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玲 汪 麗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為了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其滿足社會和企業生產發展的需求就必須要加強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使高職院校學生在掌握基礎專業知識的前提下能夠得到進一步的自我完善。在培養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的過程當中,學校要承擔起主要的教育職能并且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意識到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提高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幫助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根據新課改提出的關于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相關要求,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主要的內容分為四個方面:首先是思想理念教育。思想理念教育作為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礎性思想,在高職院校開展思政工作的過程當中發揮著重要的啟蒙和規范作用。其次是道德規范教育,也就是讓學生能夠在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同時能夠將所學應用到學習和實際生活當中。第三點是遵紀守法教學,尤其是針對高職院校而言,提高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能盡可能幫助學生避免在以后從事相關技術專業工作過程當中出現失誤等情況。最后是心理健康教育,這也是學生各方面學習穩步上升的主要推動力量,能夠使學生端正態度學習,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1]。
實際生活中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都是通過思想政治教師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向學生傳達相關的思政教育。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注重了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和研究,忽視了思政教育在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當中的應用,學生在遇到的一些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再加上思政教育知識本身的難度較大,需要學生從宏觀層面上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阻礙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負面的思想觀念也隨之出現,如拜金主義、盲目攀比以及金錢至上原則等都會給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健康造成較大的沖擊。學生不再重視學習成績的好壞,而是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吃穿用度的攀比上,再加上一些高職院校對相關風氣沒有及時進行預防和處理,許多教師之間存在的攀比現象也會給學生形成錯誤的示范,不利于學生思想健康發展[2]。
高等院校作為以專業和技能為主的教育院校,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主,大多都是仿照其他本科院校的課程體系開展基礎知識教育工作,因此忽視了對學生開展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資源投入力度不足,教學工作過于形式化。
在高職院校以實踐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上,可以通過把思政教育工作分為政治鑒別、理論思想、公民行為以及職業素養四個方面,利用層層遞進的方式使學生在學習相關基礎理論的前提下,能夠對自身的行為加以規范,進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力。同時在考核中加大對思政教育知識的占比力度,進一步提高教師和學生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這也是促進學生職業素養培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有效方法。
高職院校應該鼓勵學生重視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對傳統文化內涵的領悟能力。根據時代發展的內涵需求對學生的言行舉止加以規范改正,同時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可程度,自覺遵守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文情懷和禮儀文明,從多個方面提升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質量。此外,利用傳統文化營造的良好文化氛圍也能夠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對職業道德進行傳承和發展。
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工作理念,發揮德智教育的領先帶頭作用,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能夠得到提升,從而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誠信守法的職業素養。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得到提高,從而達到以理念促學、以德育教學、以實踐辦學的標準,進一步促進我國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合理安排教學方式,建立完整的科學教學體系,在鍛煉學生專業實際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使學生能夠符合社會和企業發展的人才需求,更好的服務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