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斌



【課程標準要求】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識與能力:掌握基本知識點,如習慣法、《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民法大全》;羅馬法內容、實質、作用和影響;通過對羅馬法歷史作用、影響等進行探討,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問題探究和情景案例,了解羅馬法的演變過程。
通過資料研讀、問題探究,分析羅馬法的內容和實質,以及對于維系羅馬帝國的作用;從對羅馬歷史的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寬學生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羅馬法的全面歸納總結和評價,明確法律在維持國家長治久安方面發揮的作用和國家進行法制建設和實行法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明確作為國家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和萬民法對維系羅馬帝國的統治所起的作用。
【教學難點】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羅馬法的影響。
三、教學方法
案例分析法、講授和討論相結合的綜合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東西聯系、鏈接新知
第一單元我們學習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其中對中國歷史影響最為深遠的是秦朝,它以法家理念治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法制嚴密的國家。在君主專制之下表現出更多的“人治”色彩。與此同時,與東方遙遙相望的西方世界,有一個被我們稱為大秦的國家(即古羅馬),他們注重實際,崇尚秩序,在擴張征服和統治帝國的過程中,發展出了宏大而縝密的羅馬法律,凸顯出“法治”的色彩。秦律以其嚴苛而成為暴政的象征,而今天的西方人對羅馬法贊譽有加,如“宏偉歸于羅馬”,它與希臘文明共同成為西方文明之源。
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
展示課標: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概念明晰:
羅馬法:它指的是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法律。
注意:
(1)形成時間是在羅馬處于奴隸制國家時期;
(2)羅馬法是綜合性概念,是法律體系。
(3)羅馬法隨著羅馬國家政權形態的演變不斷發展完善,而且呈現較為明顯的階段性和連續性。
二、梳理線索、解讀重點
展示:時空中的羅馬法
師:帶領學生從宏觀把握羅馬的發展歷史,及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各類不同的羅馬法。公元前8世紀羅馬建城—公元前6世紀末王政時代,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進入帝國統治時期,在羅馬建立及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類型的法律,按照形式有習慣法和成文法,以公元前5世紀中期的十二銅表法為分界點,按照范圍有公民法和萬民法,以公元3世紀為分界點。可以看到羅馬法的發展貫穿于整個羅馬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有人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羅馬法也不是一天確立的。下面我們來學習羅馬法的發展過程。
板書:(一)羅馬法的發展過程
師:我們將羅馬法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起源、發展、完善階段
板書:1.起源階段——從習慣法到成文法(形式)
(1)習慣法:未經政府明確承認,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認的行為規則,沒有固定的成文形式。
師:習慣和法律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同時法官也由貴族擔任,會出現貴族隨意解釋法律的現象。
師:在習慣法下對貴族和平民哪個階層更為有利?平民很受傷呀,假如我們是羅馬公民,我們的利益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損害,我們會怎么辦?怎么辦?
生:反抗、斗爭!
師:事實如你所料。
展示材料:
展示:平民反對貴族斗爭取得初步勝利——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
板書:(2)成文法的誕生——《十二銅表法》
(國家立法機構通過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明確條文,量刑審判必須以條文為主)
展示:十二銅表法(十二表目錄)——內容廣泛
師:結合P26頁學思之窗共同完成。
第三表: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的債務人,押到家中拘留,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假如在今天,有兩個人分別是A和B,B借了A的錢,但無力償還,那A是否就可以將B押到家中拘留,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
生:不能。犯了非法禁錮罪。
師:對。在今天不能,這樣做是犯了非法禁錮罪。但是當時它卻規定可以。大家再想一下,一般債權人是指借錢給人的人,那一般是什么階層才有錢借給人?
生:貴族。
師:那么相對而言作為債務人的一般是什么階層?
生:平民。
師:對。而我們看到上面的第一表的法規明顯是為了維護債權人利益的。換而言之,就是維護誰的利益?
生:維護貴族的利益。
師:對,由第三表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它主要是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的。
第八表和第十一表的內容。第八表規定如有人打斷自由人的頭骨,他必須償付300阿司罰金;如果被打折骨頭的是奴隸,罰金可減半。但是它倒沒說如果被打斷骨頭的貴族也是罰一些罰金就可以了事了!由此可見它實際上維護的還是貴族的利益,此外,你們也可以看出奴隸當時的社會地位要比平民更低,受到保護的權益更少。
十一表規定: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也可見當時貴族和平民的社會地位是不平等的!
師:所以根據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十二銅表法》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從根本上還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的。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
展示:古羅馬政制演變
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伴隨著對外的擴張,到公元1世紀后期,羅馬帝國已建立了30多個海外行省,橫跨亞歐非三大洲,將地中海變為了內湖。面對疆域的擴大和人口、民族的增多,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和矛盾,推動了羅馬法的又一次發展。
板書:2.羅馬法的發展——從公民法到萬民法(范圍)
展示材料:
統治者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鞏固統治,對行省上層階級大量授予公民權,對沒有羅馬公民權的外邦人給以適當的司法保障。于是公元3世紀初帝國境內自由民內部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便不復存在,適用于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萬民法便應運而生了。此時的羅馬法已突破民族的界限。
板書:3.羅馬法的完善——《民法大全》
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頒布《民法大全》,把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化和法典化。標志著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三、協作學習、探討問題
我來當法官:
展示:《十二銅表法》第五表 繼承和監護:凡以遺囑處理自己的財產,或對其家屬指定監護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案情回顧:
羅莫洛是一個仁慈的、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甲:羅馬平民,年邁多病;乙:外邦人,傷殘)。但羅莫洛死后,他的家人(貴族)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分組討論,代表發言:……
教師總結:
閱讀材料概括羅馬法的核心內容。
生:……
教師總結:……
問題:以上規定能否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什么?
學生討論:……
四、縱橫聯系、拓展探究
有人說,羅馬法是一把雙刃劍,它在造就羅馬帝國輝煌并給后世帶來深遠影響的同時,又埋下了埋葬羅馬帝國的陷阱。同學們通過學習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話?
展示材料:
師: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課堂小結】
羅馬法經過1300多年的發展,保護私有財產、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人的自然權利、注重證據,注重程序、崇尚公正的精神,將是人類法制發展史上永恒的明珠。
內容升華:
作為新時期的高中生,我們能為社會的法治建設做些什么呢?
1.樹立法治意識
2.學法、知法、懂法、守法
3.自覺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