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靜 曹曉霞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所教育管理的學生其特性也在發生著不斷變化,對知識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強。這樣一種現象,為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斷帶來挑戰。為解決這一難題,結合我院實際,推行了以輔導員為主導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學習指導工作。
我院的學生,普遍學習基礎較弱,加之缺乏主動性、創新性,導致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不強,投入精力不夠,很難做到對專業的整體把握。因此,如何做好學生的學習指導工作,如何在學習指導的過程中貫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顯的尤為重要。
根據牛三平院長通才教育思想,我們這里所說的學習指導,其內容包括: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表達、學會行動”。其中學會學習是前提,學會思考是根本,學會表達是形式,學會行動是目標。四個學會層層遞進,從理論到實踐,期望達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學習指導的主要形式有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問題學習和體驗學習、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學習指導內容和形式交相呼應,融會貫通。以學會思考為例,從內容上來講,我們要指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學會問題思考、學會探究思考等;從形式上來說,我們要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學習、問題思考學習、探究思考學習等。其目的就是要通過這些學習指導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匯其中。
習總書記強調,“要讓學生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那么如何在學習指導中貫穿習總書記的這一要求呢?首先,激發興趣提升信心。由于學生的基礎薄弱,導致其對學習興趣不高,信心不足。我們要通過組織讀書月、向榜樣看齊、北大游學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自信度,堅定成才的目標和決心。其次,通過專題訪談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習對人生的重要作用。最后,通過教師專業指導和學習經驗交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和方式,提高學習效率,真正做到學以增智、學以修身、學以致用。
習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首先,要學會閱讀,在閱讀的同時掌握作者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形式下,去評價作者的思維模式。其次,在掌握、評價作者思維模式的前提下進行再創造,從而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理論。最后,學生得出自己的觀點,并學會運用習總書記提出的“五種思維方式”來客觀分析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
習總書記要求,“要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因此,要重點培養其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在表達中樹立自信,在自信中實現價值。第一,要鼓勵其勤于表達善于思考,這將有助于學生思考的更具體、全面,進而表達得更準確。第二、結合所學知識加強表達能力訓練。如指導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興趣課堂、專業知識競賽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表達,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表達中培養學生抓住重點、發現規律。
習總書記要求,“要教育引導學生從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在學會行動中,要培養其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將所學、所想、所思,與實際相結合,要學會在思考中汲取前行的智慧、養分和力量。我院每年組織學生參加的城市生存訓練活動、北大游學活動、素質拓展活動,都是在鍛煉學生在行動中學會學習,在行動中學會思考和總結,在行動中得到成長。同時,指導學生學會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審視全局,制定目標,為今后的實踐行動指明方向,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綜上所述,學習指導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表達、主動學習、主動行動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表達,在思考中學會行動,通過這種形式,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提升班級的學風,校園的校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作,它關系到廣大青年的身心發展健康,也是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所在。對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探究一直在研究,我院通過學習指導的方式,把思政教育貫穿其中,使學生能主動參與,一方面使老師更加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從而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表現進行針對性教育。另一方面,使學生能更清晰的認識自我,發掘自身潛在的能力。希望以此能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