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教授 王 東
生活中不少人都出現過上腹部(胸以下、肚臍以上)不適,但往往被人們當作胃病、胡亂吃些胃藥了事。但上腹部的不適真就只是胃病這么簡單?
30歲的邢小姐平時工作繁忙,身體鍛煉很少,飲食不規律,下班還愛和同事一起“吃香的,喝辣的”。近1~2年,邢小姐總覺得上腹部隱隱作痛,消化能力大不如前,常有上腹脹、打嗝等情況。但她只當尋常胃病,吃了些胃藥情況有所緩解,反反復復的也沒當回事。
幾天前的一個晚上,邢小姐和朋友相約去吃燒烤,當時很開心,喝酒、吃肉都沒耽誤。回家后倒頭大睡,直到被突然的上腹部劇烈絞痛驚醒。當時她疼痛難忍,伴惡心、嘔吐。室友見狀趕緊將其送往醫院,結果B超顯示膽囊多發結石,其中一顆卡在膽囊頸部,堵住了膽囊開口,導致膽囊增大和膽汁淤積,合并急性膽囊炎。打了止痛針、輸了抗生素,但邢小姐的腹痛癥狀沒有明顯緩解,還開始發燒,肝功能也不正常,不得不接受膽囊切除手術,這才化險為夷。
像邢小姐這類年輕人群,長期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影響膽囊收縮功能,膽汁淤積導致膽結石形成。最初的膽囊結石可以沒有癥狀,沒有定期查體就不可能早期發現,而且膽囊結石在早期常表現為類似消化不良的癥狀,容易被誤診為胃病。
其實膽囊結石不是非要手術不可。體檢發現的無癥狀膽囊結石,如果膽囊大小、形態正常,建議暫時無需藥物或手術治療,但要注意平時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按時一日三餐,低脂少油、戒煙酒、戒辛辣刺激食物,不熬夜,避免膽絞痛或膽囊炎急性發作,每半年至少復查一次B超;如果癥狀輕微,常表現為腹脹、消化不良、進食后隱痛,B超未見明確結石梗阻表現,可以先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癥狀,保護膽囊功能;如果檢查發現膽囊壁明顯增厚、膽囊萎縮、充滿型膽囊結石,即使沒有癥狀也建議手術切除膽囊;如果膽絞痛癥狀或急性膽囊炎反復發作,甚至合并胰腺炎或膽管結石,需要及時手術治療。
54歲的郁先生早年從事銷售工作,最初喝酒是因為應酬,慢慢卻變成了個人愛好,即使是后來不從事銷售工作,也保留著喝酒的習慣,算下來少說也喝了近30年酒。
近1年來,郁先生開始感到上腹隱隱不適,臉色也不太好看。不管家人如何勸說也不到醫院檢查,只當是喝酒導致的胃病,就胡亂吃了一些胃藥沒當回事。
2周前,郁先生偶然摸到上腹部有一個硬塊,仔細觀察和回想后發現還有腳腫、腹脹、小便少的情況。郁先生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趕忙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醫院就診,檢查結果顯示他已經是肝硬化合并肝癌晚期,預期生命只有2~3個月。原來郁先生有多年的乙肝,但并未接受正規治療,再加上常年喝酒,對肝臟傷害極大,又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最后釀成了悲劇。
郁先生的情況并不少見,我國乙肝病毒感染率較高,但乙肝病毒在長達20~30年的時間內都可以不發病,因此很多感染者如果不體檢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平時不注意維護肝臟健康,長期大量飲酒、吸煙、飲食不潔等,就容易出現肝硬化甚至肝癌。
肝癌早期癥狀不典型,可以沒有癥狀,或只是上腹部輕微不適。早期肝癌都是在體檢時發現的,而如果一旦出現腹部疼痛、可觸及腹部腫塊、自覺腹脹、乏力、面色晦暗,往往已經到了晚期。因此不管是乙肝病毒感染者還是普通人,定期體檢都必不可少。
60歲的朱先生平日里煙不離手,酒不離口,還愛吃腌菜和辛辣重口味的菜。年輕時得過胃潰瘍,經藥物治療痊愈后也沒再復查,平時偶感上腹不適也按潰瘍病自行治療。由于退休早,朱先生近5年都沒有體檢過。
近半年來,朱先生上腹部經常隱痛,但不似以前潰瘍病的疼痛有規律。他按照以往的經驗吃了一段時間胃藥,癥狀非但沒有緩解,反而加重,身體也消瘦不少。他偶然在左側鎖骨上窩的地方摸到一個硬塊,經家人反復勸說后來到醫院檢查,結果確診為胃癌晚期,伴腹腔種植轉移、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已經錯過手術時機,目前在接受全身化療,但預期生命也不會太久。
胃癌在我國的發病率較高,僅次于肺癌,居所有惡性腫瘤發病的第二位。如果胃部癥狀特點較前變化,包括疼痛持續時間延長、疼痛不規律(潰瘍病的疼痛往往具有節律性)、食欲下降、體重減輕、大便潛血陽性等,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做胃鏡檢查,以免延誤胃癌的診斷。
73歲的吳老太身體一直很好,不吸煙、不喝酒,年輕時也沒生過什么病。但最近半年來,吳老太開始感覺上腹不適,同時伴食欲下降。吳老太先到附近的小診所看了一下,沒做檢查就開了一些胃藥回來吃。
近2個月來,她的腹脹癥狀加重,伴惡心、腹瀉,體重下降10斤。近2周發現小便顏色變深,皮膚發癢,眼白發黃。到醫院一查,吳老太太是胰腺癌合并膽道梗阻,病理報告顯示胰腺癌伴周圍淋巴結轉移。預期生命恐怕不會超過1年,現在接受術后化療。
胰腺疾病,特別是胰腺惡性腫瘤(主要是胰腺癌)早期是很難發現的,常表現為上腹脹和食欲下降,容易被誤診為胃病。當胰腺功能受損時,由于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減少或排出受阻,消化不良的同時可合并腹瀉、體重下降,這時候就建議盡快到醫院做腹部薄層CT或核磁檢查。
從以上幾個案例可以看出,不單單是胃病會表現為上腹部不適,肝臟、膽道系統、胰腺等內臟疾病都可以表現為上腹不適。上腹部器官較多,且受內臟神經支配的原因,某些內臟疾病存在相似的癥狀,非常容易誤診。因此出現上腹部不適建議及時到醫院做檢查確診,千萬不要自行診斷胃病,隨意使用止痛藥在內的各種藥物,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