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繆縉,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圍產醫學、妊娠合并婦科腫瘤。擅長婦產科疑難病癥診治、優生優育咨詢、高危妊娠難產的處理及危急重癥孕產婦的救治。
因為職業的關系我經歷了很多孕期媽媽的運動故事。我有一個病人,也是我的朋友,因為結婚比較晚,42歲才懷第一胎。當時,她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想做剖宮產手術。我根據她的情況評估了她的體能條件,她經常運動,也有練瑜伽,我覺得她骨盆的條件還不錯,彈性、韌性都適合順產,我建議她試一下。生孩子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受有很多因素影響。骨盆、產力是比較主要的因素,當然還有胎兒的情況。如果胎兒情況好,產婦的骨盆情況好,又鍛煉過,產力又很好,這樣自然生產基本是沒問題的。她聽了我的話,自己生出來了,非常開心。
還有一個血壓偏高的病人,年齡也偏大,她非常想要第二個孩子。開始,我不同意她懷孕,后來我告訴她要去做運動,把血壓降下來才有可能懷孕。這個病人真的去做運動了,通過瑜伽這種慢運動把血壓降下來了,順利懷孕。
我給準媽媽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多走動、多運動、少吃。現在,很多人懷孕后會拼命地吃,運動卻很少。孕婦聽得最多的是“你得養胎、你得安胎”。其實從醫學上來說,不一定要躺著才能保胎,因為躺著未必有效,我們會鼓勵孕婦起來運動。
比如說,如果孕婦血糖高了,通過運動和調整飲食,生完孩子后仍然堅持運動,就不容易得糖尿病,運動可以替代胰島素。
現在,有很多孕婦課程、孕婦瑜伽和其他孕期運動,孕婦練習一些瑜伽的動作,比如說盤腿坐、把胯打開等,胎兒的頭會比較容易入盆,而且肌肉、韌帶的彈性會好很多。
年齡比較大的孕婦,生完孩子以后,盆底的肌肉、陰道肌肉會比較松弛,較難恢復,而鍛煉的和沒鍛煉的人的肌肉彈性和松緊度是不一樣的。產后通過瑜伽運動還可以恢復產道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