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義清 吳昕艷 茍小巖 胡龍

【摘要】目的 探討社區糖尿病患者在體質辨識基礎上采取中西醫防治的療效。方法 回顧88例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組以體質辨識為基礎,對全部患者采取中西醫防治策略,對照組給予常規社區防治策略。結果 觀察組的FPG、2hPG指標更好,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體質辨識基礎上,采取中西醫防治策略可進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中醫體質辨識;中西醫結合防治;社區;糖尿病;效果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7..01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慢性病,中醫理論中認為糖尿病發病受個體體質特異性因素影響,體質的特異性增加糖尿病的易患性[1-2]。本研究通過對糖尿病患者采取中西醫結合防治策略,并探討該療法的作用效果,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現對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2018年3月~2019年3月88例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組采取在體質辨識基礎上,采取中西醫防治策略,對照組給予常規社區防治策略,觀察組中男25例,女19例;年齡40~80歲,平均(65.84±3.57)歲。對照組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40~80歲,平均(65.63±3.54)歲。兩組患者的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40~70歲;均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患者;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者;合并其他嚴重并發癥者;臨床資料不完整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社區規范化管理及治療,每3個月對患者進行一次隨訪,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中醫辨體調質干預,制定中醫體質調查量表,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設計干預內容,治療期間嚴格把控調查質量,指導患者逐條填寫,確保調查問卷的有效性。具體方案如下:(1)口頭教育: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夠明確中醫防治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并定期向患者發放相關宣教資料,使患者能夠明確不同中醫體質糖尿病患者的保健知識及注意事項。(2)生活干預:定期舉辦糖尿病中醫防治健康講座,使糖尿病患者能夠明確疾病治療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及各項生活防治策略,鼓勵患者保持健康飲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開具個體化的膳食處方,鼓勵患者進行積極的體育鍛煉,加強對患者的情緒疏導,消除患者的焦慮與情緒,必要時可對患者進行輔助心理治療,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3]。
1.4 觀察指標
3個月后,觀察兩組的血糖改善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的FPG、2hPG指標更好,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 討 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社區糖尿病的防治干預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多數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年齡在40~80歲,并且多數患者經中醫辨體發現多為平和質,除此之外偏頗質、復合體質也占比較大。中醫理論中認為陽氣虛損與糖尿病發病有關。本研究通過總結以往的臨床實踐經驗,運用中西醫結合防治策略,加強對患者的疾病指導,以中醫體質辨識為基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積極的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夠明確疾病治療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注重患者的情志調節,盡量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取得其積極配合,極大地提高了社區的干預水平,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4-5]。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多數患者的文化層次不同,加上對疾病重視程度不同,且部分糖尿病患者的依從性較差,因此研究結果仍有待進行進一步確證。
參考文獻
[1] 蔣良華,樊紅雨,翁哲芳,et al.基于在體質辨識基礎上,采取中西醫防治社區糖尿病療效分析[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8,40(10):913.
[2] 衛家芬,王建忠,劉憲鋒.中醫體質辨識的中醫強化管理在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6,30(10):72-74.
[3] 蔣良華,翁哲芳,胡小英,等.中西醫結合防治干預對社區糖尿病患者中醫體質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8,25(2):20-25.
[4] 趙 蒙,高 云.中醫體質辨識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6,23(6):31-34.
[5] 曹燕娟,麥合權,胡仁山,et al.中醫體質辨識及適宜保健技術在社區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運用及干預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 2018,390(22):179-180.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