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超然 樸春麗
【摘要】隨著糖尿病腎病的患病率日趨升高。目前,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腎病效果顯著的同時也減少了西藥的副作用,故歸納相關文獻從病因病機、具體治療等方面對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進展進行整理。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中醫藥;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7..02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一。且發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同時,本病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治療上往往更加困難,單純西藥治療副作用較大,而近年來中醫藥在防治本病的研究不斷發展,故對此進行整理分析。
1 中醫藥對糖尿病腎病病因病機認識
糖尿病腎病是由消渴病發展而來,消渴日久,氣血陰陽虧耗,內生痰濕瘀血,外傷六淫邪氣、七情勞倦,諸因相兼,發為消渴腎病?,F代醫家對本病病因病機認識各異,陳以平[1]認為本病病機是稟賦不足,五臟柔弱,陰津虧耗,腎陰不足,日久氣陰兩傷,陰損及陽,陰陽兩虛,脾腎兩虧,加之痰濁、瘀血阻滯而成,為虛實夾雜之證。呂仁和[2]認為本病是由糖尿病日久所致,其病理表現為腎小球彌漫性或結節性硬化,微觀可見小動脈硬化、結節等病理改變[3],可將其歸屬于“微型癥瘕”。張茂平[4]提出本病呈現“氣陰兩虛-陰損及陽-陰陽兩虛-玄閉-絡阻-腎痿”的病機演變過程,認為玄府閉塞,腎絡瘀阻,封藏失司為本病的病機。王珍等[5]認為伏邪在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貫穿疾病始終。孫玉霞等[6]結合扶陽學派對“消渴”以陽虛為本的病機認識的基礎上,提出消渴腎病亦當有“坎中一陽”之不足之機。南征[7]認為認為毒邪自氣街侵入腎絡,久而損傷腎間動氣,發為消渴腎病,由此提出“毒損腎絡”病機學說。李琦[8]發現,本病發生多與“風邪擾腎,傷及腎絡”相關, 治療中擅用補腎祛風法治之。
2 中醫藥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
2.1 當代名家的辨證施治
聶莉芳教授[9]主張分期論治,早期消蛋白兼顧利水,參芪地黃湯加味為主;中期利水為主,兼顧減蛋白,用加味當歸芍藥散以達活血利水;晚期以調理脾胃止嘔惡,兼顧利尿消腫,用黃連溫膽湯合生脈飲加減。劉文峰教授[10]認為早期健脾補氣,益腎固精,化瘀通絡,用培元復腎湯為主,并重用生黃芪以復清氣之升。呂仁和教授[11]提出六對論治法:對病分期辨證論治、對病辨證論治、對病論治、對癥論治、對癥辨證論治、對癥辨病辨證論治。王耀獻教授[12]將腎絡微型癥瘕的形成過程分為三態,其一,功能態屬Mogensen分期的Ⅰ、Ⅱ期,以祛邪為主,補虛為輔;聚散消長態屬III期,多入靈芝等溫和之品,以祛邪兼補虛;癥瘕形成態相當于IV、V期,治多以補虛兼化瘀解毒之品。
2.2 經方
劉興國等[13]指出六味地黃丸合生脈湯加減輔治早中期糖尿病腎病,可降低血清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王涓涓等[14]指出小陷胸湯合補陽還五湯在降低BUN、UAER、SCr、FBG、TG、TC、LDL效果明顯,能有效改善機體內環境。郭娟英等[15]指出真武湯加味治療糖尿病腎病(脾腎氣虛證)能降低蛋白尿、改善血糖及臨床癥狀。
2.3 中成藥
李玫[16]認為金水寶膠囊對DN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可以有效緩解DN所導致的腎臟血管病變和損傷。羅玉平等[17]認為早期糖尿病腎病采用尿毒清顆粒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尿蛋白水平和脂代謝水平,有效延緩患者病情的發展。王榮等[18]認為腎炎康復片聯合西醫常規療法治療DN療效明顯優于單一西醫治療, 值得臨床推廣。吳欣莉等[19]通過對黃葵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指出,黃葵膠囊可減少尿蛋白,改善腎功能,具有較好的安全性;陳赫軍等[20]通過對復方丹參滴丸輔助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效的Meta分析指出,復方丹參滴丸對腎功能和血糖無顯著性影響,但可顯著減少尿蛋白。
2.4 中藥灌腸
陳茜等[21]糖腎灌腸方(生大黃30 g,煅牡蠣30 g,澤瀉30 g,槐花30 g,丹參15 g等),聯合西藥治療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的療效優于腎衰康灌腸液聯合西藥治療,可有效降低各項監測指標,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消除水腫,改善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劉挺[22]中藥灌腸(大黃30 g,黃芪120 g,厚樸20 g,黑附片20 g,白芍20 g,檳榔20 g,當歸20 g,木香20 g)能有效降低其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控制24小時尿蛋白定量含量,具有較好的療效。
2.5 中藥注射液
周加興[23]認為丹紅注射液治療本病療效顯著,可以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改善血液黏稠度,保護腎臟功能,減緩本病的惡化進程。劉成彬等[24]認為黃芪注射液聯合精蛋白鋅重組賴脯胰島素綜合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療效滿意,無嚴重不良反應,值得推廣。韓琦等[25]通過網狀Meta分析比較中藥注射液對本病療效的觀察,指出黃芪注射液降低尿蛋白排泄率效果較好,舒血寧注射液降低尿素氮、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效果較好,丹紅注射液降低血肌酐效果較為理想。
