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琨 孫冰倩
暖寶寶憑借其迅速發熱的特點,在寒冷的冬季備受大家喜愛。但大多數人使用暖寶寶僅僅是為了保暖,忽略了其發熱的特性也能用在日常保健上。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孫寒靜表示,暖寶寶除了用來保暖,也可以成為簡化版的隔物灸。
隔物灸的應用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方法是取中藥研末置于穴位之上,再點燃施灸,作為保健強身之用。但是,由于傳統隔物灸法需要艾熏火燎,溫度難以控制,而且操作煩瑣、耗時費力,應用頻率日漸下降。相比傳統的隔物灸,使用暖寶寶來熱敷相關部位,更加簡便易行,也能取其“溫通”的效果以達保健的功效。
大椎穴可通調諸陽經脈,又位于頸部,故可用于緩解頭頸痛癥。尤其是頸椎病及落枕所引起的頭頸疼痛,用暖寶寶熱敷,治療效果極佳。取穴時,應正坐低頭。該穴位于人體的頸部下段,第七頸椎棘突下的凹陷處。
對椎骨凸起不明顯的人,可先活動一下頸部,過程中不活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而第一胸椎上方的凹陷位置,就是大椎穴所在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頸椎急性扭傷的患者不能用暖寶寶進行熱敷,否則會加重炎癥,使疼痛感加重。
當關節痛發生時,人體的關節部位會發生相應的氣血阻滯,造成氣血的局部性聚集而出現阿是穴,需要用暖寶寶貼敷來解除疼痛癥狀。當關節痛被解除時,氣血的臨時聚集也隨之解除。可見,阿是穴不是固定的、專一的穴位。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為腧,即人們常說的“有痛便是穴”。通俗點說,就是“哪兒痛就貼哪兒”。
用暖寶寶熱敷雖然可使肌肉舒張,緩解肌肉痙攣的問題。但其溫熱的效應會導致血管擴張,肌肉滑膜組織充血。尤其是處于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的患者,不能進行熱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進行冷敷。
中脘穴有調理消化系統、補中氣、行氣活血的功效,而一天之中,又選中午陽氣最盛,全身氣血也最旺盛。暖寶寶的暖氣可以透過中脘穴,很好地將陽氣輸送到胃部。

取穴時,患者可采用仰臥的姿勢,該穴位于人體的上腹部,在前正中線上,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因前腹部脂肪層較厚,所以燙傷的風險更低。
暖寶寶也有一定的使用禁忌,在使用時要特別留意以下幾點。
1.糖尿病患者禁用。
2.對膠布過敏者,使用2~3小時即要取下。
3.對溫度感覺不敏感者,需將暖寶寶貼于內衣外。在使用過程中,如感覺過熱,可再墊上毛巾隔熱。
4.老年人在睡眠或不能自主調節體位時,也要慎用,以免造成低溫燙傷。而在白天使用暖寶寶熱敷,可及時觀察皮膚的適應情況,相對較為安全。
5.皮膚破潰處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