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崇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竹曉君
目前,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國現階段備受社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其不僅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同時也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為此,我國11個政府部門聯合發布《中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2017-2020年)》,提出“全面實施病毒性肝炎各項防治措施,遏制病毒性肝炎傳播,控制病毒性肝炎及其相關肝癌、肝硬化死亡上升趨勢,逐步提升患者生存質量,減少社會歧視,減輕因病毒性肝炎導致的疾病負擔”的工作目標。
全世界有近4億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其中1億人在中國。在我國政府花大力氣防控乙肝時,發達國家是怎么做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科技發達的國家,乙肝疫苗就是由美國默克公司研發的。但是即使是在醫學如此發達的美國,也做不到乙肝完全治愈,而且也沒有研制出治愈乙肝的特效藥。美國1億人口中有二百多萬人感染乙肝,共用針頭是導致乙肝在美國傳播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因素。最近幾年,美國逐漸意識到乙肝預防、治療的重要性,于是乙肝防治機構聯合部分聯邦議員呼吁相關機構組織重新認識乙肝,并積極開展乙肝防治研究工作。
同時,美國和我們國家一樣,非常重視對乙肝患者的保護,其《反歧視法及殘疾人法案》的起草者認為,“危險性的判斷必須有醫學依據,不能基于畏懼或無知”,乙肝病毒主要是經血液或性接觸傳播,攜帶病毒的人幾乎沒有傳播的危險性,因此學校不能因為一名教師攜帶乙肝病毒就將其解雇。美國學校對乙肝病毒攜帶者沒有歧視性做法,學校在沒有得到本人同意的情況下,也不對入學者進行相關檢查,更不能拒絕乙肝病毒攜帶者入學。
據了解,中國公民赴歐洲留學,并沒有哪個國家要求他們出示有關乙肝檢測的報告。這與這些國家對乙肝的認識有關。
在英國政府網站上,對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表述是:“很多人擔心自己有可能在工作中被傳染上此類疾病,但在絕大部分職業中,不存在任何傳染和被傳染的危險。一般的日常社會交往和工作接觸是完全安全的。”
在瑞士,公務員的錄取門檻很高,但體格檢查中卻沒有乙肝檢測這一項。瑞士醫院配備的常規化驗單中并沒有乙肝病毒這一化驗項目,所以醫生必須手寫或用計算機輸入這項要求。瑞士的學校和幼兒園不會強制性要求學生和兒童出示健康證明。總部位于瑞士的諾華制藥集團人力資源部高官居布塞表示,因為行業特殊,企業對來自乙肝、肺結核、艾滋病等疾病高發地區或國家的申請者會采取特別處理辦法,但企業更注重的不是申請人過去患過什么病,而是目前的健康狀況。
日本乙肝患者在110萬~130萬,占總人口的1%左右。由于日本從上世紀70年代就把乙肝防治的重點放在防止母子間感染上,目前母嬰感染率在0.03%以下,因此日本兒童和青少年在進幼兒園或上小學、中學時都不要求進行乙肝病毒檢測。2006年,一批因注射疫苗而感染乙肝病毒的日本患者曾集體狀告勞動厚生省,要求政府謝罪并賠償經濟損失。由于媒體關注很多,社會輿論對這些無辜的乙肝患者表示同情,官司最終打贏了。
因為數量相對少,“談乙色變”沒成為日本的一個社會問題,但日本社會對乙肝的歧視現象不能說一點沒有。記者看到一位女性日本網民在網上匿名發表文章,自稱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并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她說:“因為要轉職到一個新公司,是否應該明確告訴對方自己的情況?如果不說,感覺自己不誠實;如果說了,又怕對方借故不接受自己。”還有一位女護士在網上說,因為自己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被醫院以別的理由辭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