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治
摘 要: 就業價值觀在大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中起著決定方向的作用,端正的就業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不同行業的具體化,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質量。筆者將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就業在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相關性分析入手,結合新時代大學生的就業價值觀特點,提出加強大學生就業價值觀培育的實施途徑。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代大學生;就業價值觀
2019年全國高校大學生畢業人數規模達到834萬,較2018年增加14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成為政府和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焦點。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14個基本方略,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就業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從國家、社會、個人層面全方位打造大學生就業的和諧環境,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樹立適應社會、科學正確的就業價值觀,是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的關鍵。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就業相關性分析
1.1 國家層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是從國家層面提出的我國社會發展最根本的發展目標。第一,國家方面要加強宏觀調控。一方面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繼續擴大就業。調整產業結構,要加大第三產業的宏觀調控力度,增加更多的服務行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國家和社會都要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增加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第二,要創建規范的就業市場,實現文明和諧的就業競爭理念。國家層面通過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區域差距,縮小行業差距等措施逐步改變社會發展中的不公平現象。同時,國家應當強化對企業、事業單位的各種招聘的規范,強化用工監察,切實消除就業市場上的不規范、不正當行為。通過完善就業立法,規范招聘程序,使過程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的監督,扭轉就業市場的不公平現象。第三,要構建完善的就業保障機制,構建能夠保護以不同就業方式就業的勞動者的社會安全網絡,從根本上消除大學生的后顧之憂。
1.2 社會層面
從社會層面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構建公平公正的就業環境。第一,完善勞動就業制度,消除就業歧視的障礙,營造良好氛圍,引導用人單位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觀。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采取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就業政策,對于促進人才的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社會尊重知識與人才卻被在很大程度上被告異化成了唯學歷論英雄,自主用人也被異化成了用人單位隨意設置用人標準。學歷崇拜和就業歧視都與國家提出的積極就業政策相悖。第二,國家在規范用人制度方面采取了措施后,在全社會要形成一種讓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脫穎而出的公平競爭的就業環境,要讓走后門、靠關系的傳統思維和行為無用武之地。這樣才會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導向,大學生才會意識到學好本領才是王道,投機取巧是不足取的行為。第三,全社會要廣泛樹立就業服務意識,暢通各種渠道,服務學生。完善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要幫助貧困大學生就業。
1.3 個人層面
對于大學生個體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需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要求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希望每一個青年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要在以下四點上下功夫:一是要愛國,忠于祖國,忠于人民。二是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斗者。三是要求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實干家。因此,大學生要在就業前對自己進行客觀地評價,客觀地認識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準定位。在參加工作前和參加工作后,要堅信提高自己的各項素質、學好本領和專業技能是任何時候都能獲勝的法寶,只有有了自己能力的提高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最終實現充分就業。參加工作后,應該樹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思想。干一行愛一行,要培養自己的艱苦奮斗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2 新時代大學生就業價值觀的特點
引起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既有如就業政策制度滯后、就業環境不理想、經濟形勢嚴峻、就業崗位不足等客觀方面的因素,也有大學生就業觀念落后、就業期望值高、求職技巧不足、綜合素質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等主觀方面的因素。從主觀方面看,大學生在就業價值觀上存在的偏差直接影響和制約大學生的就業和擇業,新時代大學生就業價值觀的現實表現主要有以下特點。
2.1 就業價值目標偏差大期望過高
隨著社會信息化、網絡化不斷深入,國外文化與傳統文化交織碰撞,導致大學生價值取向發生分化,價值觀念朝著多元化發展。在市場經濟日益激烈的今天,部分大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也存在就業期望值偏高,不切實際的傾向。如很多大學生向往發達地區的大中城市,期盼高層次、高地位、高薪酬的工作,對邊遠地區、相對落后的中小城市或鄉鎮不予考慮,對一線、基層工作不屑一顧,對艱苦行業、工資福利待遇較低的單位嗤之以鼻,對不感興趣、專業不對口的職業不聞不問等等。就業價值目標的偏差,是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大學生的就業價值觀念趨向現實化和功利化,更注重強調職業的個人價值,忽視其社會價值。
2.2 就業價值評價標準多重且矛盾
就業價值標準是對就業價值的判斷與選擇,突出表現為主體對就業價值追求、評價、選擇的一種傾向性態度。大學生在個人職業與社會需求方面,趨于理性化的價值標準和功利性的價值標準并存。大學生在奉獻與索取、個人與集體等價值取向時,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絕大多數大學生既不支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利他主義價值觀,也不認可絕對的利己主義價值觀;既不只看重個人利益也不只看重集體利益,將個人利益混于集體利益中,為實現個人利益營造條件以尋求與個人利益協調發展的集體利益。多數大學生都認同基于利己以擇取利他的價值取向,換言之就是公私兼顧的價值觀,使大學生更關心國家的前途與命運,具備著對國家、民族和社會的共同責任感。
但是,市場經濟的狂潮不可避免的影響著大學生的就業價值觀,特別是功利思想熱潮扭曲了部分大學生的價值標準,功利化色彩濃重,過分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看重工作帶來的體面、財富,忽略了自身的社會責任,良性的價值觀念逐漸弱化。在面對現實與理想、擇業與就業等矛盾時,深感壓力與無奈,在“想動”與“難動”間卻擇取了“不動”,以回避壓力或釋放自己。大學生就業價值評價標準多重性和矛盾性,反映了新時代大學生在求職就業中的復雜心態。
