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
孩子們每天進行緊張的學習,眼睛是最先受累的器官。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眼科黃學林主任提醒,在學習過程中,除了避免不良的用眼習慣,還要少吃甜食和少喝碳酸飲料,因為它們會影響視神經和晶狀體滲透壓,甚至促進近視的發生。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人數多達6億,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70%,并呈現逐年增加趨勢,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而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40%。
資料顯示,相當于一個班級里有接近一半的學生需要戴眼鏡,可見預防和治療近視刻不容緩。

黃學林主任表示,兒童和青少年階段是視力發育的重要階段,雖然有多種原因會導致近視的發生和發展,但在臨床上發現,以下兩點尤其值得家長注意:
1.不良的用眼習慣
看書、寫字時彎腰駝背,眼睛與書本距離過近,仰臥或俯臥看書,長期使用電子產品等,持續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和閱讀距離過近均可導致睫狀肌和眼外肌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晶狀體曲率增加,眼球壁逐漸延伸,眼軸被拉長,最終發展為近視。
2.飲食習慣
飲食習慣也會影響近視的發生。黃學林主任認為,大量食用甜食、飲用碳酸飲料會增加近視的發生概率。研究發現,糖分在人體內代謝時,需要大量維生素B1幫助,同時大量消耗體內的鈣元素。維生素B1對視神經有養護作用,其含量的高低會影響視神經的狀態,而鈣元素在維持晶狀體滲透壓等方面不可替代。攝入過多甜食和碳酸飲料會影響視神經和晶狀體滲透壓,促進近視的發生。
另外,如果孩子偏食,營養不均衡,也會對眼睛的發育造成影響。兒童應盡量避免偏食,可以適當多吃綠色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等,對視網膜的發育有促進作用。
一旦近視,不加防護,很可能繼續惡化,甚至發展為高度近視。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孫偉強調,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家長就應該提醒孩子預防近視,保持良好的讀寫習慣,保證充足的戶外活動和睡眠時間,遠離電子產品。
1.擁有良好的讀寫習慣。眼睛與書本的距離在33厘米左右,保持良好的坐姿,身體坐直,頭放正,肩放平,胸部離桌邊一拳的距離,握筆時手離筆尖約3.3厘米。
2.保證充足的戶外活動和睡眠時間。權威研究表明,每個白天待在戶外的時間達到3小時或以上,陽光下活動1小時,對近視有預防和控制的重要作用。充足的睡眠也非常必要,睡眠不足容易導致晝夜節律紊亂,影響眼球的正常發育,因此,應保證每天8~11小時的睡眠時間。此外,睡眠的時候要保持黑暗的環境,褪黑素的分泌不足也會導致近視的發生。
3.遠離電子產品。雙眼長時間看電子屏幕,眨眼和眼睛活動次數減少,容易出現眼部干澀、疲勞、異物感等情況。LED屏光源中含有大量藍光,對眼部組織穿透力強,能夠穿透角膜、晶狀體到達并損傷視網膜。電子產品的光線頻閃,也會使近視的發生概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