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月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煤礦一線工人董林,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建議免征煤礦井下職工艱苦崗位津貼個人所得稅,同時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或按家庭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董林說:“及時反映民心民愿,架起人民和政府之間的連心橋,是代表的天職。”
董林話中提到“橋”這個字,一語中的。
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像建一座城,離不開層層疊疊的橋。這些橋,向頂層輸送的是民心民愿。
工人,尤其是各行各業的一線工人,需要無數這樣的橋,工會就是“搭橋者”。
“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的橋梁。”這句話,我們重復了幾十年。如果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看,我們會有更深體悟。
在眾多橋組成的國家制度體系中,工會本身就是一座橋,但工會還要“建橋修橋”,要讓工人通過黨的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等,暢通心路。這些橋比工會自身的橋更直接,更能傳遞勞動原生態的聲音。
工會開始大力推進“八大群體”入會,農民工、快遞小哥、保潔大嫂等勞動群體,開始有了參與和共商國家大計的可能。然而,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看,工會的橋還不夠多,橋面還不夠寬,橋身還不夠牢。
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老歌《北京的橋》,說“北京的橋啊千姿百態,北京的橋啊瑰麗多彩”。工會現在應傾注更大精力建橋,橋上要流淌更多工人的態、工人的彩、工人的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