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倩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 濟南 250012)
中國共產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國家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也是中國共產黨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關鍵。黨的紀律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等。黨的任何一級組織、任何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這些紀律,按照這些紀律的基本要求來要求自己,不能搞特殊,不能有例外。雖然這些紀律的重要性不同,側重的方面不同,但對黨的任何一級組織和個人來說,這些不同性質的紀律都是一樣的,違反任何一種紀律,都會對組織、對黨造成危害和損失。
目前,在我們的黨員干部隊伍中,在我們的基層組織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嚴格遵守黨的紀律、破壞黨的紀律的現象發生,這些現象破壞了黨組織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黨組織領導力的發揮。基層組織是黨的“毛細血管”,破壞、不遵守紀律的現象就是這些血管里的垃圾,時間長了就會阻塞血管,因此,必須時常清理,維護黨的肌體的健康。
本文將在分析當前基層組織在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為提高黨的執行力、戰斗力提供參考。
《黨章》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黨的思想、意志的重要體現,基層黨組織必須認真學習、嚴格執行,但目前基層組織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對《黨章》和黨的路線、方針及政策的學習不夠深入,與具體工作結合得不夠緊密,不能學以致用,不能把理論思想轉化為正確的工作思路、政策措施并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二是在遵守《黨章》的過程中,僅享有黨員規定的權利而不認真履行義務,沒有把權力和義務統一起來,而是對立起來;在落實黨的重大決策的過程中,走過場,不講落實質量。三是在遵守《黨章》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中,缺乏監管,黨紀觀念不強,有大而化之現象、得過且過現象。
一是對作風建設的長期性、反復性、常態化的思想認識不到位,認為作風建設只是做秀走過場,個別基層組織、個別黨員干部甚至已經形成了習慣思維方式,在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中存在著等待、觀望、變通等思想。二是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還未健全,如在公務接待、公車管理、差旅報銷等方面,還沒有形成一個與中央規定相銜接的管理辦法,節約意識不強,“三公經費”還有進一步縮減的空間,在行政審批事項上仍然存在“體外循環、雙軌運行”的情況。三是作風建設的問責制還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還沒有形成有效的應對措施,各級部門在合作監督、整改方面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合力。當前,雖然曝光了一批基層黨員干部違反工作作風的典型問題,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和震懾作用,但同時仍然不斷有新的問題出現。
一是在決策過程中過于強調領導的個人意志,忽視了群眾路線。對一些重大決策,強調自己是領導班子的核心領導,有時不經過充分討論和科學論證就拍板定案,個人說了算,未能充分發揮黨內民主的作用。二是在黨內召開的各種會議上,有些黨員只講好話、套話、官話、空話,不提出切合實際的意見、有針對性的意見及有利于推動工作開展的創新性意見,而是只講服從,組織讓怎么干就怎么干,表現出了較大的懈怠情緒,使黨內民主流于形式。三是有些基層黨員對集體討論決定的重大問題,不學習、不理解、不執行;還有些基層黨員,在執行組織決定時,假模假樣,陰奉陽違,致使組織決定流于形式,無法落實,嚴重傷害了民主集中制。四是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基層組織缺乏全局觀、整體觀,眼睛只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強調地方和局部的利益。這也表現在對上級組織的決定執行上,凡是有利于本級組織的,就積極執行;凡是不利于本級組織的,就消極對待,從而影響了全局工作的開展。
一是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思想認識不夠深入。嚴格按照程序、原則辦事,是做好選拔任用工作的前提和保證。然而,目前還存在著選拔干部公開化、公平性都不高的現象,在干部選拔過程中流于形式,不能廣泛征求意見,不能面向更大多數的黨員,因而使得遴選出的干部可能并不是組織真正需要的人才。二是基層組織在干部工作的民主性方面還比較弱。從目前的實際工作來看,有的地方的基層黨組織還不夠民主,在干部的選拔任用、監督管理、考核評價方面還是存在不足,未能充分發揮民主集中制的作用。三是對“一把手”選人用人的監督和制約機制不強。目前,基層組織在一把手選人用人制度規范上的滯后,嚴重影響和阻礙了監督、制約力度,形成了“個人不愿接受監督、上級組織疏于監督、同級和下級不敢監督、群眾難以監督”的現象。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一些基層組織的黨組主要負責人認為對落實“兩個責任”、“一崗雙責”只是提提要求,聽聽匯報,從而使得黨風廉政建設與實際工作脫節,并在貫徹落實中唱“獨角戲”。二是主體責任不明確。基層組織的廉政責任主體是黨組,黨組對基層組織的廉政建設負有全面的領導責任。然而,在實踐中,往往還存在著定位不準、責任不清等問題,導致錯位。三是監督責任弱化。紀委應依職責開展責任追究工作,但實踐中往往不想追究、不愿追究、不敢追究、難以追究,導致監督檢查不力,反腐倡廉建設和效能建設不到位。
