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燦
隨著經濟全球化逐漸發(fā)展,我們與西方國家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飲食文化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而餐桌禮儀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應當了解的對象。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經驗。
現(xiàn)如今飲食文化、餐具、進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禮儀等都反應了不同民族的社會生活樣式和文化取向。本文是從視覺語言角度分析多個國家的餐具設計及顯示出來的文化內涵。
餐具的種類多種多樣,呈現(xiàn)著各種形狀,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法國等不同國家的餐桌,凝聚了不同地域的文化,我們要了解傳統(tǒng)文化,取之精華,古為今用,使之與現(xiàn)代設計文化相融相通。
一、 工· 具:
(一)筷子,是中國最早使用的餐具,先秦時期稱為“梜”,漢代時稱“箸”,明朝時稱“筷”?!抖Y記·曲禮 · 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中國人講究合二為一,餐廳中中國人會對服務生說“拿一雙筷子來”,換成老外則說“請給我兩根筷子”。小小的筷子在《周易》八卦中對應的是“兌”卦,是“口”的意思。筷子本身長、直對應八卦的“巽”卦,是“入”的意思??曜犹N含了中國人民對太極與陰陽的理解。太極為一,陰陽為二,拿筷子時主動為陽,從動為陰,是為兩儀之象。中國的筷子文化在我國俗語當中也有著一根”筷子“易掰斷,一雙”筷子“或一把”筷子“那就很難掰斷的說法,這也是象征著我們中國人骨子里的那種團結的意識與精神,也稱為”筷子“精神。
(二)刀叉,西餐的餐具代表是刀叉。其實叉子的倒鉤和硬刺形狀來源于西方的神話故事,我們從很多現(xiàn)代的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xiàn)一個叫“三叉戟”的具有神力的兵器,它可以在沒有戰(zhàn)爭的時候,用它來捕魚耕作,在戰(zhàn)爭的時候,利用其鋒利的一面,來當作是作戰(zhàn)的武器。而在西餐中餐叉必須配合鋒利的餐刀切割食物,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可以體現(xiàn)出,西方人的理性精神,自己動手,獨立性強。同時用叉子叉住食物,強制固定,再用刀子予以暴力切割,這代表的是力量,是硬性的。餐刀由三角形和長方形構成,持握穩(wěn)固,切割鋒利,利用鋒利的邊角把大的切割成小的,把小的再切割成更小的,二者各盡其責、缺一不可。一刀一叉配合就能滿足對食物的擇取,這也是西方人獨立、硬朗個性的體現(xiàn)。
(三)湯匙,中餐吃湯的用具稱為“勺”,比較聞名的“司南”就是典型的湯勺形。造形圓潤,線條流暢,使用起來方便。西餐的吃湯用具稱為“匙”,一般都是長柄+淺勺造形,淺淺的造型適合將餐盤內的湯盛起來。中西方湯匙的造型大體相同,由此可見,中西方的餐具雖有個性,又有相通。
二、盛器
盛器,主要是用來盛裝菜肴、湯之類的器皿。根據(jù)所盛食物的特點,其形狀也各自不同,大小形狀不同的盛具為饕餮美食增色不少,下面將介紹以下幾種代表形狀的餐具。
(一)鍋:平底鍋、湯鍋、火鍋,其中火鍋中的鴛鴦鍋是在同一口鍋里吃飯,是不折不扣的“共食”,猶如一家人一般,人與人之間感情變得親切自然。這種“共食”不帶任何的強制性要求,每一位成員都可以任意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燙而食之,所以“既有大家統(tǒng)一行動的意味,又有尊重個人選擇的意思”,體現(xiàn)著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統(tǒng)一性。而且鴛鴦鍋型取自太極八卦的陰陽乾坤,白的為陽湯汁呈乳白,黑的為陰湯汁呈暗紅,中間的曲線是黑白統(tǒng)一體,象征著萬物生生不息,變化無窮。
(二)盤:盤子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圓盤、魚形盤、扇形組合的團圓盤,這些具有仿生特性的造型既活潑、生動,又為餐桌帶來更加輕松活躍的氛圍。
(三)碗:碗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小圓碗、斗笠碗、蓋碗。
其中斗笠碗,廣口,斜腹壁呈45角。因倒置過來形似斗笠,故得名。杜甫的詩《又見韋處乞大邑瓷碗》“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痹娭兴傅摹按笠卮赏搿奔词浅鲎蕴扑螘r期民窯的斗笠碗。
蓋碗又稱“三才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漢族茶具。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也暗含天地人和之意。從側面造型的三角和梯形來看,既不失穩(wěn)固,又具有纖巧秀美的性格。 這些中餐的盛器形狀主要還是以圓形為主,萬變不離其宗,寓意圓滿,取團圓之意。
餐具設計上同樣很用心的還有日本和韓國。日式盛具中比較代表性的櫻花形小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為了配合不同季節(jié)的食物,日式餐具常繪有不同季節(jié)代表性的圖案,如櫻花、和風、浪花等都是較為常見的元素。韓式餐具種類也頗多,碟子有方碟、小味碟、醬油碟等。上桌的餐具往往先擺放一個大盤,其他小杯小碟依次圍繞擺放開來,整個畫面交織對映,也足夠體現(xiàn)了精致、認真的性格特征。
縱觀歷史長河,在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中,餐具文化成為一個獨特的文化體系,我們通過圖形設計為研究基礎,結合餐具文化的情感表達進行深入的探討,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tǒng)文明的吸收、傳承和弘揚。而其他每一個民族的餐具設計也都深藏著本民族的特征,圖形在餐具設計中的演變也將不斷發(fā)展。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圖形永遠是世界性的語言,以餐具為媒介悄無聲息的講述著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內涵。(作者單位:遼寧輕工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