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勇
采購需求是采購活動的源頭,是采購評審、合同簽訂和履約驗收的重要依據。科學合理完整地編報采購需求,是優質高效完成采購任務的前提。當前,部分單位在編制采購需求時還存在內容要素不全、要求不清、論證不充分等問題,直接影響了采購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研究采購需求編制對嚴格執行采購制度,提高采購工作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加強采購需求編制管理的重要意義
依法加強采購需求管理是深化采購制度改革、提高采購效率和質量的重要保證。科學合理確定采購需求是加強政府采購源頭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執行政府采購預算、發揮采購政策功能、落實公平競爭交易規則的重要抓手,在采購活動整體流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采購需求既體現了采購人個體化要求,也展現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化,隨著財政部87號令的頒布實施,對采購需求的主體責任及內容要求進一步進行了明確要求,充分說明采購需求的重要性。
二、采購需求編制中常見的問題
(一)對采購政策不清。采購需求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以及政府采購政策規定的技術服務等方面的要求在采購需求編制工作中,部分采購人由于不熟悉政府采購的相關政策法規,容易觸碰法律法規紅線,從而導致采購需求計劃存在傾向性、針對性,給采購過程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在資格要求、技術參數、商務響應上存在特定因素。有時會設置特定的資質門檻,提出種種排他性的要求,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
(二)對采購需求內容編制不全。采購需求文件是反映采購人對標的物需求的全部要求。主要包括采購品名、數量、預算資金及來源、技術參數、質量標準、完成時限、產品驗收等組成。但在實際編制中,還存在參數要求過細或過粗,要么性能指標不清,要么參數過于限制。還有對安裝場地條件要求不明,導致廠家上門安裝時出現不具備安裝條件的現象,影響履約進程。
(三)對采購需求論證不充分。采購需求的重點是確定采購什么、依據是什么、實現什么功能和目標,必須經過綜合論證反映出來。但在編制采購需求時,采購人會出現閉門造車或請特定供應商代為編制,從而出現技術參數或簡單或過于限制。
三、對采購需求編制的思考
(一)加強學習,強化主體責任。采購人負責組織確定本單位采購項目的采購需求,在采購需求編制過程中承擔主體責任。采購需求應當合規、完整、明確。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執行國家數得上標準,落實政府采購相關政策要求。所以作為采購人,應加強對國家政府采購的相關法律文件進行集中學習了解,確實做到心中有數。明確采購需求計劃編制的依據,掌握需求要素構成,了解采購方式的適用條件,提出適當的采購方式建議。
(二)積極配合,加強業務指導。各級財政部門及負責招標采購部門應加強對采購人需求計劃的指導。應當按照結果導向的改革要求,積極研究制定通用產品需求標準和采購文件標準文本,提高采購人編制需求效率。同時在采購人編制過程中,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加強現場指導跟進。同時建立需求計劃預研機制,對采購需求在采購信息平臺上進行公示,接受廣泛的外部監督和專業建議,提高采購需求效果。
(三)科學組織,建立編制制度。采購人是采購需求編報的組織實施者,對采購需求的內容、質量負責,并接受各方面的監督。因此,應建立合理的制度,確保采購需求編制的科學性準確性。一是進行市場調研。針對確定的采購項目,通過市場調研、廠家咨詢等各種渠道了解采購需求市場行情,根據調查情況、資產配置標準等形成科學、合理地采購需求文件,進行價格測算。二是邀請專家論證。針對采購需求文件請業內相關專家進一步進行確認,確保采購需求的合規、完整,保護采購人和投標人的合法權益。三是接受社會監督。堅持政府采購信息全過程公開導向,建立采購需求公示制度,讓潛在供應商參與監督,暢通公眾參與監督渠道,增加采購需求的提出與最終實現的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采購需求內容完整,從而提升采購效率和質量。(作者單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