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偉

這屆新生里,有個男孩很特別。他不像別的孩子,穿著時尚,花錢大手大腳。那次通知交住宿費,他好幾天才交上來,而且交上來的兩百塊錢都是零錢。于是,我特意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原來,他父親是殘疾人,靠修自行車維持生計,日子過得很艱難。
后來,我看到他吃飯時啃著一個饅頭,連菜也不買。一個瘦小的男孩,縮在角落里,像一棵細弱的小草,我不由心生憐憫。而且我發現,他也有些不合群,好像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以后的日子里,我開始格外關注這個沉默的孩子,課堂上多讓他回答問題,增強他的自信心。讓我沒想到的是,他很爭氣,第一次考試就考了班里的第二名。
那次,我又看到他在啃饅頭,那樣一個小可憐兒,真讓人心疼。我走上前去說:“你現在正在長身體,這樣可不行。”他沖我笑笑說:“老師,沒事,我身體壯著呢!”說罷,還沖我握了握拳頭,表示自己很有力量。
我偶爾在學校食堂吃飯,充飯卡時,我特意多充了300塊錢,然后找到他說:“這是我的飯卡,里面有300塊錢。現在我不在食堂吃飯了,飯卡送給你吧!”誰知,他不僅不接我的飯卡,還快速地退到一邊說:“謝謝老師,但是我真的不需要。”“那你每天吃飯連菜都舍不得買?”“沒有舍不得,我早上吃的包子,里面有菜的,所以中午才沒買菜。”
“拿著吧,老師不缺這點錢。”他聽了我這話,竟然漲紅了臉,急著說:“老師,其實我爸掙得不少錢,有時一天能掙一百多呢。我就是不想讓他太累,才不大手大腳花錢的。我的生活自己能安排好,不用老師費心。”我有些尷尬地僵在那里,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好說:“那你答應老師,以后吃飯一定要吃菜的。”他點點頭。
他沒有接受我的“施舍”,后來我看到他中午不再光吃饅頭,而是打上一份菜。幾個月過去了,我卻發現他與我有些疏遠了,好像生怕我一不小心又流露出憐憫來。那種憐憫,對他來說,就像刺。
我不由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時父親開著一家紙廠,雇了一些女工上班。發工資的時候,母親多拿出5塊錢給一個生活困難的工人,對她說:“你瞧你過得多可憐,孩子有病,你家男人掙錢不多,就多給你5塊錢吧。”當時的5塊錢已經算是不少了,沒想到那個工人淡淡地說:“我干活掙錢,有什么可憐的?”說罷,把5塊錢還給母親,轉身離開。那次,我看到了一個“不食嗟來之食”的有骨氣的女人。父親說:“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要用憐憫的眼光看別人。”是啊,可是我們經常為憐憫穿上愛心的外衣。多年過去了,我竟然忘記了這件事的教訓,重新上演了這樣的一幕。
其實,我們的憐憫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內心深處的優越感。我們自以為溫和的憐憫目光,其實對別人來說卻是非常刺眼。眾生平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屬于自己的快樂,不要盲目去憐憫別人。憐憫也是一種傷害,所以,如果你真心想幫助別人,首先要給別人尊嚴,尊重他。
·小幽默·
寬 廣
一位語文老師說:“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寬廣的是考試范圍,比考試范圍寬廣的是看到娃的考試成績后家長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