鄲大琪
【摘要】在當前我國各項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高壓噴射灌漿技術憑借其高度適應性、工序流程簡便性等技術特征,在工程施工中得到廣泛普及應用,并發揮出極為顯著的應用效用,在充分保障施工質量的同時,大幅提高了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建設合理性。但在技術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偶爾出現施工人員對技術工藝與要點掌握缺乏全面性的問題。因此本文對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情況開展以下分析。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高壓噴射灌漿技術;技術應用
1、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技術應用優勢分析
1.1技術原理簡單、適用性強
高壓噴射灌漿技術是在指定施工區域中開展鉆孔作業,并將注漿管下沉至預定位置后,配置高壓水泵等設備將漿體以高壓噴射形式向指定施工區域中的土體結構進行沖擊、破壞,在高壓沖擊力、重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所噴射漿體與土體土粒相混合、重新排列,并在漿體凝固后與土體重新形成各類形狀的固結體。在應用高壓噴射灌漿施工技術時,可結合不同水利水電工程的實際施工情況,選擇適當的鉆孔位置、注漿管下沉位置與漿體噴射形式等,這一技術具有極強的適用性與應用靈活性。
1.2對地基承載力的提升幅度較為明顯
相較于其他工程而言,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對于地基的承載力等性能要求較高,需要對地基進行加固改善處理作業,才能保障后續各項施工作業的有序開展。對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應用,可以將多數地基的承載力進行大幅提升,并被主要應用于對軟土地基的加固處理方向中,通過對漿體與地基土粒的混合、凝固,提高地基的承載力、防滲性等多項性能。
2、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主要工藝流程與技術要點分析
2.1對漿體材料的配置
結合實際施工情況與設計要點,選擇適當的漿體配置計劃,并對水泥漿體提前開展小范圍的試生產作業,確保所配置水泥漿體的質量與各項性能符合設計要求。為充分保障所配置水泥漿體在后續高壓噴射施工環節中具有較高的可泵性以及保水性,要在施工準備階段中對水泥漿體組織開展養護作業,并定期對水泥漿體的抗壓力度等性能進行檢測,在漿體各項性能均符合施工要求后,組織開展后續高壓噴漿作業。在部分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所配置水泥漿體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影響,會出現干縮現象,影響施工質量。針對這一問題,需要提前在漿體材料中添加適量膨化劑,避免漿體干縮現象的出現。并控制好漿體各類攪拌材料的添加量,明確各類漿體外加劑的具體添加量數值。
2.2開展測量定位作業
根據高壓噴射灌漿作業設計方案與施工圖紙,組織開展水利水電工程測量定位作業,并對各項定位技術與測量儀器進行合理應用,快速測量出防滲墻、鉆孔位置、注漿泵下沉位置等,并在各處位置上做好標識信號,為后續各項施工作業的開展提供參照信息。此外,在防滲墻測量定位環節中,確保防滲墻位置與固有鋼筋二者之間的位置不會出現重疊問題。
2.3開展鉆孔作業
(1)開展施工現場清場作業。在鉆孔作業中,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影響,從而出現各類施工問題。因此要提前對施工現場開展清場作業,將無關的人員、設備與材料進行疏散處理。
(2)充分保障鉆孔筆直性。在受到人為等因素影響而出現孔壁以及直孔的筆直性過低、不符合設計要求問題時,都會對后續施工作業的開展造成影響。必須保持鉆孔作業的筆直性、開展規范性,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施工規范條例,并在鉆孔作業完成后開展施工質量檢測工作。此外,要對各項施工參數進行控制,例如將實際鉆孔位置以及設計孔位二者之間的偏差距離控制在5cm以內。
(3)實時測量鉆孔作業情況、修正角度。在鉆孔過程中,隨著鉆孔作業深度的不斷加大,鉆孔角度往往會出現一定幅度的偏差,并在角度偏差數值過大時對鉆孔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要實時對鉆孔作業情況進行測量,并及時對鉆孔角度進行修正糾偏。結合實際施工情況與設計要求,對鉆孔間距大小機型合理制定、有效控制。在鉆孔質量檢測作業完成、且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時,要對鉆孔孔內與風面開展沖洗清理作業,確保所鉆孔洞的潔凈性。
2.4開展插管作業
借助于所鉆探孔洞,將注漿管插入地層、下沉至指定位置,并慢慢將套管拔除。在插管作業開展中,應將插管作業與鉆孔作業進行協同開展,在完成各處鉆孔作業后,要立即將注漿管插入地層中,并開展短時間的輸送空氣與水泥灌漿作業,隨后將插桿拔除,反復開展以上施工作業,直至全部鉆孔作業與插管作業完成;在射水壓力值過高時(應用射水法開展鉆桿作業時),有一定可能造成孔壁坍塌施工問題。因此,應將射水壓力控制在1MPa以內;在插管作業中,有一定可能出現注漿管噴頭被泥渣堵塞的問題,并導致在后續噴漿作業開展中無法及時將漿體向地基進行高壓噴射。需要提前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注漿管噴嘴出現堵塞問題。
2.5開展噴漿作業
噴漿作業是施工人員借助于注漿管與高壓水泵等施工機械設備,將提前配置好的漿體以高壓形式向指定施工區域中所分布的地基土體進行噴射,確保對土體結構進行破壞、漿體與地基土粒進行充分混合。在噴漿作業開展過程中,要注重遵循自下而上的施工順序,優先對水平高度較低區域進行噴漿作業,隨后順序開展噴漿作業;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如地基的土質屬性等因素),選擇適當的噴漿速度以及噴漿壓力;開展連續性噴漿作業,嚴禁開展間斷式噴漿作業。在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噴漿作業中斷時,需要在問題超過一定時間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時立即開展注漿管、套筒等設備的清理作業,避免漿體在設備內凝固;對噴漿作業的實際過程進行記錄保存,為后續工程質量檢測工作的開展提供信息支持;在必要時可選擇開展二次噴漿作業;將噴漿作業的時間長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開展裂縫監測作業。
結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加大對各項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水利水電工程在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為進一步提高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技術人員必須對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工序流程與技術要點進行全面掌握,以實現對改施工技術實際應用價值的優化提升。
參考文獻:
[1]馬新余.水利水電施工中的高壓噴射灌漿技術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6(32).
[2]于華.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高壓噴射灌漿技術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7).
[3]普朝文.有關現代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的思考[J].科學技術創新,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