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

【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壓腦出血常規開顱手術與微創鉆孔引流術療效對比價值。方法 本次調查,選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本科室高血壓腦出血治療者26例,以手術的方式將病例分為2個小組,對比組和實驗組,每組均分得13例病例。對比組在本次調查中運用了常規開顱手術治療方式。實驗組運用了微創鉆孔引流術治療方式,分析兩組最終治療結果。結果 對比組病死率和實驗組相對比,對比組較高,將兩組對比結果輸入軟件進行核實,經對比結果證實,兩組之間的差異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創鉆孔引流術治療方式可應用在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中,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和普及。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7..01
高血壓腦出血在臨床治療中屬于比較常見的疾病,根據筆者統計的臨床不完全資料證實,近年來在本科室進行此疾病治療的病例人數有所上升。高血壓腦出血在臨床治療中通常會采用手術治療,常用手術方式為開顱手術,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術后容易出現并發癥以及合并癥。隨著醫療體系的成熟,微創手術也隨之成熟,為了提升治療效果采用了微創鉆孔引流術治療方式,具體實施情況筆者在如下進行闡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共選取26例病例,參與調查病例均為在選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本科室進行高血壓腦出血治療的患者,以手術的方式將病例分為2個小組,對比組和實驗組,各13例。對比組參與本次調查的病例中,男7例、女6例,年齡35~76歲,平均55.5±1.5歲。實驗組參與本次調查的病例中,男8例、女5例,年齡34~77歲,平均55.5±1.8歲。兩組病例一般資料對比證實,均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式
對比組在本次調查中運用了常規開顱手術治療方式,
實驗組運用了微創鉆孔引流術治療方式,根據病例實際情況測算腦內血腫量,使用CT定位方式判斷病例血腫最大的層面,根據定位和測試的結果將血管避開,在患者頭皮上制定大小為3~4 cm的切口,使用相關工具在牽開后位置的顱骨上鉆孔1個,電灼硬膜后采用“十”字形將其切開,以垂直矢狀面置入腦室引流管,在頭皮另外位置上制作切口,將引流管引出并固定,常規抽吸后連接引流袋,將尿激酶注入6~8次,每次8~12 h,每次20000 U,CT復查后將引流管拔出。
1.3 指標觀察和評價
觀察兩組病例病死率。以死亡、未死亡表示。
2 結 果
對比組病死率和實驗組相對比,對比組較高,將兩組對比結果輸入軟件進行核實,經對比結果證實,兩組之間的差異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由表1所示。
3 討 論
高血壓腦出血在臨床治療中屬于比較常見的疾病,在臨床治中以手術治療為主,常用手術方式為常規開顱手術,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術后病死率高,并發癥發生率高,給預后造成直接的影響[1]。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提升,微創治療方式也隨之成熟,現如今微創鉆孔引流術治療方式也隨之成熟。微創鉆孔引流術治療方式具有操作簡單、定位準確、手術時間短等優點,給機體帶來的創傷比較少,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以將血腫清除,能夠改善血腫占位效應,改善預后[2]。而且術中放置的金屬引流管的直徑比較小,在手術中只有1次微小的損傷,此引流管穩定性能好,密封性能好,可有效的降低顱內在出血機率以及術后感染發生率,提升治療效果。為了調查此方式實施效果,在本文中進行了對比和分析,發現對比組病死率和實驗組相對比,對比組較高,將兩組對比結果輸入軟件進行核實,經對比結果證實,兩組之間的差異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此治療方式有一定的優質。
綜上所述,微創鉆孔引流術治療方式可應用在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中,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和普及。
參考文獻
[1] 郭小洪.不同手術方式(微創鉆孔引流、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中老年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對比[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9):00281-00281.
[2] 劉 軍.微創鉆孔引流術與小骨窗開顱術治療中等量基底節區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對比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7):2880-288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