3 小 結
對本病的病因病機認識,古以消渴日久,虛實夾雜,內外相兼為主,當代對此另有發展,總體從本虛標實、微型癥瘕、腎之玄府、伏邪匿腎、陽虛立論、毒損腎絡、風邪擾腎等方面論述。同時,分期分型辨證論治成為當下治療本病的主流方案。經方應用廣泛,且效果顯著。中成藥中金水寶膠囊、尿毒清顆粒、腎炎康復片、黃葵膠囊、復方丹參滴丸應用較廣,效果較好。中藥灌腸方多以大黃等驅濁藥為主,活血行氣為輔,法從“開鬼門潔凈府”,效果顯著。中藥注射液中丹紅注射液、黃芪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較為常用且臨床效顯。綜上各類中藥治療方法中黃芪、丹參、大黃等益氣化瘀降濁中藥應用較廣,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 張先聞.陳以平辨治糖尿病腎病經驗擷要[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8,42(6):6-7.
[2] 趙進喜.呂仁和教授診治糖尿病腎病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C]//第七次全國中醫糖尿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2003.
[3] 鄒萬忠.腎活檢病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121-125.
[4] 趙 慶.張茂平教授學術思想及治療糖尿病腎病經驗的臨床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16:25.
[5] 王 珍,王耀獻,劉玉寧.從伏邪論治糖尿病腎病的思路與方法[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6,17(7):635-636.
[6] 孫玉霞,李 屹.基于“扶陽學說”探討“寒熱并用”辨治糖尿病腎病[J].遼寧中醫雜志,2017,44(12):2535-2537.
[7] 樸春麗.南征教授治療消渴腎病經驗[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6):947-948.
[8] 劉穎希,李 琦.李琦教授從風論治糖尿病腎病經驗總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7,26(16):72-74.
[9] 孫 燕,徐建龍,孫紅穎,等.聶莉芳教授中醫辨治糖尿病腎病的經驗[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4(9):757-759.
[10] 張曉莉,王德惠,李晉宏,等.劉文峰教授治療早期糖尿病督病的經驗[J].時珍國醫國藥.2014,25(2):464.
[11] 呂仁和,趙進喜,王世東.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臨床研究[J].新中醫,2001(03):3-5.
[12] 王耀獻,劉尚建,付天昊,王 翚,聶 波,孫衛衛,劉蘭英,劉玉寧.腎絡微型癥瘕三態論探析[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10,17(03):17-18.
[13] 劉興國,杜冬琛,付明潔.六味地黃丸合生脈湯加減輔助治療早中期糖尿病腎病效果及血清Cys-C水平變化[J].山東醫藥,2018,58(2):74.
[14] 王涓涓,邵 巖,韓向莉,等.小陷胸湯合補陽還五湯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觀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22(21):152-156.
[15] 郭娟英,呂繼宏,尚粉青,等.真武湯加味治療糖尿病腎病脾腎氣虛證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6,31(233):1885-1887.
[16] 李 玫.金水寶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8,18(07):425-428.
[17] 羅玉平,李 榮.尿毒清顆粒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16):80-81.
[18] 王 榮,張 蓮,艾金偉,等.腎炎康復片聯合西醫常規療法治療糖尿病腎病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世界中醫藥,2017,1(1):180-185.
[19] 吳欣莉,李 靖,劉美奇,等.黃葵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效和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4,15(12):1081~1084.
[20] 陳赫軍,孫紅爽,方 妍,等.復方丹參滴丸輔助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1(11):215~220.
[21] 陳 茜,馮程程.糖腎灌腸方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7,12(03):550-553+557.
[22] 劉 挺.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02):92.
[23] 周加興.丹紅射液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4,32(12):161.
[24] 劉成彬,陳嘉斌.黃芪注射液聯合精蛋白鋅重組賴脯胰島素綜合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8(08):45-48.
[25] 韓 琦,陳 碩,董 靜,劉文君,馬建偉.五種中藥注射劑聯合ARB或ACEI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網狀meta分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8,30(0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