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玲
摘 要:信息技術課不單單是講和練,如果講究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注重教學的藝術魅力,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控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藝術魅力;知識掌握;能力升華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造、高度綜合的課程,也是一門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課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倡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實踐。
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課教師,必須站在新的角度理解該學科的課程理念。信息技術課具有科學美和文化美的特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需要藝術潤色,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藝術、審美方面的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
該學科是學生最喜歡上的課,卻是學生不愛學的課。在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經歷過很多這樣的場面:鈴聲一響,同學們欣喜若狂地沖進教室:聊天、打游戲、看電影、讀小說……老師切換教學軟件,控制學生電腦,講授教學內容,同學們情緒陡降,一片茫然。針對這種現狀,我在教學過程中做過許多嘗試,試圖改變同學們對這門課的看法。
目前,信息技術課程已經成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它所承擔的任務正在從單純的技能訓練走向信息素養的培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沒有認真地去聽、去練習,談何提高信息素養。因此,要上好一節課,教師必須有充分的準備。在新課講授前的課堂引入,雖然用時不多,但它關系著整個課堂的效果。因此選擇精彩的、能吸引同學們目光的內容是相當重要的。只有這樣,同學們才能集中注意力,才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角色,充滿激情地去享受過程。
如何把同學們從迷茫的狀態轉變過來,教師必須具有新的理念。因此,無論在課程導入中,還是在教學設計或者課堂作業設置中,我采用各種方法及事例,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讓其感受一節課的短暫、一節課的魅力、一節課的收獲。
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幾節典型的課程設計,讓大家感受信息技術課的藝術魅力。
一、文本信息加工
新課導入時,選擇了電子小報,內容比較吸引他們的眼球,小報設置圖文并茂,既體現了本節課的內容,又有創意。如:明星宣傳畫、中學生畫報、各種雜志。在作業設計時,讓他們根據本節內容設計生日賀卡、自薦書,或者個人名片,同學們積極嘗試,自由發揮,邊框的應用,背景的插入,文字及圖片的混排方式的使用,本節課結束時同學們做出了各種各樣的作品,處處展現著藝術美。
二、圖片的處理
在本節教學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同學們勇于嘗試,敢于創新。在導入新課時,我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從網上搜索出一些PS照片,這些照片設計新穎,是用攝影機無法捕捉到的奇妙影像,還有一些PS高手合成的搞笑圖片。其次,我又合成了一些我身邊的人或景,同學們興奮不已。在作業設置時,我準備了一些加工素材,同學們又從自己的空間上下載他們的生活照,老師的、同學的、教室里、操場上,各種各樣的照片琳瑯滿目,他們加工出各種各樣的效果。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但都充分顯示了他們的個性。我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度過了一節美術欣賞課。
三、音頻文件的獲取和加工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在優美動聽的音樂聲中我們開始了學習之旅。
聽到本節課內容,班級中平時喜歡朗誦或唱歌的同學,主動上臺,都愿意展示自己優美的歌喉或富有磁性的聲音,積極錄制聲音文件,而那些不愿意嘗試的同學,也積極加工這些同學錄制的聲音文件,想聽一聽自己合成的聲音效果。我們又上了一節享受的音樂欣賞課。
四、信息集成與信息交流
鈴聲一響,首先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空間網站,讓同學們體驗在網絡上發布信息的成就感。上機實操時,同學們都積極完善自己的內容。設計作業時,沒有限制主題,自由選擇,內容涉及廣泛,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有的同學喜歡散文,有的喜歡明星……各種各樣的網站內容,豐富多彩,充分顯示了他們的個性特征。本章結束時,無論從信息集成、選題立意、網站規劃及展示,處處顯示著同學們的青春氣息,處處充滿著美感,同學們遨游在Internet的美妙世界中。
讓我們運用信息技術這一工具體會中國文字的內涵,欣賞中國圖片的美麗,聆聽中國音樂的美妙。讓信息技術課飽受“藝術”二字的感染,讓同學們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感受藝術的魅力。
把美與學、教結合起來,讓我們的課程具有魅力,讓我們的學科攜帶美感,蘊藏藝術感、文化性、創新性,這樣的課堂學生何嘗不喜歡呢?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