2.3 就業價值實現途徑呈現多樣化
當前大學生就業的主要模式是“以市場為導向、國家宏觀調控、學校和各級政府提供就業指導和服務、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隨著就業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大學生通過網絡、家庭、親戚朋友、校園招聘、社會人才交流、三支一扶、上崗考試、人才儲備考試、公務員考試等多種途徑獲得就業崗位,也有部分學生自主創業,或以自由職業謀生,就業價值實現的途徑呈現多樣化。但是,我國現行體制使得就業市場不夠公平、公正,靠關系走后門就業現象依舊存在,這就導致部分大學生就業心理的不平與扭曲,他們將就業價值的實現寄托于家長和金錢,不再注重自身的努力和提高,造成極為錯誤的就業取向和行為。部分大學生為了在就業競爭中獲勝,弄虛作假,投機取巧,不講誠信,隨意毀約,就業道德缺失,誠信意識淡薄。所有這些,不僅使用人單位降低了對畢業生的信任度,影響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將影響大學生正確的就業價值觀的形成。
3 加強大學生就業價值觀培育的實施途徑
3.1 國家宏觀層面:“中國夢”助力“就業夢”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最根本的國家發展目標,是大學生形成健康就業價值觀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引著實現“中國夢”的正確方向,也是“中國夢”實現的內在要求。而對于每個面臨就業的大學生,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完成自己的“就業夢”,這正是他們“中國夢”的開始。因此,在國家層面,應該大力發展經濟,更多的提供就業崗位和機遇,創建規范的就業市場,實現文明和諧的就業競爭理念。這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根本保證,也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價值觀的根本保證。
3.2 社會氛圍層面:構建良好的就業環境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是社會的基本價值要求,是實現大學生順利就業的關鍵之舉。如何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在健康的就業環境中促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價值觀,是社會層面急需解決的問題。首先,要以社會的自由平等,營造良好的就業輿論氛圍。摒棄“走后門、拼關系”的不良行為,消除各種人為就業歧視和障礙,嚴禁限定“雙一流高校”以及有關性別、戶籍、學歷等歧視條款,使用人單位形成科學合理的選才用人觀念。鼓勵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公平競爭,不急功近利,盲目追高。其次,要以社會的公正法治,構建完善的就業保障機制。嚴禁企業發布虛假和欺詐等非法就業信息,使大學生就業過程的利益有保證。廣泛樹立就業服務意識,暢通渠道,服務學生,消除大學生的后顧之憂。鼓勵大學生樹立法治觀念,合理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規避自身就業過程中的不合法、不合理的就業觀念。即讓大學生有一個公平的就業環境,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就業積極性,在樹立正確就業觀的同時也提高了就業者的個人能力水平。
3.3 高校落實層面:加強就業創業指導
“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是高校培育健康就業價值觀的直接要求,應當發揮高校在就業創業指導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扎實做好就業形勢和政策的宣傳,使學生了解自己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幫助大學生拓寬就業思路;二是培養一支就業心理咨詢和職業發展指導的專業隊伍,上好職業生涯規劃課,做好職業發展教育和就業指導,有效提供生涯咨詢,培養積極健康的就業自信和就業自尊;三是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干部應該了解就業困難生的具體情況和思想動態,通過談心、班會等形式,切實幫助學生大一對職業有認識,大二對職場有了解,大三對擇業有實踐,大四對就業有方向;四是充分發揮好高校創業孵化平臺的作用,大力加強創業教育,鼓勵大學生以創業帶動就業,發揮其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的引領作用,通過生涯人物訪談、創業成功人士講座、創業教育課程、創業實踐活動、創業典型宣傳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能力和素養,讓學生進行創業歷練,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
3.4 學生主觀層面:積極應對就業挑戰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是促成健康就業價值觀的重要導向。許多大學生求職過程較為艱苦,很容易產生擇業壓力和情緒波動,在求職初期和中期,受挫感尤為強烈,從而導致自我放縱、世故、功利、不誠信等負面情緒乘虛而入,影響自身潛能和優勢的發揮。因此,大學生只有以“正能量”抵御“負情緒”,才能更好地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首先,大學生就業前,要提升自身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而不是試圖通過一些不正當的競爭手段謀求職位,避免出現就業價值觀的偏差。其次,在就業過程中,要使自身的就業價值觀符合公民的道德行為規范,養成敬業、奉獻、守信的良好職業道德,而不是在出現問題后一味的抱怨社會、抱怨單位。再次,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要形成開放開明的心態和氣度,形成更自信、更博大的胸襟和風范,客觀認識自己,明確定位,積極就業。最后,大學生在創業時,往往需要堅強地面對各種困難,主動作為,永遠保持勢在必得的信心和志在必得的決心,永遠保持不忘初心的激情和堅韌不拔的意志。不能遇到一點挫折就掉頭折返,而應該認清創業曲折的常態,積極應對、主動求變,成為合格的“中國合伙人”。
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大學生就業立世的價值準則,對于幫助新時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取向起到了重要作用。積極探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就業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切實解決大學生就業理想與就業現實的沖突和矛盾,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新峰,李威娜.以研究式教學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3):95-98.
[2]馮衛東,張劍波.試論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表現與調適[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7):119-121.
[3]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EB/OL].[2013-12-1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4]王雁飛,尹嘉敏.高校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的構建和完善 [J].經濟視野,2014,(2):86-89.
[5]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中國教育報,2014-05-05.
[6]李定坤,李曉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內容創新探析[J].品牌,2014,(11):145-146.
[7]夏朝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培育[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60-64.
[8]肖強,顧姍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就業價值觀[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5,(21):34-38.
[9]石健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5):76-80.
[10]張雨婷,彭之琦,郭毅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大學生就業觀研究[J].智庫時代,2018,(26):112-117.