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杰 劉瑞鳳

【摘要】目的 分析連續性腎臟替代對膿毒癥合并急性腎臟損傷患者的治療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10月~2019年6月在我院進行診療的54例膿毒癥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平分為大劑量組和小劑量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分別給予不統計量的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CD3+(%)、CD4+(%)、CD4+/CD8+和APACHEⅡ評分等。結果 大劑量組的CD3+(%)、CD4+(%)、CD4+/CD8+比值均明顯高于小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大劑量組的APACHEⅡ評分明顯低于小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大劑量組的治療效果更優。結論 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可以提高膿毒癥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的CD3+(%)、CD4+(%)、CD4+/CD8+,降低患者的APACHEⅡ評分,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能力,且適當的大劑量更有利于治療。
【關鍵詞】連續性腎臟替代;膿毒癥合并急性腎臟損傷;免疫能力;治療價值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7..01
由于重癥肺炎患者細菌在血液內侵襲、繁殖和擴散,容易在血液內淤積過量內毒素,使得機體發生炎性和抗炎介質,引發濃度血癥,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患者體內腎臟等器官衰竭。目前,連續性腎臟替代在膿毒癥合并急性腎損傷的治療中被廣泛應用,具有較高的治療價值,但是對于治療劑量尚未形成統一標準[1]。本文對我院進行診療的54例膿毒癥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進行分析,現進行以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6年10月~2019年6月在我院進行診療的54例膿毒癥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平分為大劑量組和小劑量組。在大劑量組27例患者中,男12例,女15例;年齡59~78歲,平均(61.29±7.56)歲;體重45~92 kg。在小劑量組27例患者中,男11例,女16例;年齡57~80歲,平均(60.95±7.83)歲;體重46~91 kg。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CD3+(%)和CD4+(%)等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根據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感染、血糖控制、營養維持和臟器功能支持等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加用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采用連續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模式,針對性采取血液灌流或者血漿置換,連續治療3天,每天12小時[2]。大劑量組置換量設定為100 mL·kg-1·h-1,小劑量組置換量設定為50 mL·kg-1·h-1。
1.3 觀察指標
觀察54例患者的CD3+、CD4+(%)、CD4+/CD8+和APACHEⅡ評分等。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對本文錄入的資料進行處理,用t進行檢驗,表示計量資料用(x±s),用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大劑量組的CD3+(%)、CD4+(%)、CD4+/CD8+均明顯高于小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大劑量組的APACHEⅡ評分明顯低于小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大劑量組的治療效果更優。見表1。
3 討 論
膿毒癥是導致急性腎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膿毒癥合并急性腎損傷的致死率達到了75.89%,提高患者免疫能力是治療該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連續性腎臟提袋可以連續緩慢清除體內液體、炎癥介質和細胞因子等,幫助患者平衡酸堿和電解質,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3]。在本文的研究中,大劑量組的CD3+(%)、CD4+(%)、CD4+/CD8+均明顯高于小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大劑量組的APACHEⅡ評分明顯低于小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大劑量組的治療效果更優。
綜上所述,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可以提高膿毒癥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的CD3+(%)、CD4+(%)、CD4+/CD8+比值,降低患者的APACHEⅡ評分,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能力,且適當的大劑量更有利于治療。
參考文獻
[1] 陳玉紅,鄭 明,李 斌,等.不同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模式及其劑量對膿毒癥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溶質清除效果的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8):2145-2150.
[3] 洪義芬,范平云,夏運風.膿毒癥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采用連續性靜-靜脈血液透析搶救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5):146-148.
[4] 胡清甫,張尤帥,林瑩雪,et al.不同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模式對膿毒癥急性腎損傷患者溶質清除效果的比較[J].中國臨床研究,2019,32(02):98-100+105.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