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君

老年人容易缺鈣,造成骨質疏松,因此很多人平時會吃點鈣片來補鈣。不過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朋友必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補鈣。
當人補充鈣之后,鈣離子首先會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然后才可能慢慢沉積到骨骼中,對骨質疏松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曾智桓指出,正因為鈣攝入后會首先進入血液,如果過量補鈣,可能導致血鈣含量增加,引起高鈣血癥,加速動脈中沉積物的形成,最終由于動脈粥樣硬化而加速心臟病的形成。如果是心臟病患者的血鈣過高,還會使病情迅速惡化,引起血壓升高、惡性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加重。
因此,補鈣不應該使用太大劑量,曾智桓建議每天鈣攝入應控制在500~600毫克。如果每天補鈣超過1克,就會導致血鈣增高。
都說缺鈣危害大,那么,心血管疾病患者該如何正確補鈣呢?曾智桓建議,首先必須在正規專科醫生指導下科學補鈣;其次,他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首選鈣含量豐富的天然食物,而并非服鈣片等鈣制劑。同時,在補鈣的同時應注意補充維生素D。
“牛奶、西藍花、甘藍、卷心菜、橙汁等,都富含天然鈣,心臟病患者從飲食當中就能攝取足量鈣元素,這種補鈣方式才是最安全的。”曾智桓指出,他不主張老年患者補充大劑量的非天然鈣元素,除了會增加心臟損傷風險外,還容易補鈣過量,增加結石病風險以及影響其他礦物質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