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卯
文化素材即日常生活中所積累的文學、文段以及相關語文素材,伴隨著近年來的教育改革,高中語文教材發生了很大變化,逐漸加入了一些經典、名著等語文相關素材。而語文教學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關鍵因素,也是每個人受教育階段必不可少的科目,因此,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加入文化素材對學生今后個人發展至關重要。與此同時,也需要語文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加入文化素材,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同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一、文化素材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也要求在語文教材中合理編制文化素材。文化即一種對人類的社會活動、發展具有深刻意義的精神力量,素材是指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搜集到的未經整理加工的原始材料,具有一定真實性。因此,文化素材是一種積極健康的,豐富個人精神的真實性材料。對高中語文教材而言,合理地加入文化素材是學生提高語文意識,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必不可缺的條件。語文本就是一門培養學生素質,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學生情感的課程,在引入文化素材之后更利于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及科學文化素質。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文化素材的運用現狀
在任一科目的教學過程中,教材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資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材料。近年來,我國高中語文教材中不斷引入文化素材,但是現狀不容樂觀,未達到理想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教師在引入文化素材之后,依然沒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未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在課堂中過于依賴教師;其次,教師文化素養較低,不能夠挖掘出文化素材的重要意義及其“精華”內容;最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使課堂枯燥乏味,導致學生缺乏進一步學習的興趣。由此可見,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引入文化素材的同時也要注重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合理運用文化素材
1.注重優化高中語文教材的文化素材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合理加入文化素材對學生今后學習發展有重要意義,但是也要注重優化文化教材,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既能調節課堂氛圍,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的文化素材不應受年級限制,應將其視為課外知識,促進各年級學生的知識增長。教師還可以將搜集文化素材布置為學生的課后任務,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化素材,在教學過程中與同學分享并交流,這樣也有助于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提高語文教師文化素養,使文化素材實現價值最大化
眾所周知,“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意味著在教學中教師為第一教學資源,與學生的成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目前,我國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化素材價值未被完全挖掘,教師文化素養較低是主要原因之一,從而導致學生素質教育活動不能順利開展。因此,學校需要對教師進行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例如,學校可以安排教師學習文化教育及如何合理運用文化素材,認識其重要性,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在課前進行充分準備,在教學過程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引學生將課本知識與文化素材有機結合,實現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并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目的。
3.利用多媒體教學,注重激發學生興趣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將多媒體作為輔助工具是關鍵因素,利用聲音、圖像以及視頻將文化素材進行展示,生動形象的文化素材,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可以將文化素材化繁為簡,加深學生的進一步理解。同時,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還可以豐富文化素材,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中外文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合理加入文化素材,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語文知識及相關名著,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的熱情,對學習語文有很大幫助。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難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語文教師不斷探索,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注重文化素材的運用,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同時,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合理加入文化素材也順應了我國教育行業的課程改革,推動了我國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永福.探究高中語文教材中文化素材有效運用策略[J].亞太教育,2016(19):47.
[2]賀小喻.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文化素材[J].信息化建設,2015(10):342.
[3]張萬能.高中語文教材中文化素材的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14):112.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