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順
【關鍵詞】區域教育;優質均衡;專業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47【文獻標志碼】C【文章編號】1005-6009(2019)90-0014-03
自2013年3月常州市武進區啟動“雙名工程”建設以來,先后有區內外600余位優秀教師、校長進入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學習研修。6年多來,在武進區教育局的領導下,通過“雙名工作室”領銜人和入室學習研修的教師、校長積極努力,建構了以“雙名工作室”為引擎,驅動教師、校長高水平快速成長的專業發展機制,積累了通過“雙名工作室”引領教師、校長、學校和區域教育發展的豐富經驗,為武進區基礎教育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開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2017年5月,我受聘擔任常州市武進區第二期“名校長名教師”工作室導師,得以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武進區“雙名工程”的建設進程,見證了諸多武進區“雙名工作室”領銜人及其團隊為追求教育理想、提升教育水平而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豐碩成果。在我看來,武進區“雙名工作室”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對于有效發掘利用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加速教師、校長成長,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雙名工作室”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源。名師工作室、名校長工作室是21世紀初我國基礎教育領域興起的一種新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經過多年探索,其實踐效果逐步彰顯,如今普及到全國各地,廣受重視。“雙名工作室”是在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支持下,以區域中小學名師、名校長作為專業帶頭人,建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作為教師專業發展基地,吸引、指導和支持本區域具有強烈發展愿望和良好發展基礎的優秀教師、校長持續提高專業水平。與傳統上以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為主組織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相比,“雙名工作室”承擔著發現和發展優秀教師、校長,指導、支持和幫助他們高水平快速成長的職責。因此,區域內星羅棋布的“雙名工作室”成為激發、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源泉,驅動著有專業發展愿望和潛力的優秀教師,乃至全體教師不斷追求專業進步和個人成長。其中,“雙名工作室”領銜人發揮著關鍵的“點火”作用,是工作室高質量運作的核心和靈魂。這一點,在顧志平校長“逼著教師發展”的案例中得到生動體現。
武進區“雙名工作室”建設有兩個值得重視的創新,一是讓每個名師工作室結對一所薄弱學校,以此促進全區優質教育均衡發展;二是工作室設立引入了競爭機制,“雙名工作室”領銜人不是終身制,而是任期制,期滿后需要重新評定,以此激勵工作室不斷進取,持續發展。
一、“雙名工作室”是發展教師的專業共同體
“雙名工作室”在領銜人的感召下,集合了一群志同道合、追求卓越的教育工作者。他們有提高專業水平的強烈訴求,有發展教育的共同愿望,有探究教育問題的一致興趣。他們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期待,共同的價值追求。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是一個個孤單的個體,而是在工作室目標指引下,尋求突破自我,實現專業成長的教育團隊,有彼此屬于同一個團體的歸屬感。
正如武進區“雙名工作室”眾多生動鮮活的事例所展示的那樣,工作室成員在領銜人的引領和同伴的支持下,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總結、反思,尋找問題,辨明方向,確定目標,相互協作,共同努力,通過多種途徑探究和實踐,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個體能力的持續提升和團隊效能的持續進步。“施璐嘉名師工作室”明確提出“帶著夢想奔跑,共同經歷成長現場,在抱團中傳遞力量”的運作理念,系統地規劃教師個人和團隊發展的愿景、目標和途徑;“薛新洪名師工作室”“金磊名師工作室”成員的研修學習體會感悟,則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他們作為團隊成員的夢想、追求和探索。
二、“雙名工作室”是解決教育問題的研究室
“雙名工作室”的任務,不是在一般意義上的培養教師,而是根據入室學習研修教師的專業發展實際,解決他們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或問題,為其拓展新的發展空間,以進一步開發其專業潛能,提高其解決教育問題的能力。“雙名工作室”與其他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的最大區別在于,它是以問題為導向的,需要解決的問題來自學校教育實際,研究問題的場所主要是學校,解決問題的途徑是改進教育實踐。教師在領銜人的點撥指導下,通過個人研究和同伴互助,聚焦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探索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中,實現素質的提升與能力的提高。從這一意義上說,“雙名工作室”就是一個通過團隊合作解決實際教育問題的研究室。“魏迎九名校長工作室”的“管理微課堂”“校園物質環境育人價值的挖掘與轉化”,生動地展示了工作室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探究解決問題思路的過程。
三、“雙名工作室”是先進教育思想的播種機
名師、名校長及其所在的學校,本身就是教育創新的發源地,客觀上發揮著生成和傳播先進教育思想的作用。而由名師、名校長領銜主持并設在其學校的“雙名工作室”,由于其明確的職責和高度的組織化,使其創生、發現和傳播先進教育思想的自覺性、目的性、計劃性更強,效能更高。工作室通過組織化手段,首先使其成員了解、掌握先進教育思想,進而通過他們把這些思想傳播到其所在學校。“雙名工作室”就像一臺功率強大的播種機,工作室成員就像一顆顆先進教育思想的種子,在一所所學校落地、發芽、生根、開花、結果。“莊惠芬名校長工作室”“錢愛芙名校長工作室”的功能定位和目標設計,充分體現了“雙名工作室”作為先進教育思想播種機的作用。
四、“雙名工作室”是學校教育變革的推動者
“雙名工作室”的直接目標,是通過發揮領銜人的引領作用,指導和支持教師、校長實現高水平專業成長。而從武進區“雙名工作室”經驗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工作室的作用實際上已經超越了對工作室成員個體成長的助力,而擴展到對工作室成員所在學校教育教學變革的推動。蔣惠琴校長、陸一平校長、呂榮法校長對行動重要性的強調、對變革實踐的推動,成員進入工作室后迅速成長為特級教師的示范作用,課堂教學的變革,校本課程體系的建構,學校文化的重塑,乃至一節課教案的修改,都在不斷地推動著學校教育教學的變革。教育實踐中的難題在這樣的過程中被逐步發現、解決,教育的新天地被不斷打開,學校教育的改進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持續發生。事實上,使工作室在推動學校創新發展上發揮積極作用,正是武進區“雙名工程”建設的重要目標,而從實際效果來看,眾多“雙名工作室”也確實發揮了預期的作用。
五、“雙名工作室”是區域教育發展的引領者
如果超越助力教師專業發展這一具體的目標,站在更高的位置,從更廣闊的角度考察武進區“雙名工作室”的功能,可以看到,隨著“雙名工程”的持續推進,進入“雙名工作室”學習研修的教師、校長規模穩步擴大,工作機制日漸完善,工作模式日益成熟,工作室對校長、教師和學校的影響日漸增強。覆蓋各年級段、分布在全區的數十個“雙名工作室”,作為一個整體,構成了區域教育高端人力資源的高效開發體系,優化了區域教育生態,促進了區域教師隊伍專業素質的提升,推動了學校教育變革,建構了持續改進、卓越發展的區域教育文化。“雙名工作室”已經成為武進區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引領者,其效果甚至已經輻射區外,遠及東北、西南、華南地區的學校。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規劃了從現在到2035年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藍圖。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把“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作為2035年我國教育總體實現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的一項戰略任務,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常州市武進區“雙名工作室”6年多來的建設經驗和成就表明,隨著以“雙名工作室”為引擎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的不斷完善,“雙名工作室”已經逐步成為引領武進區基礎教育優質、創新發展的專業高地,在區域教育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示范作用。我們有理由期待,常州市武進區“雙名工作室”將在新時代校長、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進程中銳意進取,不斷創造新的經驗,取得新的成就。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常州市武進區第二期“名校長名教師工作室”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