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娟
(同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校,山西 大同 037003)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等也逐漸完善,對推動政工工作合理開展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管理過程中要想提高政工工作的質量,就必須加強對工會的重視,通過調整工會的工作方法等,推動企業政工工作合理開展,提高企業的經營質量。
工會政工工作隨企業發展而不斷發展,對政工人員的工作素質和思想觀念等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要求相關人員必須掌握正確的實踐方法和理論知識。但是當前企業發展過程中,工會政工人員的工作素質與企業發展要求之間仍存在一定的差異,政工人員的思想觀念也相對比較落后,與企業的發展步調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影響后續各項工作合理開展。同時,企業對政工人員的培訓計劃等也沒有落實到位,許多工作只是憑借員工的工作經驗開展,導致工會政工工作合理開展受到影響。
工會政工工作開展過程中,好的工作和管理方式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驟,對提高工會政工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工會政工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引入新型的工作方式,這樣才能推動后續各項工作合理開展。但是當前工會政工工作開展過程中仍然沿用傳統的座談會等工作形式,該類方式的工作效率相對較低,同時還會導致員工產生厭倦等心理,影響后續各項工作合理開展。同時,部分工會政工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并沒有認識到實踐的作用,只是依靠其理論知識來開展各項工作,這就導致其工作過程中出現理論與實踐脫軌等現象,影響后續各項工作合理開展。
工會工作應當按照管理機制的要求來開展各項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工會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但是部分工會在開展政工工作的過程中,只是對各自的分工等進行了初步的規劃,具體的權責分配等并沒有落實到位,許多工作都是重復開展的,并沒有具體的執行方法。這就導致當政工工作出現問題時,不同部門之間會相互推卸責任,導致責任的歸屬以及后續的處理等工作不能及時落實。同時,部分企業更強調經濟效益,對政工工作等的重視程度不足,企業工會各項工作開展缺乏資金和制度的支持,導致員工對工會的重視程度逐漸下降,影響后續工會各項工作合理開展,工會政工人員本身也會對工會的工作效率等產生質疑,導致后續工會各項工作開展效率逐漸下降。
好的工會政工人員結構應當滿足學歷、年齡以及性別等多方面要求,各項工作才能合理開展,對保障工會的工作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當前工會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其實際的人員結構安排等并不合理。部分企業工會的政工人員結構偏年輕化,在工作過程中缺乏工作經驗,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處理員工內部矛盾等,影響了企業的工作效率。而部分企業的工會政工人員結構則偏老齡化,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對新理念等的接受程度相對較差,各項工作處理時比較僵化,影響政工工作創新。
政工人員的工作素質對工會政工工作合理開展等具有重要意義。實際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工會相關負責人以及企業等必須加強對政工人員培訓等工作的重視,在明確市場經濟變化形式和政工工作要求的前提下,結合市場變化特征,綜合員工訴求來開展各項工作,為員工提供長期有效的政工工作培訓課程,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對推動政工工作效率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可以推出新老員工互助小組模式等新模式,使新員工在老員工的指導下開展各項工作,掌握政工工作經驗;而老員工可以在新員工的指導下學習各項新理念,了解政工工作的相關知識,雙方互幫互助,掌握新時期政工工作開展的合理方法,對提高政工人員的團隊素質等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工會負責人等還應當加強對工會日常工作的重視,引導政工工作人員及時上交工作反思和心得體會等內容,端正員工的工作態度,推動員工思想道德水平不斷提高。
企業工會政工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采取合理方式來提高其整體的工作效率,通過對政工工作人員原有的工作模式進行調整,在此基礎上對其工作進行規范,可以有效提高政工工作的質量。為了避免員工出現接受不良等現象,企業可以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引入引導機制,使員工在引導機制的作用下逐步學習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推動管理工作開展更為人性化。為了幫助員工更好地掌握時代發展動態,政工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當熟練使用互聯網技術等來開展各項操作,不僅可以保證工作質量,也可以員工更好地進行日常培訓,對保證其工作效益等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企業也應當加強對員工日常工作的重視,通過觀察員工的工作狀態,對員工的日常生活等進行關懷照顧,可以打造更為人性化的工作機制,對解決員工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維護員工的個人利益等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工會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的管理機制不健全以及管理方式落后等問題,相關人員必須及時對其進行改進。通過對工會的工作重點和工作開展步驟等進行進一步的健全完善,可以幫助打造更為合理的監督和管控機制,對推動工會工作責任落實,明確員工的職責權限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工會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加強對以人為本這一概念的重視,從實際出發,結合企業員工的工作狀態等開展各項工作,在此基礎上對員工工作進行考核,制定明確的量化標準,推動員工在該類標準的指導下開展后續各項工作,對推動工會各項管理制度落實等具有重要意義,工會的工作質量也得到保證。
工會政工人員結構對工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新時期企業要想實現新發展,就必須加強對政工人員結構調整工作的重視,通過對工會原有的政工人員結構進行分析,結合工會政工工作的開展情況等進行調整。通過合理開展招聘工作,可以及時為工會補充新的政工工作人員。在此過程中,相關負責人要加強對篩選標準的重視,合理開展校企對接等工作,吸納優秀的大學生等前來就業,為工會發展創造活力。同時,工會還可以通過人才交流等方式向其它企業招攬人才,同時安排政工人員到其他單位學習新的工作組織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工會工作的質量。日常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對工會的人員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對工會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在此基礎上,推動新的人員安排結構及時落實到位,可以有效保障各項工作的質量。同時,工會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應當設置恰當的考核機制,及時對政工人員的工作水平進行考核,輔之以必要的獎懲制度,使政工人員養成良好的工作意識,其工作的效率自然會逐漸提高。政工人員還應當加強對員工利益維護等方面工作的重視,結合已有理論開展各項實踐操作,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合理的政工人員隊伍結構的前提下開展后續各項工作,政工工作的效率自然能夠得到保證。
工會政工工作在開展過程中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其工作效率發生變化。相關人員必須加強對提高工會政工工作效率的重視,通過調整人員結構和管理模式等,合理開展后續各項工作,工會工作的質量自然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質量也得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