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云星
現代的高校學生管理正在朝向信息化管理的方向不斷的轉變,而學業預警機制管理就屬于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可以按照預警機制平臺當中提供的危機信息,進行相應的預防與探討,可以降低學生不及格的概率。而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在學業預警機制當中進行優化建設,可以顯著提高學生進行思想問題反思的主動性。
現代高等學校進行學生管理,更加注重人性化,采用學業預警機制就是對學生的學業采用信息化的監控手段,輔助學生完成學業的方式,這已經成為目前高校管理的重要方式。而應用思想教育功能可以起到幾下幾方面的作用:
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與學生的管理預警機制相結合,可以彌補實際管理過程當中,由于信息輸入造成的陌生感。采用這種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避免由于制度管理的缺陷,造成學生預警效果不理想,通過思想教育進行人工補足,對學生進行強有力的約束。同時,由于傳統的制度執行方式操作的靈活性較小,在實際的過程當中,可能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而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因而開展思想教育的方式可以對學生的實際活動造成影響,并增加學生對于社會的認同感,促進學生管理的全面性。
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屬于社會主流文化教育的一種形式,而應用在學生預警管理當中,就可以顯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水平,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相關需要。同時,開展這種聯合教育的方式,可以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與現代化信息管理聯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促進學校現代化建設水平的提高,也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率。
促進學生的高效管理。將思想政治教育應用在學生管理的過程當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管理水平,幫助學生認同校園的文化,并且提高整個學業預警機制的針對性,目的性以及方法性,避免由于信息化的溝通造成師生之間缺乏溝通、關系淡化、產生隔閡的實際的問題,為學生切實的解決生活當中存在的困難[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作,結合在管理預警機制當中也有很多的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與學校預警機制的結合,過于偏重于管理,而沒有為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服務功能較差,無法滿足學校學生日常的生活需求。
學校過于注重制度化的建設而忽視了人性化的發展,很多學生在這種信息化的管理平臺下,感覺到冷冰冰,而沒有體會到人性的溫暖,還有一些家庭條件不同的學生不適應這種一刀切的實際管理方式,也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
目前的學校預警機制管理主要集中在學生在校階段,而實際上,高校學生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處于社會實踐以及家庭教育的過程當中,如果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會導致學校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現空白,這不利于學生的綜合培養[2]。
開展優質服務。在建新信息化管理平臺推行學生預警管理機制的過程當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并且所有的管理人員都要提高服務意識,認識到自己所處的身份。
首先,高校要對于學生預警管理機制的工作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通過人性化的管理發展,提高所有工作人員對于學生預警管理技術工作的認同程度以及理解程度。
其次,高校要整合部門的發展,合理的調配資源,促進各個工作部門的人員都可以對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學生預警機制有基礎的認識,可以在工作的過程當中應用這兩種靈活的管理方法,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再次,管理的過程當中,要充分考慮的學生的差異化問題,尤其是根據學生的心理問題、家庭問題等等進行及時的疏導,對于一些由于心理情況而無法完成學業的同學給與及時的幫助,對于一些家庭存在困難的同學給予相關的就業政策以及局的指導等等,最大程度地為學生解決在校期間存在的困難。
最后,在學生管理的過程當中,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與信息化管理方式綜合起來,對學生進行靈活的監控與追蹤,保障學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可以按照學校的要求完成相關的學業進度,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度可以符合學生的整體發展需求,在學校的各個部門之間,形成一個有效連接的信息網,從而建立聯動機制,促進學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在制度建設當中融入人性化理念。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當中,要結合學生管理機制過程當中的制度化建設,并且融入人性化的理念。
柔性化管理手段。管理人員要深刻認識到人性化、柔性化的管理手段,對于學生全面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對比傳統制度化管理的弊端,對于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進行重新的探討,始終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創造性,一切為了學生,對于學生的實際問題高度重視在。在預警機制管理的過程當中,充分體現學生的價值。
例如,北京某高校在進行學生預警機制管理的過程當中,就充分應用學生會的作用,鼓勵學生會的工作人員與其他的學生進行廣泛的溝通交流,理解學生之間所出現的問題,并且通過調查研究數據匯總的方式,對于學生中存在的焦點問題進行相關的路徑探討。這種方式形成的數據,對于學校的預警機制改革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以更有針對性的指導未來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
調動學生參與。學校要始終以學生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當中,調動最廣泛的學生參與到學生管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家庭情況以及個人素質情感等等,給予相應的助學金、補助金、獎學金等等,促進學生可以在現有的教育體系內,不斷提高自己發展的全面性。
開展家校共育。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善,發揮學生管理機制作用的過程當中,還要開展正確的家庭教育輔助學生的日常管理,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一,要了解學生目前的教育現狀,注重校園與家庭之間的有效連接,將教育管理功能與學校的家庭服務功能整合在一起,設置專門的家庭管理教師,進行督導,及時與家長獲得溝通與聯系,形成良好的閉合關系,促進學生的全面教育。
第二,隨著學生的個人成長,設置相關的幫扶機制,引導學生。預警機制管理過程當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見縫插針,符合學生的未來發展期待。促進學生在實際發展的過程當中,可以按照學校的相關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嚴格約束自身的行為,與家長教師及時的溝通,匯報自己的成長進展,獲得更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3]。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在學生管理預警機制當中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提高整個學生預警管理機制的人性化水平。從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學生預警管理機制,有利于我們從整合的角度看待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存在的不足。因而我們要對學生管理預警機制進行深入研究,提高其人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