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燕
摘 要:愛是人類心靈交流的橋梁,而熱愛學生是每個教師應具有基本的素質。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用愛澆灌花朵,用真情播撒希望,對學生要有真誠的愛、平等的愛、嚴格的愛,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我們要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各種問題,使他們在老師的愛心中健康、快樂、陽光地成長。
關鍵詞:真誠的愛;平等的愛;嚴格的愛;無差別的愛
愛是一個古老而偉大的話題,肯定地說,沒有愛就沒有我們這個文明的社會。在眾多的愛當中,人們常認為母愛最偉大,然而教師對學生的愛才是最高級的情感。“愛”是教育的重要因素,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情,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前提,也是教師的一種教學藝術和能力。
一、愛學生要真誠地愛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者,愛勝過一切”。每次想到此處,我都會捫心自問,我做到了嗎?因為我深知愛對于老師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愛才能產生工作的動力,才能在工作中傾注滿腔熱情,才能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投注于教育教學工作。面對天真無邪的小學生,我們對他們的愛要做到沒有功利,真誠無私,用自己對學生、對工作的真誠,換來學生對愛的回報。這不由讓我想起學區的一位王老師,他愛學生,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在鄉下工作了十幾年,絲毫不覺得條件艱苦。學區為了照顧他,想把他調到交通方便的西塬,但他不愿離開,他說:“我在這里待慣了,和學校、學生都有了感情,舍不得離開呀!”每逢天陰下雨,他都會把孩子安全送過河。他教出的孩子學習成績每年在學區名列前茅。這就是愛的碩果,當一個人愛崗敬業到了忘我的境界,往往會開出鮮艷的花朵。
二、愛學生要平等地愛
我們別看現在學生年齡小,從而忽視他們的感受,這一個個幼稚的內心,有著大人們沒有的公正感、平等感,在他們眼里,公正公平是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他們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他們最不滿意教師偏袒某些學生或冷落歧視某些學生,平等和公正是孩子信賴老師的基礎。做老師的就應該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享受到平等的權利。而作為個體的人,我們當然會有私心和偏見,有些學生表現好、學習好肯定會喜歡,而對那些調皮搗蛋、成績不好的學生內心難免會輕視厭惡,處理具體的教學事件中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始終如一,在我們看來他們什么都不懂,忽視了他們心里對平等的渴望,給他們幼小的心靈造成了陰影。由于我們的偏愛,不知不覺寵壞了一部分學生,同時也抹殺了一部分學生的個性發展、影響了其終生的發展。我在實際工作中,會盡力做到平等地愛、公正地愛,比如這學期初在學習委員值日那天,她沒打掃衛生,我沒有因為她是學習委員就網開一面,了解情況后得知她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和老師接觸的多,和老師熟悉,一兩次不打掃衛生老師不會責怪她。班會上我對她進行了批評教育,并按班紀班規進行嚴肅處理。只有這樣,才能使全班學生感受到這個集體中人人都是平等的。
三、愛學生要嚴格地愛
常言道:“嚴師出高徒。”缺乏嚴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但嚴格不等于嚴厲,嚴厲意味著班主任態度強硬、武斷和偏執,嚴厲會使學生產生懼怕、畏縮心理。老師對學生要給予關心、愛護、幫助、鼓勵、鞭策、指點、引導、開導等,使師生之間關系融洽、和睦,還要嚴而有格,有規范、有界限,不一味地嬌慣,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嚴但不能超過一定范圍。唯有做到寬嚴適度、嚴愛統一,方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
教師對學生嚴格的愛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如,為了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我和學生商議給他們布置了一項長期作業:每月讀一本好書,每天寫一張鋼筆字,班會上讓學生談自己的讀書體會與收獲,定期在班級舉辦硬筆書法展覽,雖然這是課外作業但我嚴格要求全班同學必須保質保量完成。時間久了,讀書寫字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學校、學區舉行的征文比賽中4名同學獲得了優秀獎,8名同學作品發表在《義渠三江文苑》等刊物,我個人也獲得優秀指導獎。在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我班4名同學被選拔為節目主持人,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也深深懂得了老師對他們嚴格的愛是真愛。
四、愛學生更要無差別地愛
在我們的學生中間,總會有一部分是學困生,他們通常在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方面暫時落后,他們是班上的“消極”因素。由于他們的是非觀念模糊,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受到家長的責備、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諷刺。而作為老師,就必須避免片面看待學困生,應關注他們、愛護他們,只要他們有細微的進步,就及時給予肯定、鼓勵。比如,我們班上鞏××同學上學期經常遲到,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很差,幾次逃學,甚至輟學。有一次我去家訪。一到他家,我驚呆了:家里破爛不堪,院子看上去好多天無人打掃,房子里的東西雜亂無序,炕上衣物凌亂無章,鞏××也不見蹤影。后來在柴房里找到了他,我硬拽著他的手從柴房里把他拉出來。在了解詳情之后,我耐心教導鞏××,深情說服他爸爸,幫孩子洗臉洗頭,更換衣服,一家人深深感動,鞏××同意返校。到校后,我給鞏××同學送了許多本子和筆,并發動全班同學幫助他,學校領導給孩子贈送了衣物,還聯系村上給予經濟救助,這一雙雙熱情溫暖的手將孩子從懸崖邊拉了回來。自那以后,鞏××同學臉上有笑容了,每天按時到校,學習進步很快,和同學關系融洽了,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了,主動幫助同學和老師了……看著鞏××的巨大變化,我終于露出幸福、滿意的笑容。
讓我們用愛心換取希望,用奉獻培育碩果,用美德鑄就師魂。我高興,因為我是一名老師。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