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華京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基于企業實際問題的案例教學法,是產教融合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是與企業接軌,是高職院校的一個重要的改革方向。[1]以產教融合為背景的案例教學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優勢發揮,[2]但目前高職院校在產教融合模式下,案例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案例教學理念尚未完全樹立、科學的案例教學設計還未形成、高質量的案例資源庫尚未建立及優秀的案例教學教師缺乏。這些都成為通過案例教學凸顯產教融合教育效果的制約因素,因此,加強案例教學改革以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新模式的需要迫在眉睫。
產教融合體制必須實現教學內容與產業行業最新專業技能無縫對接、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積極主動參與無縫對接、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受益無縫對接,真正實現產教融合助力學校高質發展、助力產業升級轉型、助力學生符合新時代需要的本質。
首先,教學內容的真實性與前沿性。在所有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嵌入真實企業的案例,確保教學內容與現實企業經營不脫節,既豐富了教材的內容,也成為信息時代智慧教學手段的重要資料。同時案例來源于真實的企業實踐,是學生未來工作實踐中也經常遇到一些問題,有助于明確學習目標,掌握與新時代相匹配的專業技能。案例的更新方便,能及時將行業企業中的新發現、新問題、新技術展示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中。其次,教學過程主動性。案例教學,首先需要老師將一個個經典生動的企業真實實踐運用專業理論知識撰寫案例,設計符合教學需要的問題和情景,這個過程有利于增強企業教師與學校教師的互動和合作,提升校企主動開展合作教學。其次,將企業真實案例以個案的形式讓學生去分析,與具體的任務相結合,激發學生自主思考、小組組員間相互啟發、發散同學門思維,師生共同總結案例中所隱藏的專業知識、方法、技能、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實際操作案例中的任務,讓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完成學習目標,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最后,最后,教學效果綜合性。案例教學具有情境性、實踐性,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問題情境中,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綜合能力。
產教融合案例教學理念尚未完全樹立。案例教學作為產教融合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沒有是實現課堂與產業行業工作任務對接目標的根本原因在于產教融合案例教學理念尚未真正樹立。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產教融合案例教學的認識度不夠。在案例選取上,教師習慣于通過網絡搜集行業成熟案例,而服務產教融合,需要以學校校企合作單位作為案例的主要代表,只有體現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特色的案例,才能真正培養服務于地方產業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二是高職院校課程以講授為主,錯誤地將案例教學變成故事形式地跟學生講述企業事件和做法,只能讓學生對企業的真實運營和實踐有表面的認真,而不能達到培養產業行業所需職業素養和技能的效果。
產教融合案例教學創新性不足。產教融合案例教學在課程中應用的創新性不足主要體現在案例教學案例的創新性不足和案例教學方法、形式凸顯產教融合模式特點不強。首先,案例教學案例的創新性不足。高質量、更新速度快、體現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特色的創新創業案例案例資源庫是進行案例教學的前提和保障。高職學生重實踐而輕理論的意識形態特點,更要求高職教育要重點挖掘企業實際案例。[3]大部分高職院校案例資源庫建設緩慢,較多僅靠老師根據個人經驗和知識去整理和搜集,案例質量層次不齊;同時更新速度慢,不能發揮案例教學在內容上的前沿性,案例教學效果不佳。二是案例教學在方法和形式凸顯產教融合模式特點不強。不同高職院校在產教融合的模式選擇上都會有所差別,案例教學需要根據不同的模式在方法和形式上多樣化,案例教學的創新也是產教融合創新的重要方式。但在現實情況中,案例教學方式較為傳統,如案例表現形式上多為傳統文字案例,多運用在理論知識教學等,創新性不足。
產教融合案例教學團隊未形成。案例教學中授課教師的案例教學的理論知識、企業實踐經驗、產教融合參與度等自身特征都影響到教師組織與駕馭案例教學的能力,進而影響到案例教學效果。產教融合案例教學師資隊伍的缺乏,主要表現為尚未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的案例教學團隊。第一,專兼結合的案例教學隊伍未形成。多數高職院校校內教師實踐經驗不足,而校外企業老師面臨案例教學理論知識不足,授課教師自身綜合能力的局限性,不能對案例教學的進程進行靈活把控,學生的創新思維不能得到很好的激發,所以案例教學過程簡單化。第二,校內校外老師合作互動的教學團隊氛圍沒有形成。校內校外老師在產教融合中,普遍重視在學生實習實訓過程的交流,且集中在教學管理的行政事務上,在教學方面未形成良好的溝通平臺和機制。
樹立正確的產教融合案例教學理念。首先需要樹立以案例教學為主導的授課形式。案例教學這種“翻轉課堂”的形式更能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可以確保和現實企業經營不脫節的教育內容。[4]學校、企業、教師都要積極探索案例教學凸顯產教融合路徑,為教師和學生營造案例教學的教學環境。其次,樹立高質量的案例是保障案例教學效果的前提。教師要做好教案教學的準備工作,無論是集體備課的原創案例或是企業現成的精選案例,都必須以產教融合的理念反復推敲,并在課后不斷反思和改進。最后,樹立發揮多方力量是提升案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產教融合是圍繞學生為主體開展的教育與社會的互動,多方融合是產教融合的本質,案例教學也必須貫徹融合理念,比如案例的制作上可以采取學生、學校、企業三方共同研發,在校企合作的軟件和硬件上可以增加案例教學的設施設備等,確保案例教學的全方位滲透。
創新產教融合的案例教學模式。首先,注重案例教學中案例資源庫建設的創新。在教學案例內容上堅持前沿性和針對性,如開發以校企合作單位的真實案例,增強學生參與校企合作的熱情;在案例表現形式上,可以采取增加視頻、照片、連線企業直播等形式;在案例資源庫建設模式上,可以通過成立案例資源庫建設委員會、舉辦案例大賽等形式,提升案例資源庫建設的積極性。其次,注重案例教學在不同學科中教學方式的創新。案例教學可以先從某一門課程開始進行案例教學改革,總結經驗,在推廣到其他課程,同時注重不同課程在案例教學上的創新,凸顯特色。如實踐課程的案例教學更注重專業技能的提升,而理論課程,更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例如,最后,注重案例教學與智慧教學手段的結合創新。產教融合倡導實踐教學比例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案例教學過程討論越充分,效果越佳。充分利用課前課后的時間,將整個案例教學環節通過智慧教學平臺擴充到課前課中課后,將大大提升案例教學的實踐效果。
構建產教融合案例教學團隊。首先,開展案例教學師資培訓,提高案例教學教師的綜合能力。從個體來講,產教融合案例教學教師應該具備扎實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豐富的產教融合實踐經驗、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等職業素養,才能很好地組織和開展案教學,激勵和引導學員創新能力的培養。其次,構建一支良好的產教融合案例教學師資團隊。從團隊來講,良好的產教融合案例教學師資團隊,在數量結構上具備專職教師的兼職教師的比例與產教融合模式構建目標一致,知識結構上應該是懂理論能實操的雙師型教師團隊。具體可以通過教師掛職鍛煉、舉辦教師案例教學大賽、引進企業優秀案例教學師資、搭建校企案例教學交流平臺等方式,構建構建產教融合案例教學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