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樂山市社會福利院 張 莉
對于正常人來說,血壓具有晝夜節律性,會在清晨和夜間明顯升高。而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此時間段若血壓水平過高,就易發生清晨高血壓或夜間高血壓,兩者雖發生在不同的時間段,但都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危害。
《清晨血壓臨床管理的中國專家指導建議》中將清晨血壓定義為:清晨醒后1小時內、服藥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壓測量結果或動態血壓記錄的起床后2小時或早晨6:00~10:00間的血壓。此時段如果家庭血壓測量平均值≥135/85mmHg和(或)診室測量血壓平均值≥140/90mmHg,則可診斷為清晨高血壓。
清晨高血壓發病機制主要與機體內生理節奏變化、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以及患者的體位有關。清晨人們從睡眠到清醒,由迷走神經興奮轉為交感神經興奮占主導,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心搏血量及血管張力等增加,均可導致血壓上升。而高血壓患者由于血管重構,舒縮功能減退,同時血管對于收縮血管物質反應亢進等,均可造成患者的晨起血壓達到或接近最高峰,這種現象即為“血壓晨峰”。
血壓晨峰之所以成為高血壓治療的熱點,是因為隨著大量醫學證據的不斷揭曉,人們發現心臟性猝死、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和出血性及缺血性腦卒中多發生在清晨和上午。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有40%心肌梗死和29%心臟性猝死發生在清晨時段,此時段腦卒中發生率是其他時段的3~4倍,而血壓晨峰增高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存在時辰規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盡管清晨高血壓的發生與患者自身病理生理學有關,但大都還是由于血壓管理不善導致的。通過降低清晨血壓,可顯著減低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所以清晨血壓可成為患者降壓治療的一個新靶目標。
預防清晨高血壓,建議患者可參考以下幾點:
1.保持健康生活。患者應該明確的是,藥物治療只有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體重、合理飲食、堅持運動、戒煙限酒、保證充足的睡眠、舒暢的心情等。
2.不宜過早晨練。患者在清晨起床后,不要有大幅度的動作,宜進行小量活動,之后逐步過渡到日常工作、生活及學習等狀態,特別是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不要過早開展高強度的晨練。
3.隨時控制血壓。對明確是清晨高血壓的患者來說,要注意隨時隨地控制血壓。
4.藥物治療原則。按時按量選服長效降壓藥。
與清晨高血壓不同,夜間高血壓患者大都是在晚上10點到次日6點內血壓均值同白天相比下降很小,低于10%,抑或是收縮壓均值超過125mmHg,而舒張壓均值超過75mmHg。夜間高血壓在肥胖患者中比較常見,這類患者常伴有冠心病、糖尿病、吸煙過量、陣發性睡眠呼吸暫停、腎臟損害以及高血壓并發心室肥厚等。
同清晨高血壓相比,夜間高血壓的發生概率比較低,在全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占比約為15%~20%。但因為患者夜間血壓的持續升高,會對心、腦等產生持續性的損害,所以,長期夜間高血壓的患者,更易出現左室肥厚加重、心肌缺血等風險。此外,夜間高血壓還會加重患者腦血管損傷的程度,增加腦血管性癡呆以及腦血管意外事件等發生的風險。因此,要格外重視夜間高血壓,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緩解不良情緒,限制鈉鹽的攝入量,戒煙禁酒,確保充足的睡眠。
2.控制體重,積極治療冠心病和糖尿病,改善腎功能不全以及左心室肥厚。對于合并糖尿病的夜間高血壓患者來說,要把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對于合并腎功能損害的夜間高血壓患者來說,要把血壓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3.盡量選擇長效的降壓藥物,但無論是降壓藥還是聯合用藥,都要因人而異,采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確保有效、安全降壓,減輕疾病對靶器官造成的損害,改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