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欣
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技術的全面普及,為新媒體的興起提供了絕佳的條件。而新媒體開放互動、即時共享的內在特征,恰恰滿足了廣大社會群體追求新鮮事物的精神需求,因此新媒體在當今社會的影響力不言而喻。而在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完善思政工作流程、提高思政教學水平、創新思政教育體系,這一系列工作對于社會、學校以及學生的發展都有深遠意義,也對國家的長治久安形成積極影響。
豐富了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現階段新媒體不僅學生的社交工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載體和媒介,為思政教育搭建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路徑從單向變為多向,從一維發展到多維,這有利于教師從大量的信息資源中快速選取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并能夠借助新媒體開展集娛樂性、生動性和豐富性于一體的教育活動,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新媒體工具隨時隨地與學生交流學習,不但提高了高職思政教育的互動性,同時也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性;最重要的是,新媒體的出現有效增加資源的數量和價值,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完善。
增強了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和新媒體傳播方法的廣泛應用,打開了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的屏障,使人們的日常生活、信息傳遞和社會發展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高職學生正是這次轉變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而對于高職思政教育工作者來說,通過運用微信、微博等即時通訊軟件,以及高度活躍而又隱蔽的方式進行溝通,或許真的比傳統的課堂教育及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更容易進入高職學生的精神世界,發現學生思想中的問題和認識上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目的性的開展思政教育,通過積極的溝通和準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處事態度,因此新媒體的出現對提高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具有極大幫助。
促進了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時至今日,新媒體早已成為了高職學生學習知識、積累文化、發散視野、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新媒體不但是學生彼此之間交流的主要工具,更是高職學生與社會溝通的橋梁。通過新媒體平臺,高職學生可以快速找到并了解各類所需知識和信息,或是國內外熱點問題的最新資訊,或是社會潮流的最新發展趨勢,或是某一科研領域的最新發明發現,極大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需求,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不斷獲取知識、豐富見識。除此之外,新媒體也打破了地域對學生發展的限制,使來自不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學生能夠通過新媒體工具進行各種方式交流,這對于促進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和個人能力的全面發展做出極大貢獻。
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新媒體背景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為了更好的抓住機會,高職院校在構建及創新思政教育體系過程中要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一方面,思政教育不能僅僅基于現有的經驗,要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的內在優勢,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育方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和態度。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簡單地被視為一項事務性工作,而應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換句話說,除了加強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傳播,日常教育還應該注重通過全方位的引導、教育來糾正學生的言行,并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
堅持循序漸進原則。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創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確保教育過程更加科學、順利。但任何創新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職思政教育體系構建更是如此,不經歷反復論證、長期實踐很難取得真正成效,因此思政教育的優化、構建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當前的工作模式下,有必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意義、根本動機以及新媒體環境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深層次的實際影響,并深入分析這些影響的原因和機制,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需進一步梳理、挖掘新媒體的優勢,并將各類優勢逐步應用于思政教育工作中,從而為教育體系的構建和實際教學進程的調整提供科學依據。
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一般來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屬于一項系統的工作,這就要求校領導和教育工作者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首先,思政教育體系構建不能違背高職教育的發展原則。無論思想政治教育面臨什么樣的現實困難,都必須將基本的教育原則和目標始終作為所有教育教學活動的方向保證,而創新措施本質目的也是為高職教育的發展服務。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脫離時代發展的總體背景。基于新媒體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和創新,最終目的是為了有效解決社會和科技發展所暴露的教育問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創新必須立足于社會現實,而不能固步自封、閉門造車。第三,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生群體的實際表現和變化,積極調整教育理念,以學生的需求確定高職思政教育體系的創新和優化方向。
更新教育觀念。高職在構建及創新思政教育體系過程中,切忌固步自封、因循守舊。新媒體固然對傳統的高職思政教育體系產生一定的沖擊,一些不良信息可能對學生發展起到負作用,但教師不應因噎廢食,應著力將傳統思政教育方法與新媒體相融合,并通過合理的引導和教育,使學生學會如何準確甄別各類信息的有效性和差異性,將新媒體的弊端可能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因此,運用新媒體做好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更新教育理念,摒棄落后腐朽思想,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充分利用新技術構建和創新高職思政教育體系。
增強高職院校師生的新媒體素養。高職院校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新媒體對思政教育體系構建的重要性,要了解新媒體特點,并熟練使用新媒體工具,從而更好、更高效地與學生進行溝通、開展教育工作。除此之外,高職院校學生的新媒體綜合素養整體水平相對有限,大部分學生仍處于較低的應用水平,使用的范圍也僅僅停留在于游戲娛樂、信息獲取、電子閱讀等方面,應用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校方及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種情況,在培養、引導學生使用新的媒體工具的過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從而在學習新媒體過程學習思想政治,使他們養成積極向上、勇于進取的人生態度。
通過新媒體整合各類資源。構建高職思政教育體系要充分繼承穩定性、權威性較高傳統的教學資源和觀念,并以此為基礎,通過新媒體將課程進行豐富和強化,將更多優質的教學資源融入其中。因此,在構建高職思政教育體系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教育功能。首先,充分利用新媒體設計課程內容。由于思政教育涉及面較為寬泛,包括政治內容、思想內容、文化內容等,教師可以各類知識通過網絡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新媒體技術進行整合,使各類知識更加直觀、生動的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提高思政理論課的吸引力。其次,運用新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系統的理論學習,引導高職學生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等理論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但“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效率極其低下,這就要求思政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廣泛運用新媒體技術,構建和諧、文明、生動、健康、有序的課堂氛圍。最后,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宣傳功能,及時利用新媒體發布先進人物、事跡和榜樣,鼓勵學生向他們學習,這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周圍的榜樣作用,還可以增強和改善高職院校文化氛圍。
綜上所述,新媒體背景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和創新提供了絕佳的機會,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將其與思政教育相結合,提高高職師生對新媒體的使用能力,改進落后的教學理念,整合教學資源,從而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更加現代化、科學化和有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