針對上述基層黨組織在紀律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本文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指出:“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工作獨特優勢。”“黨面臨的形勢越復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币虼耍魏我粋€黨組織、任何一個黨員,一定要充分認識嚴明黨紀、確保政令暢通,事關黨和人民事業的興衰成敗、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如果每個黨員各行其是,就不可能有黨的統一意志,黨的戰斗力就無從談起,黨的任務就無法實現,最終必然是一盤散沙、一事無成,甚至一敗涂地?;鶎咏M織一是要遵守和維護《黨章》,把《黨章》的要求熟記,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黨章》的每一條來要求和規范基層組織黨員的言行舉止;二是要嚴守黨的紀律,始終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從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要真抓實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改進工作作風,重在實干,貴在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弘揚真抓實干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堅持事業唯上、責任唯重、工作唯先,實事求是地想問題、作決策、出實招、求實效。二要牢記宗旨。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根本要求在于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黨員干部心里時刻裝著群眾,把滿足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作為決策的根本依據,改善醫療保障,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三要勤儉節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改進工作作風,各項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要嚴格執行習總書記勵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重要指示,落實各項節約措施,把勤儉節約的各項要求和責任落實到日常工作之中。
遵守黨的紀律,執行制度是關鍵。“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若有了“規矩”,只是把它掛在墻上,放在桌上,講在嘴上,不去落實;或者只叫別人去照辦落實,自己則置身事外游戲“規矩”,那也是難成“方圓”的。在制定制度的同時,要著力建立健全制度執行機制,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充分發揮制度效用。
具體來說:一要增強原動力。制度是黨的意志的體現,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化;執行制度自覺與否,從根本上反映的是對黨的事業忠誠度。黨的制度有很多,黨的基層組織應該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黨的每一條制度,堅持黨的制度,維護黨的制度,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基層組織要使黨員遵守制度如同遵守黨的紀律一樣,真正把制度轉化為黨員干部的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二要提高執行力。在細化、延伸中結合,把制度中的原則方針具體化、籠統要求明晰化、彈性規定剛性化,增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對現有制度進行補充完善,努力構建上下銜接、配套齊全的制度體系。
基層組織的黨員干部要自覺作好表率,真正起到領導帶頭的作用,對基層組織管轄的問題要敢管、敢抓,同時還要管好、管到位,以充分體現黨的權威性、嚴肅性、高效性。一方面,要監督、檢查各級黨組織領導黨員干部學習《黨章》的情況、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時效性,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堅決杜絕違反黨的紀律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要監督、檢查、考核基層組織及領導干部對黨的制度遵守、維護的情況,不能光學習黨的文件,而不對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更不能忽視學以致用的效果,真正將從嚴治黨、嚴明執紀有效落實。
基層黨組織不同于其他黨組織,由于其扎根于基層,更方便于深入群眾,承擔了大量的黨務工作,因此,在加強基層黨組織的紀律建設的過程中,工作開展還應該更為細致、更貼合基層工作實際,堅決避免“假、大、空”的形式主義,力求結合實際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