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麗麗
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數學的學習離不開數學作業、數學思維的構建,數學思維的形成,數學知識的掌握離不開數學作業。如果說課堂教學占據數學學習的半壁江山,那么數學作業的完成與反饋就占據高中數學學習的另外一半江山,作業布置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和鞏固提高。怎樣才能讓數學作業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發揮最優的作用,這是一線教師需要探究的一個課題。通過十幾年的教學經驗以及理論的學習,我認為數學教師要研究數學作業的適度性、難度內容、容量,要在數學作業的布置、批改、反饋等方面下功夫。
數學作業的作用:預習新課,復習知識,鞏固所學新課,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學會自學。有的學生上課沒有學會,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他就會自主學習,到教材或者教參中尋找答案,或者求助同學教師,從而及時查漏補缺,學會本節課所學知識。
數學作業的類型,可以是書中練習、習題、練習冊、導學案,老師認為好的題抄題做,也可以是相對應的試卷。而我們以往在布置作業時存在的問題就是題海戰術,重復機械地練習,長此以往,學生不會思考,思維退化、僵化,只會重復做題,套用,不會靈活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無論何種類型的高中數學作業,應該是適度的,應該引發學生思考,建立思維。
好的數學老師布置數學作業會因材施教分層布置,學習好的、能力強的學生應布置一些有挑戰的,可以使他們思維得到提升的數學作業;基礎薄弱的學生應布置簡單一些、鞏固基礎的,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吃。
老師在布置作業時切忌題海戰術,高中生課業繁多,時間寶貴。而高中數學課每天一堂,我們每天都會布置數學作業。經調查每天學生能用于寫數學作業的時間在40分鐘左右,所以我們每天給學生布置的數學作業是少而精的,教材中很多習題的設計并不適合所有的孩子,教輔資料一課時動輒二三十道題,所以我們數學老師就需要鉆研習題,把所有的習題都做一遍,從我手頭上的試卷、教材、教參、練習冊中選擇合適的習題,力爭每一道題就是一種類型,具有代表性,力爭每一道都有針對性,有的放矢。每一道數學題都應該讓學生學會思考,讓他們在做數學題的過程中做思維的體操。在高一、高二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我每天布置的兩三道題就能鞏固所學知識,思維得到提高,達到做20道題的效果。
對高三作業布置的一點思考,以往我們高三一、二輪復習的作業使用的是厚本的復習資料配套習題、試卷,三輪復習基本上是用買成套的模擬卷。感覺每天學生就是疲于應付作業,為了對付老師的檢查,很多同學就是抄答案,效果特別不好。如果想讓學生高考出成績,還得在基礎知識上下功夫,在一、二輪復習中要注意作業布置的量,要注意梯度,研究考綱、歷年真題及課程標準,對于常考題型知識點做針對訓練時要把握量。老師改編習題和成套習題相結合,并不是每道題都要做,需要挑題做,沒有涉及的類型老師是要補充的,這就需要教師研究考試說明和歷年高考題,二、三輪復習時注意專項復習,要讓學生分類整理,注意方法和技巧的訓練,此時的作業就更不能隨便發一套卷子了事,需要老師整合,類題專練,還需要老師布置少而精的作業,每一種大題都要練透練會,也要因材施教,分層布置。
要想讓作業發揮積極的作用,數學老師布置下去只是單方面的,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重視數學作業。通過調查問卷,90%的學生認識到做好數學作業對學習數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的影響,學生的數學作業質量不高,存在拖拉、不交、偷工減料、抄襲等弊端,我們要避免學生消極地對付數學作業,我們可以通過面批談話、上課反饋、課下交流等方式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作業的重要性。
通過這幾年的教學我感覺到作業的批改和講評與寫作業同樣重要,在作業中學生犯的錯如果不做講評,或是沒有改正,那么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們會一直錯下去,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作業的批改,反饋講評,并讓學生及時改錯,如果有時間最好給學生一一面批,告訴他們錯在哪里,如何改正。
新課標要求我們學有用的數學,我們還需重視教材中的實習作業,探索與發現。大部分教師在上課時因為課時限制,都在趕課,一遇到實際應用問題和實習作業就略過不做也不講,如必修一第一章后面和第三章后面都有實習作業的設置,第一個實習作業是讓學生親自了解函數的發展歷程及其廣泛應用,讓學生合作寫實習報告。第三章的實習作業是設計一個方案,對牛頓的冷卻模型進行驗證,然后探討:(1)一杯開水的溫度降到50℃時大約需要多少時間?(2)應在炒菜之前多長時間將冰箱里的肉拿出來解凍?(3)在寒冬時節,是冷水管容易結冰,還是熱水管容易結冰?讓學生查閱資料,合作學習,寫出實習報告。這些問題都是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如果學生通過學習,查閱資料,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了這些問題,不但能提升他們的數學思維,在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時更提升了個人的綜合素質。2018年5月6日由中國教育在線等主辦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課程改革與人才培養——破除誤解推進改革”論壇在湖北武昌實驗中學舉行。會上,圍繞“高校高中課程,人才評價體系如何有效對接”等話題展開了圓桌沙龍互動。如果高中老師能在高中階段就重視數學知識的應用,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估計以后學生會更適應大學的研究以及以后數學在工作中的應用。頂尖的美國高中數學課程就非常重視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如何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更有興趣,讓他們合作解決問題,提高了他們的綜合能力、讀寫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學習更主動。
精心設計好學生作業,把學生從作業中解脫出來,使學生作業以趣味訓練、體驗成功、探索創新、自主選擇為主,讓學生的知識在作業中升華,技能在作業中掌握,能力在作業中形成,思維在作業中發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欲望,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