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煙臺南山學院,山東 煙臺 265706)
這里所說的知識性內容并不是指枯燥的理論,也不是專指系統的專業知識體系,而是指老年人易于接受的有益于老年人提高文化素養的教育內容。具體包括:
職業院校在老年教育過程中要意識到老年人樂于“懷舊”,多數老人樂于回顧歷史,因此高職院校可以開設歷史相關課成,滿足老人對歷史知識的渴望,在學習中感受祖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所獨有的文化魅力。在歷史課程講授的過程中應該與時俱進地向老年人傳播新時期的愛國思想,強化老年人的愛國主義情懷,激發老年人發揮余熱、奉獻祖國的激情和決心。
科普知識不僅要在中小學教育階段普及,而且還要在老年人群中普及,伴隨著第三次信息革命的到來,科技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影響巨大。因為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開發老年人力資源顯得尤為重要。職業院校在開展老年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運用當今最新科技知識,引導老年學員了解信息技術、參與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跟上時代與科技進步的步伐。
老年人要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首先必須了解老年人享有的合法權利,了解專屬老年群體的法律條文。對老年人進行法律知識教育,有利于老年人掌握最基本的法律常識,如學習《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通過法律學習可以知道國家法律所規定所有公民都享有的權利和利益,老年人作為公民當然同樣享有。當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懂得向有關機關、團體、組織提出控告、申訴,請求調解等,能夠以法律為武器,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保健教育也可以稱為益壽教育,益壽是一門綜合性學問,也是長興不衰的熱門話題。老年教育則應在增加老年人自我保健、預防老年疾病、改善和提高老年人保健措施、提高老年生活質量等方面下功夫。為此,職業院校可以開設以保健養生為主要目標的課程,例如“老年心理保健教育”、“老年食療保健教育”、“老年體療保健教育”課、“老年醫療保健教育’等。通過這些課程的講授,全面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實現健康老齡化的目標。
多數參加老年大學的人員都是有一定經濟基礎和知識素養的。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有“二次創業”的心愿。因此職業院校可以開設老年創業教育課程,幫助老年人發揮余熱,變龐大的老年人口壓力為優質的人才資源,幫助老年人實現自我創業的理想,體現老年人晚年的生命價值,也可以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職業院校老年教育課程可以設立與農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求實性課程。
老年人最懼怕的就是“死亡”,這種恐懼心理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職業院校可以開設死亡教育相關課程,以協助高齡學員對死亡有正確的認識,并能幫助其化解因為死亡而產生的恐懼心里,協助高齡學員建立積極的人生觀,擁有較高的生命的品質。經由國內外學者研究,死亡教育應包含以下內容:(1)老化的心理、生理;(2)臨終關懷;(3)死亡的宗教、文化、醫學與法律問題的探討;(4)自我對生命的省思與行動;(5)哀傷疏導;(6)死亡本質及瀕死的預計及調適。
老年人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求職謀生,很少具有功利性目的,主要是為了讓老年時光更富趣味性,讓晚年生活更具品質。如何規劃好老年教育的閑適性教育內容也就成為辦好老年教育的重要任務。
文藝情趣教育內容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愉悅和美感。對老年人進行文藝情趣教育可選課程非常多,例如書法、雕刻、太極拳、表演、攝影、棋牌、回話、陶藝等。這些課程不僅可以陶冶情操、強身健體、增添生活情趣,還可以用于對家庭成員的熏陶感染,擺脫“空巢”家庭的孤單寂寞,帶來家庭和諧幸福生活,讓老年人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隨著勞動時間的縮短以及人均壽命的延長,可供個人支配的自由時間日益增多,老年人閑暇已經成為現實,而且因為閑暇導致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開設閑暇教育是為了使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更豐富,生活節奏更舒適,生活態度更樂觀、生活品味更高雅。開設老年閑暇教育內容目的在于讓老年人更加充分地享受生活生命的意義,擁有高品質的老年生活。
老年人多數經歷撫養子女、贍養老人等生活壓力。晚年生活日常必然面對的還是家務整理等。職業院校可以通過家政情趣教育,讓老年人樹立生活化的現代學習理念。例如開設收納技巧、西餐烹飪、縫紉裁剪、陶藝制作、花草養護等課程幫助老年人用現代的生活產品和技能高效處理日常家務瑣事,并能在勞動中享受科技帶來的樂趣,增進家庭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