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朝霞,陶海慧,徐昌茶
(路橋區中醫院 放射科,浙江 臺州 318050)
WHO國際癌癥研究中心2018全球癌癥統計報告數據顯示,乳腺癌的發病例數占全球癌癥新發病例數的11.6%,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乳腺癌的死亡率約為6.6%,居全球女性癌癥的首位[1-2]。乳腺癌的早發現、早治療對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延長愈后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義[3-4]。乳腺惡性病變組織的病理檢查結果中,65%~85%可見鈣化灶[5]。因而,準確診斷和識別乳腺鈣化灶對于乳腺惡性病變的早期臨床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比分析乳腺鉬靶聯合多普勒超聲檢查和單項檢查對乳腺鈣化灶和其中惡性病變者的檢出率,探討乳腺鉬靶聯合多普勒超聲檢查在乳腺鈣化灶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路橋區中醫院于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疑似乳腺鈣化灶的患者260例。所選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5~62歲,平均47.6±5.3歲,均在路橋區中醫院進行多普勒超聲檢查及乳腺鉬靶檢查,并行手術病理檢查或穿刺活檢確診是否為乳腺鈣化灶,同時對其中的良惡性病變進行診斷鑒別。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腎等器官功能受損,血液及神經系統異常患者。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檢查方法 ①多普勒超聲檢查:患者取仰臥位,雙臂向上伸,采用美國GE LOGIQ彩色多普勒超聲掃描儀進行檢查,探頭頻率5 MHz ~12 MHz,探頭直接接觸皮膚,依次對患者的雙側乳腺進行縱向、橫向交替檢查,觀察患者有無病灶、病灶大小、病灶內部形態特征、回聲情況、血流情況、有無鈣化等,記錄并綜合判斷病灶的良惡性。②乳腺鉬靶檢查:采用芬蘭普萊梅德乳腺鉬靶機進行檢查,行單側或雙側乳腺攝片,取患者頭尾位及外側斜位,必要時根據病灶情況加拍切線位,采用eRad報告工作站進行圖像處理,在放大鏡下觀察病灶位置、形態、密度,有無鈣化,鈣化數量、大小等,記錄并綜合判斷病灶的良惡性。③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比分析乳腺鉬靶聯合多普勒超聲檢查和單項檢查對乳腺鈣化灶和其中惡性病變者的檢出率。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理檢查結果 術后病理檢查結果顯示,260例患者中247例被確診為乳腺鈣化,其中惡性病變者152例,包括浸潤性導管癌85例,導管原位癌67例;良性病變者95例,包括乳腺增生74例,乳腺纖維瘤12例,導管內乳頭狀瘤9例。
2.2 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 多普勒超聲檢查檢出乳腺鈣化患者180例,均與病理診斷結果相符,漏診67例,檢出率為72.9%(180/247);其中,診斷為惡性病變者107例,與病理診斷結果相符98例,漏診45例,誤診9例,檢出率為64.5%(98/152)。
2.3 乳腺鉬靶檢查結果 乳腺鉬靶檢查檢出乳腺鈣化患者206例,均與病理診斷結果相符,漏診41例,檢出率為83.4%(206/247);其中,診斷為惡性病變者133例,與病理診斷結果相符126例,漏診19例,誤診7例,檢出率為82.9%(126/152)。
2.4 乳腺鉬靶聯合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 乳腺鉬靶聯合多普勒超聲檢查檢出乳腺鈣化患者234例,均與病理診斷結果相符,漏診13例,檢出率為94.7%(234/247);其中,診斷為惡性病變者147例,與病理診斷結果相符142例,漏診5例,誤診5例,檢出率為93.4%(142/152)。
2.5 三種檢查方法比較 在乳腺鈣化灶的診斷中,乳腺鉬靶檢查的檢出率(83.4%)與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72.9%)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914,P=0.088);乳腺鉬靶聯合多普勒超聲檢查的檢出率(94.7%)均高于乳腺鉬靶檢查(χ2=7.354,P<0.01)和多普勒超聲檢查(χ2=18.006,P<0.01)。在惡性病變的診斷中,乳腺鉬靶檢查的檢出率(82.9%)高于多普勒超聲檢查(6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996,P<0.01);乳腺鉬靶聯合多普勒超聲檢查的檢出率(93.4%)均高于乳腺鉬靶檢查(χ2=4.735,P=0.030)和多普勒超聲檢查(χ2=24.516,P<0.01)。
乳腺細胞中富含磷、鈣等成分,極易引發鈣化。乳腺的良、惡性病變均能夠引發鈣化,其中以惡性病變較為常見[6]。乳腺鈣化灶形態多樣,良性鈣化灶多表現為圓環形、結節形、粗桿形等,多種形態鈣化同時出現時,邊界輪廓一般清晰可見;惡性鈣化灶多表現為細沙型、針尖型、短棒樣、蠕蟲型以及混合類型,形態一般偏小且不規則,邊界相對模糊[7]。研究表明[8],乳腺鈣化灶散漫分布于整個乳腺,且呈現點狀、細針狀、不定形鈣化等,多為良性病變;乳腺鈣化灶成簇分布或線樣分布時,多提示為乳腺葉或者段內發生廣泛或者多灶性乳腺惡性病變。Lafontan等[9]研究顯示,每平方厘米乳腺區域內發現15~20枚鈣化即可診斷為乳腺癌。國內亦有學者指出[10],每平方厘米乳腺區域內發現3~5枚鈣化即疑似乳腺癌。可見,乳腺鈣化情況的準確評估對乳腺惡性病變的臨床診斷,特別是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
乳腺鉬靶檢查是臨床上診斷乳腺是否出現鈣化的常見手段,具有圖像清晰、敏感度高的優點。乳腺鉬靶攝像后的圖片經后期圖像處理能夠有效地反映出疑似鈣化及潛在鈣化的發生情況,且在鈣化灶的大小、形態、密度及分布上亦具有較好的鑒別價值[11]。臨床研究發現[12],約70% 的導管原位癌可通過鉬靶檢查發現微小鈣化灶,約40%的癌前病變可通過微小鈣化灶檢出[13]。但乳腺鉬靶對近胸壁處的鈣化灶及腫塊易發生遺漏現象,特別是對密度高的乳腺腫塊對比度較差[14-15]。多普勒超聲檢查具有成本低、輻射小、創傷小、操作簡單、軟組織分辨率高、普及程度高的優勢。在臨床的乳腺良惡性病變診斷當中,不僅能夠顯示出病灶內部及周圍回聲的特點,還能夠較為清晰地顯示出病灶周圍的血流信號形態分布[16],但多普勒超聲檢查對于乳腺微鈣化及細小腫塊的檢出率往往不夠理想。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乳腺鈣化灶的診斷中,乳腺鉬靶檢查的檢出率與多普勒超聲檢查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在其中惡性病變的診斷中,乳腺鉬靶檢查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多普勒超聲檢查。在乳腺鈣化灶和其中惡性病變的診斷中,乳腺鉬靶聯合多普勒超聲檢查的檢出率均顯著高于單項檢查。該結果與柏燕等[17]、李穎[1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乳腺鉬靶聯合多普勒超聲檢查能夠增加乳腺鈣化灶的檢出率,并提高其中惡性病變的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