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璐媛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41000)
微博、微信、知乎等憑借自身獨特功能和吸引眼球的特點日益成為當前影響大學生群體的重要新媒體工具。微博微信不僅可以聊天交友、關注時事新聞、了解熱點事件進展,挖掘其深層次價值更可以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廣闊平臺,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微博中的博主“央視新聞”、“光明日報”、“新華社”等官方微博,知乎中私家課的各類知識普及等等這些新媒體的個別功能經過充分利用都可以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平臺。
自媒體時代各類網絡熱點事件充斥人們的生活,影響了大學生群體的“三觀”,其中一些事件可以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案例,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素材,例如“畢節留守兒童自殺事件”,“廈門大學某研究生辱華事件”等案例的分析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網絡熱點事件,同時他們的心理思想狀況也將得到關注,有利于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三觀”。
網絡的飛速發展為信息的傳播和輿論的引導提供了便利。微信微博普及的時代,各類時事新聞在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的及時推送使得大學生能夠便捷地了解新聞,無論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外交足跡還是召開十九大學習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些重要的時事新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也擔任及時傳播黨和國家正確思想,方針的責任。
大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思想容易受外界影響而波動,以往的傳統媒體時代,學生接受到的信息大部分是學校篩選過的,學生容易接受,而在如今的時代,大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他們已經融入信息開闊的自媒體時代而面臨各方面的考驗,是非難辨的各種觀點結合自身非理性認識等主客觀原因容易使他們受到迷惑和煽動。因此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用愛國主義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引領他們思想健康發展。
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一貫采用理論灌輸的教學方法,老師和學生沒有深入的溝通和交流,不利于教學內容的傳授,而如今在自媒體環境下,老師和學生通常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以方便學習交流,這在時空上大大方便了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生也可以通過了解老師的朋友圈來拉近與老師的距離,方便彼此建立信任,依靠這一載體方便了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1.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重視學生的教學參與意識。自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更加傾向個性自由發展,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因此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該同自媒體平臺充分結合,最大程度上考慮學生的接受性,增加課堂趣味性,沖破傳統的照本宣科的學習模式,轉變手機不能進入課堂的陳舊思路,讓學生樂于在課堂上主動學習教學內容,課堂不再枯燥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方便更具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具體還應該重視學生的教學參與意識,在自媒體時代,學生往往比老師更能熟練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熱搜掌握很多教學案例來幫助自己理解教學內容,因此不應該局限于教育主體對客體的引導,學生和老師應該處于平等地位方便互相學習,學生應該賦予更多權利發揮自主性來參與教學,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在課余可以通過微信群進行互動,資料共享,討論講課具體安排,按時完成老師安排的講課計劃,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還可以讓老師充分了解學生對于教學的具體意見,思想狀況和內心想法。
2.將網絡熱點事件案例引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社會實踐。將對大學生產生影響的網絡熱點事件作為典型案例,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案例分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當事人的思想問題,把握當事人的主要思想矛盾,然后用系統分析法分析思想信息系統的環境,從經濟、政治、文化、人際、網絡等方面入手分析,以了解事件產生的社會原因,在解決問題的實施上,用典型教育法引導大學生提高思想認識,用激勵教育法和感染教育法有效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實踐。使學生向著正確目標前進,樹立遠大的理想,激發學生為理想而奮斗,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鍛煉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分析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在融入社會的過程中服務社會,自覺地投身于社會主義事業。
1.高校應重視利用自媒體平臺優化網絡德育環境,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流行的網絡平臺,可以在學校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上宣傳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模范事跡,通過在學校的百度貼吧上發帖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傳播社會正能量。構建良好的網絡德育環境。還可以對學校論壇進行實時跟蹤,分析各時段信息,及時全面的把握的思想動態,對于最近學校范圍內引起熱議的網絡熱點事件和學校的突發事件要及時進行引導和教育,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另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還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展示學校的校風校訓,警醒學生時刻遵守校規發揚學校的優良精神。
2.優化網絡空間,為大學生成才提供健康網絡環境。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暴力、網絡謠言、網絡詐騙、網絡色情也充斥著網絡,一些人試圖通過網絡得到一時快感或不當利益,網絡犯罪的普遍存在嚴重危害了廣大網民的身心健康,并且已然觸犯了法律,然而應該讓廣大網友清醒認識到網絡也是社會治理的重要領域,社會各界要呼吁相關部門承擔起相應責任,對網絡進行有效的建設和管理,以憲法和法律規范網絡行為,重點要加強網絡內容建設,鼓勵廣大網民積極舉報網絡犯罪,避免其進一步毒害其他網民,讓網絡空間充滿積極正能量,為大學生上網提供良好的網絡氛圍,加強正面熱點事件宣傳,為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榜樣,鼓勵大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行為,以積極的社會行為投身于生活實踐。
1.高校應積極利用自媒體平臺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高校應該創新工作方法,挖掘新媒體的載體作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官方微博、微信平臺、論壇等主動學習網絡流行用語拉近同學生的距離,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傳播教育內容,加強主旋律教育,傳播社會正能量,重視引導學生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培養學生的政治立場,觀點和方法,不斷增強師生對于政治的敏銳性,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陣地。具體結合自媒體平臺,我建議可以利用微信平臺上商家提供的“微信打卡”小程序,新建“山師大打卡圈”,學校相關負責人組織發布關于學習新時代重要思想等以及國家時事新聞的推送,號召校內附近人群堅持打卡學習,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同時可以建立獎勵機制以激勵學生繼續學習。
2.高校應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基層黨組織是黨的組織基礎,新時代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必須在高校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應把黨組織建在高校的各重要領域,如教學團隊、學生社團、高校官網等,使高校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的每個共產黨員都有強烈的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時刻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這有利于凝聚學生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學生自身落實愛黨愛社會主義的具體實踐,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
1.高校的心理咨詢室應該跟進自媒體和大數據技術,觀察學生思想動態,加強心理干預,引導學生養成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隨著近些年抑郁癥被廣泛關注,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成了一個敏感又值得重視的問題,微博微信等自媒體普及后,學生一旦有了心理上的疑惑往往會通過在自媒體上發表的言論得到宣泄和解壓,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得到關注和安慰,因此高校應該相應跟進自媒體平臺的觀察,同時可以定時要求學生填寫心理健康調查問卷,通過大數據的信息分析,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面對有心理問題傾向的學生通過坐談的方式進行心理疏導,從而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社會心態。
2.以負面網絡熱點事件為教材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通過“男星喬任梁自殺事件”“90后歌手本兮跳樓自殺事件”,我們可以反觀出,如今有些明星存在消沉與悲觀的社會心態,因為心理抑郁造成的自殺事件屢見不鮮,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變得至關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生命繼續綻放。面對一些學生出現普通常見的心理問題時應鼓勵學生通過自我調整逐漸擺脫困境,大學應該針對大學生設立心理健康課程,通過呈現與心理問題相關的網絡熱點事件來引導他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學校要設立心理疏導門診,及時引導學生疏通心理障礙;面對較為嚴重的心理壓力時,給學生提供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包括提供心理咨詢專業人士幫助、開啟心理疏導課程、為問題學生做好心理健康記錄,開展經常性的定期心理檢查、行為指導等;如果發現學生呈現出嚴重的病態化心理,就要及時聯系家長,對學生進行心理診斷與治療。通過在各高校普及這些方式來優化大學生成長的心理氛圍,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社會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