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明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醫院總務科,湖南 湘潭 411100)
現代醫療發展的最顯著特征就是各種先進醫療設備的應用,這也是醫學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對醫院的綜合診斷以及治療質量進行評估時,往往會將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擁有量和性能高低作為重要的依據。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對于醫療服務的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引入量不斷增加,而且更加重視已有設備的更新。在各個醫院中,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價值占比達到了全院醫療設備總額的1/3,而放射醫療的年收入也達到了全院各種醫療檢查總收入的1/3 左右。放射醫療設備和非放射醫療設備的最顯著的差異是,該設備需要使用電離輻射來完成檢查和治療工作,且這些電離輻射往往是對人體有害的。所以,高效、認真地開展放射醫療設備的管理與維修工作就顯得更為重要,否則可能會對人體產生較大的傷害。下文論述了各大醫院放射醫療設備主要的管理維修模式和方法。
醫院在引進、保養、維修以及報廢各種大型放射醫療設備時,一般都是由器材科和放療科負責的,這樣的管理形式有著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的顯著特征,其主要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1)集中管理意味著養護維修工作者有更高的專業化水平,在正式開展工作之前會在器材科接受統一的培訓,而后根據個人的能力進行調配,這對于維修技術水平的提升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2)對檢測設備進行統一的配備,并盡量保證使用時間的集中性,能夠更好地防止浪費問題的出現。
(3)在設備出現損壞時,可以對各種零配件和易損件進行集中購買,這樣不僅有助于降低維修的成本,而且能夠提升維修工作的效率。
(4)對器材科和使用科的各項責任進行明確的分工,使其工作更加專業化,真正促進大型放射醫療設備治療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的提升。
現在,我國各大醫院在進行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維修以及養護工作時,使用的主要有下述3 種方法。
(1)醫院在購買設備的同時,也買入了設備的維修合同,因此,在整個大型放射醫療設備使用期間,各項維修業務都由供貨公司的維修部門負責。
(2)醫院不會購買設備保修合同,但設備在出現問題時,需要臨時找供貨公司的維修部門或者是當地的維修工程師處理。
(3)醫院內部有專門的大型放射醫療設備檢修部門,由自己單位的工程師負責設備的維修。
本文所分析的醫院所使用的是第三種維修方式,且觀察近幾年的工作情況發現,所有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自修率已經超過了90%,設備的完好率也高于“三甲”醫院的標準,這意味著醫院每年的維修成本可以降低近百萬。因此,醫院自檢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方式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而且有利于醫院擴大自己的人才隊伍,這對于醫院的穩定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型放射醫療設備本質上是高科技產品,其技術含量非常高,因此,醫院要想自主開展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維修工作,就必須保證醫院內部有一支技術水平高、專業水平強的維修工程師,還要為工程師的工作提供足夠的檢測、檢驗儀器以及工具支持。針對這種情況,我院采取的措施是,從國外知名大學引入了7 名大學本科畢業的工程師,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員有6 名,物理專業人員1 名,醫院已有主任醫師1 名,主任技師1 名,副主任技師2 名,主管技師有4 人,這樣的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維修工作團隊能夠為醫院開展自主維修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對于醫院自主培養的維修工程師,所采用的是分工輪換制,把這七個維修工程師分成3 個組,其中,放療設備組3人,大型放射醫療設備MR、CT、DSA 設備組2 人,大型放射醫療設備普通放射診斷設備組2 人,這些小組的輪換頻率為兩年一次,這樣可以很好的培養維修工程師的多方面技能,并且專業化程度也能夠有較大水平的提高。維修工程師綜合水平和專業水平的提升,對于醫院后續的設備維修工作也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而且能夠實現醫院大型放射醫療設備使用成本的降低。
為了保證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保證設備的良好使用性能,使之更好地為人們服務,醫院一定要將定期巡檢、主動上門維修的制度落實到位。尤其是對于新引入的設備,維修組必須以周為頻率開展巡視檢查工作,對那些使用兩年以上的老設備,則需要每周開展兩次巡檢工作,這樣才能夠及時地排除各種隱患,保障設備的安全性。比如,維修組在巡檢的期間發現某大型設備的機架存在脫軌的風險,因此馬上進行了檢修工作,這樣有效地降低了問題的出現率。
在醫院經營期間,一定要對大型放射醫療設備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這樣才能夠很好地提升醫療水平,保證患者所接受的射線照射是適量的,將放射治療對患者的傷害降到最低。所以,醫院不僅要對大型放射醫療設備開展嚴格的驗收檢驗以及每年一次的常規檢查工作,還必須對主要放療設備包括加速器等開展劑量、對稱性、等中心等項目檢查,檢查的頻率應當是每周一次,對于CT 機則需要進行每周一次的水模測試片,并且要結合影像學評價標準判斷其質量,這樣才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質控檢測環節,應當將設備性能作為檢測的重點,只有設備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才能夠保證放射量的適宜性和精準性,這樣才能夠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能夠早日得到康復。
如果操作工作者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以及技能水平,則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各項功能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這樣可以有效地提升醫療的質量,避免各種設備故障的出現,減少操作過程中的失誤,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所以,醫院在對大型放射醫療設備進行引進或者更新時,要對維修工程師以及操作技術開展專業、嚴格的培訓,使維修工程師能夠對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基本結構和基本性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也可以更規范地按步驟操作,并在適宜的環境和條件中使用設備,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護設備,使設備能夠處于安全穩定的運行狀態。醫院在對設備操作技師進行培訓時,應該理論與實踐并重。
在對維修工程師做好理論培訓工作后,再將學員帶到設備的使用場所進行實踐培訓。要對維修工程師的培訓掌握情況有一個較為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夠準確地判斷工程師是否可以進行新引入設備的維修工作,若工程師的某方面能力還有所欠缺,則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培訓和提高后,才可以參加后續的工作。
多年的設備管理以及維修實踐,使人們逐漸意識到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科學管理和自主維修工作對于醫院長遠穩定發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維修并非是簡單的修補,對于維修者的技術水平有著很高的要求,同時影響著設備各項性能的正常發揮,所以,后勤保障科室的維修人員和一線醫護工作者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醫院定期開展大型放射醫療設備的自主維修和巡檢工作,除了能夠很好地消除設備工作的隱患,還能夠更好保證設備的完好率以及使用壽命,各種先進設備的引入,使設備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可以幫助醫院培養一大批高新技術維修骨干,為醫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