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平
摘 要: 近幾年,特色農業在我國很多地區興起,更是成為農村農業發展的一個方向。安徽省農業資源較為豐富,但農業發展后勁不足,急需找到一條適合安徽農業發展的特色道路,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安徽農業應立足各地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特色,因地制宜地發展各類農產品。
關鍵詞: 特色;農業;資源
1 特色農業的基本內涵及發展意義
特色農業是將區域內獨特的農業資源開發區域內特有的名優產品,轉化為特色商品的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的關鍵之點就在于“特”。通俗的來講,它就是特色的農業,是區別于其他地區的一種農業。這種農業的特色也可以指種植、養殖等方面具有特色,像采摘、農業觀光旅游等具有特色生產方式的農業也是特色農業。
發展特色農業是我國農業結構戰略調整的要求,是提高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要求。通過特色農業的發展,能夠帶動旅游業、加工業等一系列其他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緩解城市壓力,引入大量勞動力,創造農業財富,增加農民收入,優化農村農業生產結構;能夠合理利用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發揮資源優勢,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能夠改善民生,尤其能提高以農為生的農民的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2 安徽省特色農業發展的現狀及前景
安徽地處我國中部,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連接南北,既有北方的環境特色,又有南方的風景秀麗,有平原、有丘陵、有山地,農作物品類繁多,農業資源相較于其他資源而言,無疑是豐富的,像瓜果蔬菜等農產品供給充足,并且一些地區擁有自己區域內特有的農業資源,甚至已具有自己的農產品品牌,如碭山梨。這些為安徽省特色農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安徽各地通過產業化集聚、規模化生產,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振興。如安徽泗縣種植金絲絞瓜,金絲絞瓜是泗縣地方特色農產品,為了創響這個“土字號”,當地農業部門出資,引進高品質絞瓜種,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專業團隊指導農民種植。還有蒙城縣種植西蘭花、荷蘭豆、黃秋葵等精品蔬菜。黃山市精準挖掘鄉村旅游特色,大力培育“精品化、生態化、花園式”的農業旅游基地。目前,安徽省農業農村部門已分類制定農業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力爭到2020年,培育700個省級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創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但是,目前安徽省在特色農業發展上仍然存在制約,其中一個關鍵制約就是資金和技術的制約。而特色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和技術的支持,所以解決這一問題至關重要。
3 安徽省特色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充分利用技術資金,培養技術型人才
近些年來,我國對特色農業的發展是給予高度重視的,在特色農業發展上給予了很多政策優惠,提供了資金支持。安徽省要充分利用相關政策優惠,將有關資金合理化、最大化發揮與利用,調動區域內的農業技術人才,特別是各大高校的專業技術人才,根據各縣市區的發展情況和區域特色,發展安徽省特色農業。安徽各地區要充分挖掘本地區勞動力資源,針對性地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特色農業發展打牢人才基礎。另外,要合理規劃,考慮到特色農業發展的現在和未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從自然與人和諧發展的角度出發,尊重自然規律,促進特色農業的綠色發展。
3.2 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打造特色農業項目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已經進入新的階段,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形勢,農業發展已經與國際接軌,所以既要開拓國內市場,也要開拓國際市場,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一齊抓,打造好有形市場,用活無形市場。根據市場交易原則,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依托安徽區域特色,打造符合當地發展的農業項目。如亳州的中藥材發展;碭山的水果業發展;六安和黃山的茶業發展、旅游業發展;淮南夏集的米業發展;蕪湖和池州的水產品發展等。盡快打造這些特色農業項目,形成安徽獨有的特色農業品牌。
3.3 科學管理,保障安徽特色農業發展
為了適應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安徽必須積極探索和建立有利于農業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管理的農業管理體制。同時各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立足全局,轉變自身職能,樹立服務意識,為安徽特色農業的發展做出努力。在資金投向、計劃審批、工商登記、征用土地、產品購銷等方面,對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村致富帶頭人實行優先、優惠。要完善相關法律保障體系,為安徽省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使農業產業化走上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參考文獻
[1]伍建平.特色農業若干理論問題的研究[A].中國青年農業科學學術年報[C].2002.
[2]胡艷麗.新疆扶貧開發中的農業科技創新問題研究[D].新疆大學.2012.
[3]祖祎祎.農業轉型升級 從“農家種”抓起[N].農民日報,2019-07-3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