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杰
摘 要: 網絡課程目前已經成為眾多學習者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的一個重要渠道,很多高校和教育機構也推出了眾多的網絡課程,但是由于網絡課程缺乏科學規范的評價指標體系,就無法辨別課程的優劣,給學習者和管理機構帶來了困擾。
關鍵詞: 網絡課程;評價指標體系;建構
1 網絡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的內涵及結構
指標作為目標在某一方面的具體規定,單個指標對目標的反映是局部的、側面的,只有形成系統的指標體系,才能全面的反映目標的整體。網絡課程不同于傳統的普通課程,需要形成全新的評價指標體系。這一體系是由評價指標、指標權重、評價標準要素、隸屬度等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
從結構上看,網絡課程的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分為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等,其中一級指標反映網絡課程的主要特征和屬性,也是二級指標的評價對象。二級指標則是對一級指標屬性的反映。然后依次往下分級,越往下越具體,越往上越抽象。指標權重是指該指標對網絡課程評價的影響程度,是人們價值認識的凝聚物,反映了各評價因素價值的大小。評價標準是衡量評價對象達到評價指標各項要求的尺度,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一般以2-4個為宜,等級過多,掌握的難度較大。
2 網絡課程評價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原則
2.1 目標一致性原則
網絡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目標和網絡課程教學質量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評價過程中的顧此失彼,指標體系中的指標選擇和權重都應該全面、完整、充分、貼切地體現被評對象所要達到的目標,只有這樣,評價才是有效的。
2.2 可操作性原則
為了使評價指標體系簡單、實用而且數據更容易處理,就要求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和形式易于操作,便于為評價者和教學人員所接受。對評價者而言,各項指標要便于觀察和測量,易于比較,這就要求每個指標都足夠具體、清晰、明確,不易產生歧義,而且指標數量不易過多,權重不能過于分散,這有這樣,才有利于整個網絡課程評價過程的實施操作。
2.3 全面性重點性相結合原則
網絡課程的評價指標體系首先應該滿足全面性原則,即指標應該完備,能遺漏任何重要信息,全面、系統的反映網絡課程的各個重要方面。不能因為網絡課程的某一方面特別突出而以偏概全,忽略網絡課程各個方面的綜合性能,這樣才能做出更準確全面的評價。在追求全面性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指標體系的重點性,如果指標體系過于全面,會大大增加評價的工作量,降低評價的可行性。因此,在建構評價指標體系時,應根據網絡課程的特點,確定一些重要的核心指標,對那些非核心的指標進行取舍,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
3 國內的網絡教育評價相關標準
我國網絡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的形成經過了一個過程,最早于2000年2月由教育部發布了《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教育資源開發標準(征求意見稿)》,但這一標準這對網絡課程的建設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沒有具體的指標用于進行評價。2000年10月中國電化教育協會與清華永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聯合組織30多位專家對全國范圍內的一批網絡課程及網絡課件進行了評審。由此提出了網絡課程應該具備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個性化等一般原則,但是仍然缺乏具體可操作的評價指標。2002年6月7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正式發布了《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CELTS-22.1—網絡課程評價規范》(標準草案征求意見稿),該規范要求從四個維度來評價網絡課程的質量特性,一是課程內容,包括課程說明、內容目標一致性、科學性、內容分塊等7個指標,用以評價網絡課程內容本身的質量及組織結構;二是教學設計,包括學習目標、目標層次、學習者控制、內容交互性等14個指標,用以評價網絡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和測評方法設計的優劣;三是界面設計,包括風格統一、屏幕布局、易識別性、導航與定向等9個指標,用以評價影響網絡課程的易用性的要素;四是技術,包括運行環境說明、安裝、可靠運行等6個指標,用以評價網絡課程所用技術的可靠性和適當性,整個規范共包括了36個評價指標,但是缺乏評價指標的權重,使其可操作性收到很大影響。
4 網絡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的維度
4.1 科學性
科學性是指網絡課程的學習內容和資源是否客觀、科學,是否正確反映自然與社會發展規律。網絡課程是學習者通過網絡遠程學習,影響大,涉及廣,傳播迅速,如果其教學內容不科學、不真實,就是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必須將科學性作為一個評價維度。科學性主要包括教學內容、示范與演示、資源引用等具體指標。
4.2 教學性
教學性主要是指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必須符合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具有教育意義,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網絡課程一個非常重要的質量指標,如果網絡課程的設計缺乏科學性,其質量就難以保證。教學型主要包括課程說明、學習內容、課程內容等具體指標。
4.3 使用性
使用性主要是指網絡課程是否簡單易用,方便操作、具有個性化設計,這是一個重要的質量特性,體現了網絡課程對學習者的友好性。如果使用性差,學習者看不明白,不知道怎么用,其學習積極性就會下降。使用性主要包括易識別性、導航與定位、幫助等具體指標。
4.4 技術性
技術性是指網絡課程的內容和媒體素材要達到必要的技術要求,所使用的技術要足夠先進,要安全、穩定、可靠。如果技術性達不到,網絡課程的資源使用就不穩定,容易受到外部攻擊而出現網絡癱瘓或者信息泄露。技術性主要包括安裝與反安裝、安全與可靠、智能性等具體指標。
參考文獻
[1]鐘冬嫻.網絡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探析[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46-51.
[2]肖丹.高職院校網絡課程資源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