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莉 王 玲
(空軍預警學院,湖北 武漢 430019)
用科學立場觀點方法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體系的靈魂,是習近平強軍思想“院校篇”這一思想體系中的精髓。習近平關于強軍思想“院校篇”所貫穿的科學立場觀點方法,其中的內涵非常豐富,充分地體現了重視統籌把握、強調協調推進的辯證思維方法,在習近平強軍思想“院校篇”這一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之中,體現在軍隊院校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強校興校的偉大實踐之中。
矛盾中的對立統一規律充分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和不斷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最核心與本質的特性。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離不開唯物辯證法這把“金鑰匙”。習近平強軍思想“院校篇”注重運用唯物辯證法來指導軍隊院校的建設和發展:突出客觀地而非主觀地、發展地而非靜止地、全面地而非片面地、系統地而非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非孤立地看待事物、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用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的關系來尋求軍隊院校建設發展規律。
強國必須強軍,強軍必先強校。在軍事院校,培養滿足軍事建設和未來戰爭需要的軍事人才是所有工作的重點和轉手。軍事人員素質高,實現加強軍隊建設目標,建立世界級的軍隊才有希望。“要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和推進軍隊人才戰略,加強高校優先發展戰略。”①這一系列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的重要論述,體現了習主席對軍隊院校建設和培養優秀軍事人才的高度重視,為院校建設的中心任務指明了前進方向、對培養軍事人才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以塑造新型優秀軍事人才為根本目標,軍校教育只有圍繞這個教育目標,才能牽住軍校教育人才的“牛鼻子”。軍校建設的核心任務是培養高素質新型的軍事人才,習主席反復強調,應把軍事人才培養放在戰略位置,他指出:“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抓住培養高素質的新軍事人才這個中心任務,努力培養能夠承擔強軍重任的杰出軍事人才。”
我軍院校是為黨和軍隊培養人才的地方,在任何時候都要牢牢扭住思想政治建設這個中心。習主席對軍隊院校發展建設事業高度重視、高度關注,經常到軍隊院校指導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但每一次的講話都把要加強軍事院校思想政治建設、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放在首要位置加以重點強調。圍繞軍事人才加強思想政治素質建設的重要性,他指出:“思想政治建設關系到軍隊院校建設的大局和方向,是軍隊院校保持軍隊性質,宗旨和本質的根本保證,也是軍校學員打牢聽黨指揮這個強軍之魂的重要保證。如果思想政治這個環節建設得不好,軍隊院校建設,學員培養在政治上、根本上,就是不合格的。”圍繞高素質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的培養,習主席特別強調要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新型作戰力量人才培養放在重中之重的高度。習主席指出:“軍事院校應堅持直面戰場,面向軍隊,圍繞實戰進行教學,注重打贏培養人才,使學員能夠滿足軍隊建設和未來戰爭的需要,不斷貼近部隊,貼近實戰,貼近未來。這不僅是習主席對新形勢下軍事教育特點和規律的深刻啟示,也是當前軍事院校辦學治校,教書育人的基本要求。現代化高技術戰爭對軍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軍校應加強創新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圍繞推動軍事創新,習主席指出:“創新是引領軍隊建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軍事院校必將是創新的首要高地。軍校擁有一大批知名大師,科研實力雄厚,學術氛圍濃厚,始終站在理論和技術的最前沿,站在時代和革新潮頭。這樣的資源和優勢是得天獨厚的,為創新提供重要條件。”②在軍隊院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關鍵是要把重點放在圍繞打贏搞好軍校的調整和改革上。圍繞軍事院校改革,習主席針對軍事院校“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對院校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我們在新的起點上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高標準推進軍隊院校建設、改革和發展。聚焦院校改革的目標方向。習主席指出:“要深化高校改革,完善新型軍事人才培訓體系,更好地聚集,留住和發揮優秀人才優勢,增強高校發展動力,完善人才培養質量和提高培養效益。”圍繞更好地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軍事人才,他提出要進一步走“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路子,著重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新型作戰力量的人才培養作為重中之重。加大軍民融合培養力度,形成院校教育新格局。習主席這些重要論述,立足于破解軍隊院校建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牽住了軍隊院校建設的“牛鼻子”,明確了當前軍隊院校建設改革的聚焦點和著力點,是軍隊院校改革的根本要求和目標指向。
堅持全面協調,做到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習近平強軍思想“院校篇”注重運用“兩點論”和“重點論”分析矛盾問題,正確處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體現了“十個指頭彈鋼琴”的辯證思維方法和科學領導方法。隨著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軍隊院校建設不僅要注重規模數量更要優化結構、合理進行教育資源分配,走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特色相統一的道路,從而實現軍校建設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的根本轉變。關于優化院校規模結構,習主席指出:“圍繞切實提高軍事人才培養的質量和軍校教育的效益辦事。”當前,軍隊院校建設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著重在質量效益上下功夫。這一系列的舉措,對于調整軍隊院校的布局結構、優化配置軍事學院的教育資源、完善院校教學體系和培養模式,提升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的質量,意義十分重大而深遠。
強軍思想“院校篇”突出了軍隊院校教育建設堅持全面協調,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全局觀念。從辯證思維自身的特點來看,習主席強軍思想“院校篇”歷史地、客觀地、全面地看問題,從而有效避免主觀化、片面化、極端化的思維傾向。針對軍隊院校發展建設,必須科學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時統籌全局,體現了統與分的辯證統一關系。強軍思想“院校篇”將這種辯證的思維方法靈活運用到整個軍事人才培養的體系中。圍繞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習主席指出:“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需要全軍共同努力,加強統籌協調。”③健全完善軍隊院校教育、強化部隊訓練實踐、堅持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這是培養新型軍事人才的有機整體。軍校特別要注意協調好與人才培養體系的統分關系,在三位一體人才培養這一新體系中抓辦學培育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建立健全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的關鍵在于推進軍隊院校調整改革。圍繞軍校改革與穩定,習主席指出:“隨著形勢任務變化,院校進行調整是必要的,調整后,院校規模和布局在一段時間內要穩定下來,推動院校真正走上內涵式發展道路,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習近平強軍思想“院校篇”是一個涵蓋教育、訓練、管理、作風等諸多領的復雜系統工程,必須統一部署、突出重點、協調推進各方面的工作。軍隊院校建設必須在突出重點的同時協調推進;在全面協調中把握重點。習主席指出:“軍隊院校建設必遠在世界軍事力里對比、軍隊長遠建設和國家戰略全局高度來規劃院校的規模數和結構布局不能以短期軍隊員額的變化輕率調整軍校。”習近平強軍思想“院校篇”體現了觀大勢、謀大事的大局觀,全局觀,要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新時代軍隊院校建設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事業,只有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把握事物的體質和發展的內在規律,才能在解決問題中實現戰略突破,在把握戰略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
[ 注 釋 ]
①成就強軍偉業 重在人才建設[N].解放軍報,2014-5-16.
②強軍必先強校[N].解放軍報,2016-3-24.
③創新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模式[N].解放軍報,201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