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福秀 盧東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以及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經過長期實踐,產生了一些主流思想,通過凝煉逐步成為黨建文化,蘊含著非常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和革命精神。黨建文化能夠有效地詮釋中華民族團結協作、不怕苦難、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們艱苦奮斗的偉大內涵,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文化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黨建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凝結了黨的核心價值觀和精神追求,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爭取解放以及發經濟發展過程中留下的寶貴遺產,需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積極的踐行,而大學生是祖國發展的未來,對學生黨員進行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黨建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感人的事跡和鮮活的事例。這些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素材,比如說很多地方都已留下中國共產黨戰斗和奉獻的遺跡,南昌有南昌起義的遺跡,遵義有遵義會議的紀念館,這些都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教育的重要素材,一定要積極對黨建文化藝術的展現形式進行分析,通過愛國主義基地進一步對黨建文化進行宣揚,讓黨建文化成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培養的重要陣地,加強學生黨員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對黨建文化的學習,讓學生黨員各個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很多學生缺乏黨建文化的熏陶,在入黨動機方面不夠明確、理想信念不夠堅定,認為班上其他同學都開始逐步入黨,自己也要跟上形勢,出于功利的目的入黨,為了找工作更為方便或者覺得入黨較為光榮。在遞交入黨申請書的過程中,通過談話了解發現很多人在黨的宗旨性質、綱領方面的了解較少,某些預備黨員在毫無準備的條件下也無法準確的背出入黨誓詞的內容。
當前對組織生活方式進行分析,多數學生反映平時在組織生活當中主要以討論會或者政治學習的方式為主,只是進行單向的灌輸,缺乏黨建文化的立體化展現。這種學習的方式過于理論,盡管學習的次數很多,然而學習的質量無法達到要求,在培養和教育方面相對較為封閉,沒有有效的組織實踐環節,學生黨員通常是以會議室、教室來進行組織學習,無法有效的與群眾進行溝通,無法有效的鍛煉自身的各方面能力。
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黨支部無法提供給學生黨員足夠的鍛煉平臺,缺乏持續性地黨建文化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黨建工作。通過分析發現,一些鍛煉活動也只是傳統的歷史文化館參觀、數據調查以及教育基地學習等,很少有進行實踐考察。另外很多鍛煉機會往往是一次性的體驗,無法進行連續性的鍛煉。
為了對學生黨建工作進行創新,需要有效的加強校園文化與黨建文化的結合,通過黨建文化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強化,進一步凝聚校園精神,讓學生的品質和內涵提升,形成健康發展的紅色校園文化。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對校園文化的平臺進行利用,將黨建文化引入到校園當中,在校園當中傳播正能量,不斷地對校園文化生活的內涵進行強化,對紅色資源的文化傳播途徑進行拓展,加強入黨積極分子以及黨員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積極展開團建帶團建的活動,舉辦紅色社團,加強自我教育,校外實踐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以黨建文化和紅色精神為基礎,將各地區的紅色資源充分的利用起來,通過國慶、建軍節、建黨節等紀念日和節日進行紅色演講、紅歌會等,進一步加強黨建文化的宣傳,提高黨建文化在校園文化當中的地位,在新生開學以及重要紀念日的積極投身于紅色精神的宣傳當中,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紅色精神的魅力。
在學生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有機的融入黨建文化,使傳統的課堂教育逐步得到拓展,延伸出第二課堂。在寒暑假進行三下鄉等活動將革命歷史故事、紅色精神有機的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黨建文化和紅色精神的熏陶下進一步成長,另外在學生進行入黨以及相關活動的過程中,有機的融入紅色教育,尤其需要挖掘當地的紅色資源,將參觀黨建文化教育基地的活動納入到學生黨員的培養計劃當中,加強自我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的有效性,并且邀請老紅軍以及一些專家學者現場進行體驗式教學,對紅色精神進行宣揚,講解相關的歷史故事,進行相應的討論活動,通過休息日、節假日等對抗戰老兵、老紅軍進行探望,傾聽他們講述當年的英雄事跡,讓學生受到紅色精神的熏陶和感染,進一步的對黨建文化進行宣傳。
當前網絡學習逐步成為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方式,黨建文化需要對網絡平臺進行充分的利用,通過網絡實時交互、檢索便利以及資源共享的特點,有機地將紅色資源納入到網絡文化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當前的發展動態和思想現狀進行準確的把握,對實施問的熱點問題進行推送,形成完善了學生黨建平臺,比如說網上黨校、支部生活、黨建黨章等相關欄目的建設,讓學生隨時隨地對紅色資源進行瀏覽和學習。另外還可以深入進行新媒體的開發利用,比如說,編寫智能手機客戶端,通過移動互聯網對紅色資源進行訪問,開辟紅色資源的網絡傳播平臺,讓學生黨員可以更好的進行黨建文化的學習,逐步加強創新,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利用微信公眾號,易班網頁等進行紅色資源信息文化的發布,對學生的紅色教育進行強化。另外還需要與黨的發展相結合,比如說,組織觀看70周年國慶閱兵等形式展開一些接地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互聯網更好的進行黨建文化主旋律的宣傳,讓學生黨員積極參與到黨建文化的宣傳當中,成為高職院校黨建過程中的戰斗堡壘。
在高職院校進行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加強黨建文化的宣傳與滲透,積極搭建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平臺,加強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教育工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