校將“規范化管理”教條化,使得高校內部的行政管理僵化,難以激發被管理者的工作熱情。部分高校雖然制定出了較好的行政規范化管理制度,卻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遇到領導低頭,遇到人情妥協”的情況。規范化的行政管理是現代公司的一大標志,通過制定明確的工作標準與可執行的管理手段,讓公司內部的各個部門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合理配置公司內部各種資料,充分調動員工工資的積極性與能動性。雖然我國的高校不能完全等同于公司,但在行政管理上也應向現代公司管理制度看齊,通過規范化的管理讓高校的各部門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進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促進高校的發展。
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對策
高校要更新行政管理理念,做好高校內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平衡工作,合理設置權力邊界,規范高校行政管理制度,避免出現行政權力泛化擠壓學術權力的現象,推動高校治理的現代化,從而提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的水平與效率。
(一)平衡高校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目前,我國高校的日常事務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帶有普遍性質的行政事務,如高校的治安管理、食堂寢室的后勤保障以及高校的人事、財務管理等;一部分是帶有鮮明特性的學術事務,如高校的教學安排、學籍管理、考務工作以及科研活動等。前者是一所高校得以正常運轉的基本保障,后者是高校學術性質的體現,也是高校這個以知識為核心的社會組織的主要社會功能表現。想要實現高校治理的現代化,首先必須規范高校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邊界,通過多元化的高校決策主體,在高校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博弈下形成權力的制衡,讓高校的行政問題歸行政,學術的問題歸學術,解決當前高校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結構錯亂的問題,發揮高校學術委員會在學校民主管理決策機制中的作用,切實保證高校學術權力的自由。當然,我們也必須看到,高校的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絕不應“東風壓倒西風”,規范高校的行政權力,避免行政權力的泛化,不是讓高校只有學術權力不要行政權力。作為一個典型的現代社會組織,高校學術權力的正常運轉離,需要行政權力發揮作用。因此,規范高校的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需要堅持依法治校,切實發揮學校章程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讓高校的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各司其職,從而實現高校治理水平的現代化。
(二)規范高校的行政管理。一所高校的管理水平是否規范,直接影響著高校行政運行的效率。針對當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種種不規范問題,需要高校依法治校,通過權責明確化、決策程序化、目標項目化、控制精細化等方式,做好高校的行政管理。首先,通過依法治校,為高校行政管理的規范化構建良好的制度環境。既高校要建立完善的高校行政規劃化管理制度,讓各項行政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才能避免規范化管理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高校做好依法治校,不要讓規劃化的制度淪為一紙空談。要避免個人意志凌駕于規章制度之上的做法,因此需要高校做好規章制度的監督約束機制,保障高校的行政權力透明性與公開化。其次,明晰高校各行政部門間的權責,界定高校各行政職能部門的權限和權力行使范圍,避免高校各個行政部門的推諉扯皮現象,讓高校的各個行政部門在制度的約束下各司其職。第三,做好高校行政決策的程序化,同時做好高校行政管理目標的項目化管理與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工作。這樣能避免高校出現受決策者個人認知偏好因素影響的重大決策,也能將高校的行政任務按規范化的管理要求,分解為分屬各個職能部門的小目標,各部門根據目標規定時間和規定要求,循序漸進的完成各項工作,從而保證高校的良性運轉。
三、結語
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我國的高校發展也進入到新階段。高校入學人數不斷增多,辦學水平日益提高,辦學功能不斷擴大。所有這一切對高校的治理現代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所高校的管理水平是否規范,直接影響著高校行政運行的效率。高校要更新行政管理理念,做好高校內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平衡工作,合理設置權力邊界,規范高校行政管理制度,避免出現行政權力泛化擠壓學術權力的現象,推動高校治理的現代化,從而提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的水平與效率。(作者單位: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